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對外關系上和其他國家友好往來,西方諸國也看到中國真正的實力,與之建交。

按照國際慣例,兩國上司人會晤是大事,在會議開始前都要做好多方準備,但是1982年利比亞總統卡紮菲卻不走尋常路,在與鄧小平同志會面時依然率性而為。

首先在會面前夕臨時改變飛行路線,駕駛專機公然飛入大陸領空,讓在機場接機的中國外交人員苦苦等候了個小時,然後到了會議開始時又十分傲慢,還翹着二郎腿。

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了卡紮菲如此特立獨行的性格?

奉行“不親美”政策,卡紮菲轉變外交方針

有很多人将奧馬爾·穆阿邁爾·卡紮菲和薩達姆·侯賽因相比,的确兩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薩達姆經常被被人民稱為“暴君”,而卡紮菲也不遑多讓,年輕時的薩達姆和卡紮菲擁有常人想象不到的權勢和地位。

或許是長期生活在糾紛和沖突下,是以中東地區石油出口國上司人和其他國家上司人相比多了幾絲暴力和不羁,而且财大氣粗,畢竟在伊拉克和利比亞的商圈權貴階層都是有錢人,作為一國上司人自然也不甘落後。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比錢的話,卡紮菲和薩達姆的财力都非常驚人,但論到行事作風自然是年長一點的薩達姆更加狂暴,多次血洗政壇,很多伊拉克百姓都苦不堪言。而且在對外關系上,薩達姆還多次跟美國叫闆。

在處理美國和伊拉克的關系中,薩達姆表現得非常硬氣,之是以他敢這樣做,有他自身的想法和迫于局勢的壓迫,而卡紮菲雖然沒有像薩達姆一樣直接和美國對着幹,但和美國也交際甚少。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為了提升利比亞的戰鬥力量,卡紮菲曾經将希望寄托在埃及身上,他渴望兩國能夠合并起來,然後組成一個更加強大的戰略國家,當然這個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并且由于卡紮菲的激進行為,埃及和利比亞一度斷絕外交關系。

到了20世紀末,美國當時和蘇聯在進行軍備競賽,各種新式武器的發明讓美國更加強大,面對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卡紮菲雖然有些特立獨行,但作為一國上司人,他的政治頭腦還是有的。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當看到美國對薩達姆所在的伊拉克進行打壓時,卡紮菲也開始轉變外交方針,畢竟以往的種種作風不利于國家形象的塑造。而當時中國正處于一個新興發展階段,就連二戰後和中國關系不友好的日本也漸漸選擇和中國建交,美國也在一步步緩和同中國的關系。

中國已然崛起,并且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讓世界各國都為之驚歎,同時在新的科技變革中,也把握住機遇,成為核武器大國。中國樂于和周邊友好國家建交,卡紮菲自然也順應時代的潮流,走出國門,發展新的對外關系。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卡紮菲通路中國,為“核武”而來

1982年,卡紮菲代表利比亞來中國通路,中國方面當然表示友好歡迎,外交部官員做足準備來到機場接機,但是我方等候了6個小時都沒有看到卡紮菲,這讓接機的中國外交人員焦急不已。

結果大陸西南軍方接到情報說有三架飛機飛入中國領空,經過仔細盤查才知這幾架飛機就是卡紮菲的專機,但是卡紮菲為什麼改變航線,私自乘坐專機來到中國呢?對此他的回答是害怕有人殺害他。

來到中國後,卡紮菲在飲食方面十分挑剔,他要求廚師24小時線上,因為他餓了就得吃飯。正常人一天都吃三餐,三餐的時間也都很規範,當然每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少吃多餐的也有。

但正所謂入鄉随俗,卡紮菲偏偏不按常理來,不僅吃飯時間不固定,每當深更半夜就喊肚子餓,好在中國方面也早有準備,為卡紮菲做飯的廚師都是精挑細選。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但奈何卡紮菲的要求太多,廚師哪怕24小時線上,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還是不能滿足卡紮菲的需求,最後竟然都忙暈過去了,這應該是來中國通路國家中最傲慢無禮的一個,中國外交部人員都感歎不已。

随着談話的日子逼近,就在會談前夕,卡紮菲又因保镖要過生日要求推遲會議。外交部人員立刻将這一消息告知鄧小平同志,鄧小平同志答道:“不必計較”。中方的回答盡顯大國風範,但是卡紮菲卻沒有絲毫反應。

到了真正會談的日子,卡紮菲帶着衆多保镖來到會議現場,陣容十分強大,而鄧小平同志笑容和藹,目光睿智,用非常友好的态度和卡紮菲握手。鄧小平同志針對兩國問題款款而談,而卡紮菲卻翹着二郎腿,姿态惬意,仿佛走神了一般,也不知道在思考着什麼。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這令在場的記者都十分尴尬,當然卡紮菲也并不是全無反應,其實他一直想購買中國的核武器,但是核武器又豈能當做交易的對象,它威力驚人,國際方面對核武的使用都有過相關規定。

