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竹上•花楸人

作者:柏树子的乡愁
竹上•花楸人

  周末下午,雷大姐打电话约到花楸山。我想也没有什么安排,就坐上她的车出发了。邛崃到花楸山大约40分钟车程,我不知这算不算旅游。如果是,也算我难得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雷大姐说开年的项目工作忙来差不多了,约大家去竹上花楸聚聚。竹上花楸是雷大姐和她的朋友在花楸山打造的一个新民宿,前年认识她的时候,她还在为竹上花楸的运营发愁。去年竹上花楸已经远近闻名,不仅以最高分获评了成都精品民宿“金芙蓉奖”,还挺过了疫情的影响,实现了良性循环。

竹上•花楸人

  车刚拐入莽莽苍苍的竹海,看见有个放学回家的少年拖着行李箱在前面行走,雷大姐把车窗打开,问小朋友朝哪里走,可以捎他一程。小朋友感激地说谢谢,马上就到了。

  车行至竹海深处,一辆车靠右停在路边,左边车门半开,一男一女站在路中间,貌似父女俩,向我们招手,请我们帮他们把车倒到附近空地停放。可能是新手回山里探亲,雷大姐二话没说,下车去帮他们把车停好。

  在快到竹上花楸的时候,一连串又窄又陡又急的弯道,对面驶来一辆车,在错车让路时,来车主动开到悬崖边,摇下车窗跟雷大姐热情地打招呼,原来是山里的村民。

  眼前这一幕幕生动地告诉我,热心的雷大姐已经融入了花楸山,把山里人当作了家人。

竹上•花楸人

  一到竹上花楸,雷大姐就带我去看她准备启动的三期工程,那是一栋木结构川西民居,门前是个杂草丛生的平坝,几株樱桃树的花苞已经泛白,眼看就要绽放了,标志着春天已经来到花楸山了。老房子正对着山坳,雷大姐站在屋檐下畅谈着她的蓝图,我被她的信心与激情深深感染着。

  

竹上•花楸人

向晚时分,雷大姐相约的朋友陆续到来,其中一人唤我老师,她是我教过的学生,现在是主持工作的村支书了。我曾经在芦沟竹海民宿守拙见过她入户调查,一直给我的印象很内秀,并不泼辣,让我无法把她跟一个村干部联系不在一起,所以当我还以为是跟曾经的学生同名而已。

  走进餐厅,还有一名店员唤我老师,也是我的学生,我几年见过她。她就是土生土长的花楸山人,几天前刚到竹上花楸上班。她很想跟我说话,但看见我跟他们老板在一起,显得有些怯生生的。晚上8点过,我们晚餐的时候,她给我发微信说回家了。第二天早晨我在餐厅遇见她,她说骑电瓶车回去要30多分钟。我想起她昨天又是山路又是夜路的,还是很辛苦。

竹上•花楸人

  竹上花楸员工大多来自花楸山,有的还向民宿流转了茶地,既收租金,又领工资,年终还要分红。看着竹上花楸越来越多的游客,很多村民都主动想把茶地租给民宿,或者来这里上班。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会了旅游业务、接待礼仪,还学会花艺、茶艺、园艺……雷大姐指着天下第一圃御茶园里被客人称道的一排排竹孔灯说,这些都是员工们自己的发明创造。

竹上•花楸人

  竹上花楸就像大山面向城市开启的窗口,花楸人从这里看见了外面的世界。他们长在竹海之中,散发出泥土的纯朴气息;他们站在竹海之上,呼吸着现代文明的空气。他们以纯朴的品质触摸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文明又保持着可贵的纯朴,这是纯朴的升华,也是现代的皈依。

竹上•花楸人

202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