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作者:軍備解碼

2022年2月26日,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軍事沖突進入第三天。相比于第一天集中實施的遠端精确打擊,第二天引人注目的安東諾夫機場争奪戰,在第三天被提到最多的關鍵詞,已經變成了“基輔”。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報道,其空降兵部隊已認證直升機群機降到安東諾夫機場,與從地面趕到的空降兵主力,在基輔西部建構穩固防線。同時,在東北部、東部進攻的俄羅斯陸軍主力前鋒,也已趕至距離基輔不足40公裡的城市,這意味着這場特别軍事行動的關鍵轉折點——基輔攻防戰即将上演。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俄羅斯官方在26日晚上19時前後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25日就已離開基輔,頓時引得輿論一片嘩然。那麼,在俄羅斯大軍壓境,澤連斯基離開基輔的情況下,飽受世界關注的基輔攻防戰,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呢?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米-8運輸俄空降兵部隊成為破局先鋒

首先要說明的是,經過連續三天各種交戰資訊的整理,以及對俄羅斯軍隊進攻程序的觀察,俄方此次行動的作戰理念,已經可以大體上勾勒出來。從表面上來看,俄羅斯從烏克蘭的北部、東北部、東部、東南部、南部及西南海域,都發起了攻擊,形成全面進攻的總體态勢,這也令外界一度以為,俄羅斯軍隊實施了全面進攻。但随着戰場局勢的快速演化,外界逐漸意識到,俄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其實隻有北部、東北部和東部,這三個指向基輔的箭頭。最典型的例子,就在于安東諾夫機場争奪戰。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俄羅斯從多個方向發起了攻擊

一支由200多名俄羅斯空降兵和特種兵組成的小分隊,在25日居然牽制了大批烏克蘭軍隊,令安東諾夫機場成為牽動各方關注的最核心區域。其他像哈爾科夫、敖德薩等區域中心城市,戰況反而比較平靜,傳出的少量戰鬥畫面及戰後遺留痕迹,也沒有大規模戰鬥的迹象。相比于此次雙方出動軍隊的規模,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到了26日,基輔周圍的戰鬥變得更加激烈。上午8點30分,烏克蘭軍方報告稱,在基輔南方約28千米的瓦西裡基夫市,兩軍發生了激烈交火。9點19分,烏克蘭武裝部隊表示,俄軍正從基輔的北部和西部向市中心逼近。9點35分,烏克蘭基輔市市長克裡琴科宣布,基輔全市進入防禦戰階段。11點40分,烏克蘭瓦西裡科夫市市長表示,來自俄羅斯的空降兵部隊,在當地降落并建立防禦陣地,雙方發生激烈交火,而瓦西裡科夫市距離基輔市僅有約35千米。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快速突進作戰中被擊中迫降的卡-52

下午2點07分,烏克蘭軍方表示,一支由100多輛裝甲車組成的俄軍車隊,正從基輔市以北約30公裡的維什戈羅德市,向基輔市逼近,這是被外界視為是俄軍主力的前鋒部隊。3點49分,烏克蘭軍方對外界表示,經過長時間激烈戰鬥,成功将基輔水電站的控制權從俄軍手中奪回。晚上7點21分,英國《衛報》援引英國國防部消息稱,俄軍地面主力距基輔市中心隻有大約30千米的距離。相比于其他地區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圍繞着基輔周圍各個關鍵區域的争奪,雙方發生了激烈戰鬥,也是到目前為止,雙面地面交火最密集的區域。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基輔在26日成為焦點

是以,目前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在其他方向的地面、登陸作戰,雖然看起來聲勢不小,尤其是哈爾科夫和敖德薩(前者是因其在蘇德戰争中的影響,後者則是海上門戶帶來的影響)備受外界關注,但卻始終沒有出現大規模地面交火的情況,應該隻是掩人耳目,或者說側翼佯動。從北部、東北部、東部三個方向直指基輔的數萬大軍,以及空降在基輔附近的空降兵部隊,應該才是俄方地面戰鬥的核心力量,也是用來結束戰争的最關鍵手段。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雙方在基輔街道交火後的景象

