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竹上•花楸人

作者:柏樹子的鄉愁
竹上•花楸人

  周末下午,雷大姐打電話約到花楸山。我想也沒有什麼安排,就坐上她的車出發了。邛崃到花楸山大約40分鐘車程,我不知這算不算旅遊。如果是,也算我難得的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雷大姐說開年的項目工作忙來差不多了,約大家去竹上花楸聚聚。竹上花楸是雷大姐和她的朋友在花楸山打造的一個新民宿,前年認識她的時候,她還在為竹上花楸的營運發愁。去年竹上花楸已經遠近聞名,不僅以最高分獲評了成都精品民宿“金芙蓉獎”,還挺過了疫情的影響,實作了良性循環。

竹上•花楸人

  車剛拐入莽莽蒼蒼的竹海,看見有個放學回家的少年拖着行李箱在前面行走,雷大姐把車窗打開,問小朋友朝哪裡走,可以捎他一程。小朋友感激地說謝謝,馬上就到了。

  車行至竹海深處,一輛車靠右停在路邊,左邊車門半開,一男一女站在路中間,貌似父女倆,向我們招手,請我們幫他們把車倒到附近空地停放。可能是新手回山裡探親,雷大姐二話沒說,下車去幫他們把車停好。

  在快到竹上花楸的時候,一連串又窄又陡又急的彎道,對面駛來一輛車,在錯車讓路時,來車主動開到懸崖邊,搖下車窗跟雷大姐熱情地打招呼,原來是山裡的村民。

  眼前這一幕幕生動地告訴我,熱心的雷大姐已經融入了花楸山,把山裡人當作了家人。

竹上•花楸人

  一到竹上花楸,雷大姐就帶我去看她準備啟動的三期工程,那是一棟木結構川西民居,門前是個雜草叢生的平壩,幾株櫻桃樹的花苞已經泛白,眼看就要綻放了,标志着春天已經來到花楸山了。老房子正對着山坳,雷大姐站在屋檐下暢談着她的藍圖,我被她的信心與激情深深感染着。

  

竹上•花楸人

向晚時分,雷大姐相約的朋友陸續到來,其中一人喚我老師,她是我教過的學生,現在是主持工作的村支書了。我曾經在蘆溝竹海民宿守拙見過她入戶調查,一直給我的印象很内秀,并不潑辣,讓我無法把她跟一個村幹部聯系不在一起,是以當我還以為是跟曾經的學生同名而已。

  走進餐廳,還有一名店員喚我老師,也是我的學生,我幾年見過她。她就是土生土長的花楸山人,幾天前剛到竹上花楸上班。她很想跟我說話,但看見我跟他們老闆在一起,顯得有些怯生生的。晚上8點過,我們晚餐的時候,她給我發微信說回家了。第二天早晨我在餐廳遇見她,她說騎電瓶車回去要30多分鐘。我想起她昨天又是山路又是夜路的,還是很辛苦。

竹上•花楸人

  竹上花楸員工大多來自花楸山,有的還向民宿流轉了茶地,既收租金,又領工資,年終還要分紅。看着竹上花楸越來越多的遊客,很多村民都主動想把茶地租給民宿,或者來這裡上班。他們在這裡不僅學會了旅遊業務、接待禮儀,還學會花藝、茶藝、園藝……雷大姐指着天下第一圃禦茶園裡被客人稱道的一排排竹孔燈說,這些都是員工們自己的發明創造。

竹上•花楸人

  竹上花楸就像大山面向城市開啟的視窗,花楸人從這裡看見了外面的世界。他們長在竹海之中,散發出泥土的純樸氣息;他們站在竹海之上,呼吸着現代文明的空氣。他們以純樸的品質觸摸現代文明,面對現代文明又保持着可貴的純樸,這是純樸的升華,也是現代的皈依。

竹上•花楸人

202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