其實卡紮菲想要從中國購買核武器的心思早在1970年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當時卡紮菲為了不引人注目偷偷派遣自己的副手賈盧德前往中國,希望能夠就核武問題與中國好好溝通。

但是毛主席得知賈盧德想要通路中國的消息後,很快猜出卡紮菲的心思,當周恩來總理接待賈盧德的時候,賈盧德還是抱有期望的,因為他知道美國和蘇聯等國家是不會出售核武器的,隻有中國方面還有一絲可能。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盡管利比亞政府出價再高,周恩來總理都沒有同意并表示中國政府研制核武器隻是為了應對美國等西方強國的核訛詐,賈盧德聽後隻好作罷,他迅速回國并将消息傳遞給卡紮菲。

利比亞内亂起,卡紮菲家族倒台

伴随着1982年卡紮菲訪華結束,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也即将宣告結束, 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氣焰嚣張,而這時候利比亞已經和美國斷絕外交關系。

2003年薩達姆政權倒台,美國勢力在伊拉克蔓延,而薩達姆一家面臨被逮捕的命運,兩個兒子也死在美軍的飛彈中,薩達姆本人也被處死。相似的命運會降臨在卡紮菲的身上嗎?

為了避免和薩達姆同樣的命運,卡紮菲選擇妥協,他決定放棄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除此之外,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卡紮菲還将自己手中掌握的情報組織拱手讓給美國和英國。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2004年,美國和利比亞的關系逐漸恢複,對此卡紮菲感到很欣慰,他認為自己的決定可以讓利比亞避免和伊拉克同樣的命運。确實自2004年到2009年,卡紮菲的行事作風不再像之前那樣莽撞,還于2009年擔任非盟主席,因為他不想自己的國家再被稱為“流氓國家”。但是即便卡紮菲做了再多都努力都難逃被針對的命運。

自2010年開始,利比亞反對派在利比亞掀起一場又一場的鬥争,卡紮菲在一開始還能穩住局勢,因為他畢竟在位40多年根基深厚,而且卡紮菲喜歡任用自己的親人作為政府高層。

對于卡紮菲的任人唯親,利比亞政府的其他官員自然心生不滿,尤其是當卡紮菲劣迹斑斑的第三子薩阿迪·卡紮菲都能在軍中擔任要職,更加引起利比亞反對派的不滿,此外利比亞人民也表示不肯接受。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薩阿迪是個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生活奢靡,而且性情暴躁,喜怒無常,曾經被美國一家媒體稱為“卡紮菲家族的害群之馬”,在這一點上,卡紮菲和薩達姆确實很像,因為薩達姆的長子也非常叛逆。

薩達姆長子烏代的行事作風甚至比薩阿迪還要狂暴,因為他自學生時代起就是伊拉克的風雲人物,成年後進入伊拉克政壇,在父親的幫助下,烏代很快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力量,但是他的行事作風讓很多人看不慣,霸道無比。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薩達姆一家獨斷專權引起伊拉克人民的強烈不滿,而卡紮菲一家也同樣不受利比亞人民待見,但卡紮菲的幾個兒子個個手握實權,這也使得利比亞軍隊被卡紮菲牢牢握在手中。然而反對派有北約的幫助,卡紮菲政權最終宣布結束。

賽義夫回歸利比亞,卡紮菲家族能否卷土重來?

在戰亂中,卡紮菲被子彈擊中死去,其中最不受利比亞人民待見的薩阿迪·卡紮菲被關進監獄,很多人猜測薩阿迪恐怕永遠也出不來了,但是2018年薩阿迪成功出獄,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卡紮菲家族還有機會卷土重來。

在薩阿迪出獄不久後,利比亞政府也在密切關注卡紮菲家族的動态,但真正宣布回歸利比亞政壇的是卡紮菲的二兒子賽義夫·伊斯蘭·卡紮菲。和薩阿迪相比,賽義夫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精通多國語言,極有外交手腕。

1982年卡紮菲訪華實為“核武”而來,卻肆意妄為,鄧公:不必計較

當初卡紮菲堅持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作對時,就是塞義夫在一旁勸阻,直到卡紮菲改變以往的作風,和美國等國家友好交往。但是卡紮菲最欣賞的接班人卻不是塞義夫,而是他的第五子穆塔西姆·卡紮菲。

不同于卡紮菲其他幾個兒子的張狂,穆塔西姆為人穩重,很早便在軍隊任職,手握重權,如果利比亞不發生内亂,其他國家也沒有幹預,那麼穆塔西姆極有可能就是利比亞的下一任掌舵人。但是穆塔西姆最終的結局是和父親卡紮菲一起死在戰亂中。

現如今,卡紮菲的兒子塞義夫以“自由之身”高調回歸,2021年11月14日還參選利比亞總統競選,但遭到拒絕,未來的利比亞政壇能否容納塞義夫仍然是個未知數。

參考文獻:

[1]黃培昭,劉皓然.家族破碎,卡紮菲子女命運各不同[N].環球時報,2021-09-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