這也意味着,接下來的基輔攻防戰,将是這場戰争的真正轉折點。耗費的時間、資源以及最終的戰果,将直接影響到戰争勝負和國際影響。然而,現代城市攻堅戰并不是一個給外界很好印象的詞彙,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巷戰”,以及随着而來的慘烈戰争景象。事實上,在西方媒體及烏克蘭媒體的宣傳中,已經屢屢提及發動民間武裝,在城市内部抵抗俄軍的聲音。那麼,基輔攻防戰真的會發展成一場異常慘烈的巷戰呢?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從曆史經驗上分析,巷戰曾經是俄羅斯軍隊的痛苦記憶。在1994年的第一次車臣戰争中,俄羅斯第131旅和第81摩步團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貿然攻入格羅茲尼,遭到了大口徑狙擊槍和火箭筒的慘重打擊。在俄方第一輪進城的總計約150輛坦克、步兵戰車中,超過120輛被擊毀,人員損失更是慘烈到無以複加。而在之後的戰鬥中,不斷調整戰術的俄軍,仍然出現了較高的損失比例。按照事後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的資料,到1996年5月為止,俄方在戰鬥中損失80輛坦克、93門火箭炮、729輛裝甲車和420輛汽車。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車臣戰争中被擊毀的坦克

即使是在第二次車臣戰争中,已經總結吸取經驗的俄方,損失依然非常嚴重。在2000年1月17日,再次向格羅茲尼進攻的俄軍,遇到了大量訓練有素的武裝力量伏擊,來自其他國家的雇傭兵(包括退役特種部隊成員、射擊運動員),将城市變成了地獄。在40天左右的時間裡,共有1173名俄軍官兵倒下,其中就包括馬洛費耶夫少将,他是當時俄第58集團軍副司令員,被狙擊槍擊中頭部後,倒在了前往戰況最激烈的米努卡廣場的道路上。可以說,除了1993年美國特種部隊在索馬裡的遭遇之外,俄羅斯軍隊在兩次車臣戰争中的慘烈損失,就是外界對現代城市攻堅戰中的最深刻印象。也是西方及烏克蘭,對基輔攻防戰的最大信心來源,最起碼表面上是如此。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巷戰往往是慘烈的代名詞

然而,世人皆知俄羅斯軍隊在車臣巷戰中的慘重損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主持下,俄軍在第二次車臣戰争後期,使用正面高壓推進和背後分化、引誘結合的方式,将格羅茲尼城中近3000名武裝分子誘出城外,最終在通往南部山區的道路上設伏,消滅了其中的絕大多數,使之不再成為俄羅斯的重要威脅。如果将這種極具技巧的戰術手法總結一下,也就是“威逼利誘”,而有意思的是,如今成為世界焦點的基輔,面臨的也正是類似局面。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車臣戰争帶給俄軍很大影響

對于基本掌握戰場電磁制空權的俄羅斯軍隊來說,其對于澤連斯基具體動向的掌握,應該是比較詳細的。之是以在26日晚上,才公開澤連斯基在25日離開基輔的消息,恐怕是有很深用意的。事實上,不管戰争之前澤連斯基在民間及國際上的聲譽如何不堪,在戰争爆發後的前兩天,其作為烏克蘭武裝力量名義上的最高首領,憑借在現代社交媒體上的頗具“演員”特質的宣傳,确實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烏克蘭武裝力量的信心支柱。一旦其離開基輔,無論是否還在烏克蘭境内,之前在媒體上樹立的形象必然會大打折扣,對于烏克蘭軍事力量及民間武裝抵抗信心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澤連斯基離開基輔是個爆炸性事件

事實上,對目前基輔城内的抵抗力量來說,最需要的并非是類似汽油彈之類簡易武器的制作技巧,也不是手中武器裝備的精良程度,或者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支援,而正是看不見也摸不着的信心。俄羅斯在其大量軍隊逼近基輔,形成重兵圍城之勢的情況下,完成了第一步“威逼”。利用澤連斯基離開基輔的消息 ,成功打擊了城内武裝力量的信心,再乘機拉攏當地部分勢力,這就是“分化與利誘”。可以說,俄羅斯利用澤連斯基離開基輔的消息,結合自身軍隊抵達基輔附近帶來的實際壓力,已經将基輔防衛力量削弱到了極點。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在澤連斯基離開,俄羅斯在基輔周圍聚集大量兵力的情況下,是否會真正向基輔全面進攻呢?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澤連斯基的“表演”生動但負面影響巨大

