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今年56歲的王躍武在南陽公益圈是位知名人物!

90年代網絡興起時,王躍武給自己取名“鋼鐵悍馬”,在bbs論壇以公益募捐聞名;

曾經轟動一時的“火海救母女孩小倩玉”、被磚廠攪拌機吞噬的劉偉、河馬人男孩等,都是經他推動進入公衆視野,才得到成功救助的。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王躍武

他成立的“南陽公益車隊”、“南都公益”“南陽公益社”等團隊,共同發起“情寄留守 愛暖童心”、“大愛南陽 金秋助學”等項目,把更多的南陽人帶到公益行動中。

2018年,他加入“南陽市社群志願者協會”,如今已是協會聯合黨委副書記、副會長。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王躍武(右二)為數不多照片

他親手幫扶過近800人,募集到的公益資金更是難以統計。

當年和他一起做公益的朋友,有中國好人呂宏慶、惠長坡、劉水清等。

唯獨他,一直寂寂無名!

近日,南陽影響力小編走近王躍武,帶大家一起了解這位堅守20餘年的公益人。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王躍武(右一)

01

書香家庭走出硬漢戰士

王躍武出生在書香家庭,父母都是教師。

國小三年級的一件事,讓王躍武與公益結緣。

當時他和小夥伴在鐵道上玩耍,撿到了一個存有600元的存折。70年代的600元可是一筆巨款。

王躍武趕緊把存折交到了學校。根據存折上的機關名稱,學校聯系到了失主,将存折原封不動地送回。

事後,王躍武拾金不昧的事情,被南陽廣播站進行了宣傳,在學校的大會上,校長還為他帶上了大紅花。

這件事在他的心裡埋下了做好事、行公益的種子。

高中畢業後,王躍武投筆從戎,在山東的坦克部隊曆練四年。

個頭不高,但奔跑靈活,不善言辭,但擅長戰術。

四年軍旅生涯,他不僅火線入黨,兩年内直升上士,所帶的班還連年榮獲集體嘉獎,個人也得到嘉獎。

退伍之前,他的人生閃閃發光。

02

網絡募捐 開啟公益人生

退伍回到南陽後,王躍武接觸到了網絡。

90年代的bbs論壇是當時紅極一時的網絡社交工具。第一批網民馬化騰、丁磊、雷軍、求伯君成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大佬。

而王躍武也因為常常在論壇裡激濁揚清而聞名。

他給自己取名“鋼鐵悍馬”,四個字處處透着铮铮鐵骨的氣息,幾乎每一條文章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一次意外的募捐,正式開啟了他的公益之路。

那時,王躍武同僚的女兒不幸燙傷,機關号召大家捐款。盡管每個人都傾囊相助,但治療費用缺口依然很大。

王躍武突然想起,自己可以在論壇裡發帖,号召更多的人來幫助這個不幸的女孩兒。

文章發出去以後,王躍武驚呆了。

源源不斷的資金每天都從全國各地彙進公益賬戶裡,遠遠超出了治療所需的費用。

第一次網絡募捐,就挽救了一個陷入絕境的家庭,王躍武在感歎網絡力量的同時,也以一顆敬畏的心對待每一筆善款。

除了記錄清晰,及時轉交外,他不動用一分一毫。

王躍武形容,當年的網絡很純淨,信任度極高,即使不認識,天南海北的人們都願意伸出援手。

此後,他便常和論壇裡幾位朋友走訪困難家庭,在網上發起募捐。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王躍武(中)走訪困難家庭

03

公益與錢 剪不斷理還亂

與錢有關的事情,就有非議。

王躍武做了這麼多年的公益,經常為錢發愁。

一愁,沒錢。

公益募集并不是每一次都那麼順利。特别是随着網絡的發展,信任越來越難。

很多次,王躍武在走訪家庭信誓旦旦的作出承諾,回來後卻往往募集不到資金。

幾乎沒有求過人的王躍武不得不放下面子,低下頭,四處“求錢”。

二愁,被懷疑。

王躍武做公益,從來都是自己出路費、掏飯錢。

有的時候翻山越嶺走訪救助人,他和朋友們随身帶着饅頭、幹面條。

“沾”的最大的便宜就是老鄉的鍋和柴,一碗素面條是他們救助路上最常吃的飯。

但王躍武并不介意。讓他難以釋懷的,是來自救助者的質疑。

曾經,王躍武把好不容易募集來的善款交給救助家庭。一轉身,就聽見一家人議論:“這麼少,這人會不會克扣了?”

這樣的質疑不止一次兩次,甚至讓王躍武有了放棄的念頭:“心裡那種難受,沒法形容!”

04

感動别人 也被人感動

即使有無數次放棄的想法,王躍武依然堅持了下來。

他在感動别人的同時,也在被感動着!

公益活動中,王躍武負責宣傳,一直都在鏡頭之外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一次,王躍武為一家福利院的孩子們募集衣服,找來找去,隻收到了20件捐贈品。

就在為難之際,光彩市場的一位服裝批發商聯系到他,市場上的商家們主動伸出援手,你一捆,我一摞,為福利院的孩子們捐了滿滿一卡車衣服。

陶瓷市場的一位老闆得知王躍武找不到錢,聯系了市場上的同行,不僅為他湊齊了善款,還成為了與他并肩前行的夥伴。

那個每次募捐都故意把一卷錢打亂、讓王躍武無法統計數目的大哥;

那對幾乎每次募捐都要參加的夫妻倆,卻不知道對方都參加了募捐;

還有拿出幾百元都困難的家庭,卻毫不猶豫把錢交給了他……

王躍武在這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人群裡,一直被感動着。

20年來,他拒絕了很多榮譽,躲在鏡頭外面。

為身邊的朋友寫了很多事迹材料,輪到自己,他總是選擇性遺忘。

至今,他也沒有一個完整的事迹材料,參與活動的照片都很難找到。

但微信裡卻滿有受助人的問候。

盡管有誤解、有質疑、有冷嘲、有熱諷,王躍武依然堅持行走在公益這條路上。

2018年起,他協助組織“孝敬母親河”活動已持續至今,每月一次和志願者到白河濕地清理垃圾,先後有十多個公益組織、10萬人次參與其中。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孝敬母親河活動,做的是最簡單的垃圾收集,

維護的卻是母親河的生态環境

2021年鄭州水災,他第一時間募集到近百萬的救災物品,送到受災嚴重的安置點,傳回時遇到疫情反彈,自費隔離。

不僅個人做公益,還帶動了兒子、女兒和他一起做公益,女兒還是以獲得河南省團委的表彰,妻子說:“你們好好幹,我在家裡做好保障!”

王躍武還有4年就退休了。但公益的道路沒有退休可言。

這幾年,王躍武感覺籌錢的擔子沒了,國家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實施,讓貧困戶全部脫貧。

現在的他參與更多的是文化藝術下基層、消防安全進社群、傳統道德進校園……為農村、社群送上豐富的精神食糧。

南陽專訪:“鋼鐵悍馬”王躍武,做20年公益,至今還不是“好人”

随着貧困戶的脫貧,王躍武的精力轉到文化宣講活動中去

他還有着更大的計劃!

王躍武正在組織更多的青年人和學生參與到公益活動中。

青少年是未來,是希望,他要為公益的未來播種更多希望!

來源:南陽影響力人物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