現代戰争中,輿論戰變得越來越重要, 鳳凰網前線記者更是報道稱,烏克蘭軍方表示烏克蘭防空飛彈部隊在烏克蘭郊區的機場附近,擊落了一架搭載有400多名車臣士兵的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
可以說盤子找到相關報道之後,第一反應是這是鬧大了,悍不懼死、手段殘忍且不計後果的車臣人會讓烏克蘭軍方知道激怒車臣的後果是什麼。但是轉念一想,烏克蘭軍方也是真的敢編啊!伊爾76别說搭載400名全副武裝的車臣士兵,就是裝400個手無寸鐵的平民那都得擠出人命來……

悍不懼死,不計後果的車臣士兵,不然被無語了懶雞蛋
20世紀末的車臣戰争是俄羅斯的恥辱,在那場戰争當中陣亡以及被俘俄軍的頭顱被堆成了京觀。第二次車臣戰争中準備更加充足的俄羅斯通過就地征兵的方式收複了車臣。并且車臣上司人小卡德羅夫他爸也就是老卡德羅夫就是當年跟着杜達耶夫一起打俄軍的,是以小卡德羅夫的四個營當中依舊繼承着當時車臣反俄武裝那個不要命的狠勁。
是以車臣士兵也就成為了俄羅斯用來應對基輔巷戰以及剿滅亞速營的殺手锏。當然了車臣能成為殺手锏并不是因為車臣的戰鬥素養有多高,而是車臣人真的是悍不懼死。這群人能做出光着膀子開着皮卡追坦克,也能毫無懼意地發動必死無疑的沖鋒。這群狠人是那種看到一隻狗都要扇兩巴掌的存在!可以肯定的是烏克蘭軍方為了壯膽必然會集中優勢火力對付車臣人,并且也會炮制出一系列的殲滅車臣部隊的新聞。
但是伊爾-76運輸機裝400名全副武裝的車臣士兵真的是太為難伊爾-76了,雖然按照一個士兵體重80公斤計算,400人也才32噸,遠遠低于伊爾-76戰略運輸機60噸的載荷能力。
并且2004年,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獲得者梁曉庚也曾表示,“我平生第一次坐飛機乘的是伊爾-76。記得那天飛機上擠了400多人。……就是一個大機艙,也沒有座位,所有人一個挨一個坐在機艙地闆上。……”搭載400名普通人的伊爾76尚且需要人擠人一個挨一個地坐在地闆上,那全副武裝的士兵呢?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至少相當于1.5個普通人的占地面積,換言之搭載了400名車臣士兵的伊爾-76的擁擠程度和搭載了600人的C-17的擁擠程度是差不多的。
2013年時裝了670人的C-17
2013年躲台風的菲律賓人和2021年躲塔利班的阿富汗人之是以能夠在狹窄的機艙中擠下670人甚至820人,是因為對于這些災民/難民而言他們是在逃命,坐飛機逃命就是他們的目标,跑的慢了都可能有生命危險,是以條件差點就忍忍吧,有什麼不舒服的扛一扛就過去了,大不了落地之後休息上一段時間修養身體。
但是車臣士兵前往烏克蘭是奔着打仗去的啊,車臣士兵在落地之後,馬上就需要投入戰鬥,是以車臣士兵下飛機之前的過程應當是調整心态與恢複體力保證一下飛機就能投入戰争的準備過程,坐飛機僅僅是一個抵達烏克蘭的方式,而不是結果。在一架飛機擠上400多名士兵,下飛機之後全成軟腳蝦了!下飛機之後怕不是就是送人頭去了……
對此隻能表示烏克蘭還真敢這麼編,雖然說烏克蘭政府現在的反應其實很好了解,畢竟烏克蘭在72個小時之内被打到了基輔,是以烏克蘭迫切需要得到一些好消息,不然的話烏克蘭軍隊可能會發生營嘯之類的事件,是以烏克蘭炮制了基輔幽靈,蛇島全員陣亡等一系列的新聞,但是編造假新聞的時候,你可以可以不講道理,不過再怎麼說也得講實體吧?一架飛機塞進去400多個人真的是有違常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