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唐五代史》:輝煌燦爛的曆史,蔚為大觀的呈現

作者:海洋123一蓑煙雨
《隋唐五代史》:輝煌燦爛的曆史,蔚為大觀的呈現

讀完随拍

本書延續了其《魏晉南北朝史》的一貫風格,即難能可貴之處,便在于面面俱到。細緻入微的程度,真是超乎想象,蔚為大觀,令人歎為觀止。正如先生在序言的開始所說,連同着他的《魏晉南北朝史》,“十年精力,瘁此兩書”,我想此言是不虛的。

​想想看,本書的篇幅,字數多達百萬,共有十章,在每章之下,都有多個大節,在這之下,又有若幹個小節。故隻看目錄,便已經蔚為大觀。何況關于其時期政治史的叙述,大體才占了全書五分之二的篇幅(第一章到第二章,第七章到第八章是也),何況其中還有很多各個時期有關社會經濟的論述。

《隋唐五代史》:輝煌燦爛的曆史,蔚為大觀的呈現

版權頁

除此之外,便是有關典章制度、對外交流、學術思想、宗教文化、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與發展而做出全盤的叙述梳理、概括總結了。雖此前我想我已經對唐代曆史有了足夠的了解,故看本書雖很輕松,最多會起到一個從頭到尾完完整整重新梳理一遍已獲得的知識的作用,因為别的不說,僅僅是百家講壇的系列節目,我想關于唐代的,我此前便已經看了不下十幾部、數百集的節目,如有關隋代的,我曾多次刷看過了蒙曼的《大隋風雲》,有關隋末到唐初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的,則有于赓哲的《大唐開國》,直接關于唐代的,就更數不勝數的,如蒙曼的《武則天》,而這毫無疑問她本人便是以此成名的,還有她介紹唐玄宗而開講的《長恨歌》。除此之外,更不用說有孟憲實、于赓哲、韓昇等人在此開講多部關于唐代的系列節目,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韓昇老師的《盛唐的背影》、以及于赓哲這兩年講上下部的《隋唐百姓的日常生活》,我特别推薦,因現實而通俗的同時,比之百家講壇其他的系列節目,還是有一定學術性的。尤其是後者,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種嶄新的視角,進而相對深入地了解其時期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些節目可以說,都是百家講壇的精品,我也不隻看過一遍,甚至其中絕大部分主講人便是以此而進入到大衆視野的。除此之外,孫英剛三百多集的唐史課,我也反反複複地聽了好多遍。

但即便如此,書籍畢竟和那些音視訊,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在效果上自然就大相徑庭了。因為對自身而言,兩種知識擷取的方式就不一樣,前者是主動地擷取,而後者則是被動地接收。也許,這便是文字的意義,以及書籍存在的價值,同時也是在網絡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而那些站在三尺講台授課的老師,為什麼在理論上視訊影像能夠永久儲存的情況下,還在努力寫作的原因吧?當然,這至少是原因之一。

​言歸正傳。前面有言,我在閱讀本書之前,對此的期許,便是能夠幫我重新完整細緻的梳理一遍唐代的曆史,我想應該是達到預期效果了,但卻還是單單就隋唐兩代政治史而言的,連其中有關社會經濟的方面都不包括,更不用說除此之外,那些琳琅滿目的哲學宗教、學術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了。讀完之後,一方面篇幅先生學識之淵博,另一方面又對自身的基礎之淺薄而慚愧。本人讀完此書的情況,則是千頭萬緒,如一團亂麻,無法快速消化吸收掉其中的知識。比如在昨晚就已經讀完本書的我,到現在依舊是如此,感觸頗多,卻不知從何說起。

​盡管這種情況一時無法改變,但畢竟本書已經讀完,除了有必要日後再讀一遍本書外,現在的我,對看過而印象深刻的内容,舉幾點而進一步加深印象,我想同樣是有必要的。

​如前所述,唐代政治史方面,此前通過各種管道,所打下的基礎,還是比較堅實的,故本書關于隋、唐代中前期政治史(第一章包含隋代的政治與經濟,而第二章則是對于唐代中前期政治史的一個介紹與論述)的一二章,由于經濟部分也比較少,是以我看得是格外輕松。于後來大批量灌輸式而一并湧入腦中的情況而言,這裡所得到的新知識,隻相當于碎片式而填補了一些在原有基礎上的空白。當然,在閱讀的同時,腦中也在對其時期的曆史脈絡進行梳理,進而比之前變得更清晰了。

​盡管在這中間,先生對其時期的政治介紹是中規中矩的,于我而言,也甚無新意,不過是在我原有的基礎上過了一遍,查漏補缺般地進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知識體系。但先生對人物的品評、以及他對于某個曆史事件的見解,還有論述的過程,方式方法,都讓我耳目一新。