首先,俄羅斯軍隊此次行動的最主要目标,顯然是基輔無疑,但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過戰鬥将基輔掌握在手中。在現代戰争中,大國軍事力量對中小國家的碾壓是非常明顯的。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争、阿富汗戰争,都充分展現了快速擊潰這些中等水準武裝力量的能力。然而,即便在赢得總體勝利的情況下,美國的當地駐軍卻不得不面臨小規模武裝力量的長時間遊擊,最終導緻美國軍隊在空耗3萬多億美元軍費的情況下撤出,表明這種做法存在着極大的問題。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前已消耗了2萬億美元

而烏克蘭不僅遠非阿富汗、伊拉克可比,而且背後還有大量西方國家支援,俄羅斯更沒有美國那麼多資源可以空耗。更何況,俄羅斯多年來遭受西方國家制裁,經濟發展徘徊不前,軍費投入長期不足,裝備更新也比較緩慢。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在本次行動後,長期滞留烏克蘭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更重要的是,一旦大規模地面戰争開啟,随後帶來的各種戰争損傷,尤其是大量平民傷亡帶來的後患是非常嚴重的。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戰争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避免卻可以盡量減小

以第一次車臣戰争為例,由于交戰雙方都動用了大口徑火炮、火箭炮等重型武器,導緻至少2.5萬名平民因沖突死亡。慘痛的流血事件,成為第二次車臣戰争中,武裝分子擴充力量的直接誘因,并直接導緻了之後俄羅斯境内的多起襲擊事件。事實上,此次俄烏戰争進展到現在,俄羅斯已明顯表現的戰術技巧非常鮮明,那就是吸取車臣戰争教訓、控制戰争規模,盡量減少對烏克蘭特别是平民的傷害,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俄烏兩國邊境哈爾科夫的楚格夫空軍基地。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目前俄羅斯軍隊重炮的使用非常克制

在戰争爆發後,俄羅斯雖然使用遠端精确制導武器,對楚格夫空軍基地進行了大規模打擊,但從25日流出的衛星圖檔來看。俄方主要是打擊機場儲油罐、彈藥庫及後勤保障設施。對于機庫、跑道及兵營等理論上同樣有軍事價值,但很容易造成較大附屬傷害的設施,都已盡量避開。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确鑿證據證明,俄羅斯軍隊已經全面進攻哪一個烏克蘭大型城市。此外,像大口徑重炮、火箭炮這種精度相對較低,容易造成平民傷亡的重武器,俄方目前的使用也非常克制。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被攻擊後的楚格夫空軍基地,受損區域有限

事實上,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兩者公布的戰争死亡人數,相比于戰争規模,都處于一個較低的狀态。從烏克蘭傳出的圖檔、視訊資料中,涉及民用建築被攻擊的比例也很低。表明俄羅斯盡量控制戰鬥規模,避免波及普通群眾,降低戰争附屬傷害的做法,到目前為止确實是有效的。這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兩國群眾之間的敵對态度,以及避免将戰争擴大化,使得俄羅斯軍隊深陷泥潭。這恐怕也是俄方稱之為“特别軍事行動”的深意之一。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雙方的上網數量相對不高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俄軍通過大規模地面強攻的方式進入基輔,可能性是比較低的。充分利用大軍壓境帶來的壓力,和烏克蘭總統離開造成的信心波動,再結合背後的政治分化,最終兵不血刃地進入基輔,或者幹脆在不進入基輔的情況下,達成和平協定,以速戰速決的方式結束戰争。才是對作戰雙方以及處于戰争威脅下的平民,更有利的解決方式。隻不過,這種結局恐怕并不是某些西方國家想要見到的,由此引發的波折,也将是俄方需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俄數萬大軍逼近城區,烏克蘭總統出逃,基輔攻防戰究竟會怎麼打?

平民總是戰争的受害者

總的來說,西方媒體大肆渲染,甚至已開始被稱為“格羅茲尼第二”的基輔攻防戰,最終呈現的狀态以及結束的方式,将很有可能超出外界預料。而一旦圍繞基輔的戰事告一段落,這場在突然間爆發的戰争,屆時也将瀕臨尾聲。然而,是以而起的一系列軍事、政治紛争,卻并不會就此終結。也許在若幹年後,這場改變地區政治格局的軍事行動,如同當年的海灣戰争一樣,被視為新秩序的開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