比如,某個物品如何知道它在其時期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呢?除了由典籍的正面記述,還展現在政府對此的賦稅多少與否。再如,先生在這中間強調了在均田制與府兵制相結合的隋,皇權是高度集中的,這種集中,可以說是空前的。它有好的一面,更有壞的一面。前者直接展現于國家行政的便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而後者則直接衍生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萬一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是個不安寂寞的主兒該怎麼辦?比如隋炀帝。結果是前期隻能夠聽之任之,一旦人民負擔沉重到了一個無以複加的地步,便會接二連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直到把這個王朝徹底推翻為止。比如從581到618年、隻存在了三十八年的隋王朝,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盛極而衰,進而迅速走向萬劫不複。

而先生在這中間指出,大運河的聯通與修建則是必然的,如果沒有隋炀帝,也會有其他的皇帝來做這件事的。原因很簡單,自兩漢後,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南移,南方漸漸成為了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而沃野千裡的關中地區則隻是政治中心,成為了貴族聚集地,而經濟卻漸漸的衰敗。這時便需要一條連接配接政治與經濟中心的樞紐,而在那個時代,陸路運輸肯定想不通,則隻有實行水運的方式,使兩者互通有無,而河流是實行水運的載體,是以,修通一條史無前例的運河也是必然的了。

先生對人物的品評,那種格局氣度,也令人耳目一新,歎為觀止。

比如,他在序言中對隋唐五代史研究領域中的一些問題而做出簡短的說明與讨論時,便跳出了個人的所謂是非善惡、好壞忠奸,而看對其政治制度的影響是否積極,試着對充滿争議的武則天進行總結。他說:

武則天是個有争議的人物,以功過論,武則天過大于功,均田制在她手裡開始破壞的,府兵制在她手裡開始廢弛的,膨脹的政府機構也給唐王朝帶來不良的影響;不過武則天能大力提拔人才,這一點,不能把它抹煞掉。

我想,這也和孫英剛所說曆史與人性從來不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自然也不能這樣解讀的觀點相呼應。

再如,他在講到順宗時期的永貞革新時,對其領頭的二王評價是不高的,用先生的話說,此二人隻不過是“蹩腳的政客”而已。他說:

二王,是兩個蹩腳的政客,其人實無足論。八司馬中,如柳宗元、劉禹錫等卻是一代才人,是以對這個事件,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想想看,一群積極分子圍着一位病怏怏的皇帝而做出的改革怎麼會不失敗?這些人既沒政治頭腦,又無政治勢力,更無社會名望,當時宰相五人,隻有韋執誼一人是經過二王的推薦而進入宰相班子的,是以,這場改革的失敗是必然的,同時也讓我想到了戊戌變法。

期間,通過先生細緻入微娓娓道來的叙述中,不知為何,曆史本身卻讓我無比動容。其實敬宗的弟弟文宗是想有所作為的,但當時藩鎮強大,宦官跋扈,黨争也在他的爺爺憲宗元和末漸起而愈演愈烈,凡此種種,禁锢了他的手腳,他所說的兩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也感慨萬千。一是針對愈演愈烈而無休無止的黨争所發的感歎,他說:“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二是在甘露事變後,被宦官囚禁的他,詢問身邊人自身能夠與之前哪位帝王相比,而後又不由得想起傷心事,接着所說的一番話,他說:

郝、獻受制于強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一位帝王,是這樣的情況,又說出這樣的話,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還有,在講到有唐一代的對外交流時,依托各種史料,以及類似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等各種民間典籍,所呈現的百餘個大大小小民族,他們的曆史變遷,在這中間,吸引我的除了他們各異的風俗與民族的特點,以及與唐代的關系,讓我感動的,是先生在講到吐蕃的興衰,介紹安史之亂後,吐蕃向内地擴張中間,底層人民對唐廷的眷戀。如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張元鼎因盟會而出使吐蕃期間,據《新唐書·吐蕃傳》載:

元鼎逾成紀、武川,抵河廣武梁,故時城郭未隳,蘭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戶皆唐人,見使者麾蓋,夾道觀。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于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已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

總的來說,政治史部分也相對詳細,其中也有不少精彩的論述,讓我耳目一新,但第八章介紹五代與十國這一段短暫而複雜的曆史時,則相對簡略,甚至絕大部分都是以各種史料原文引述拼接而成,甚無可讀性,尤其是對于自身的原有曆史脈絡來說,不僅沒能得到梳理,看完此章後,思緒反而更加混亂了。

其中令我相對印象深刻的隻有,五代是公元907至960在北方五個交替而存在的朝代,特點是立國短促,而且君主大多都是少數民族的血統,十國中唯一一個立國北方的北漢,其開國君主就是五代中後漢開國君主劉知遠的親弟弟。還有所謂十國也不是同時并存的,比如同一個蜀地,卻有前後蜀之分,前者王建、王衍父子,後者孟知祥、孟昶父子,而十國中的後蜀開國君主的孟知祥,原本要是五代中後唐的将領。

三四章關于唐代經濟與政治制度以及軍事制度的介紹與論述中,經濟方面,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租庸調到兩稅法的變遷,這也是在安史之亂後,進一步加劇内輕外重,日益弱小的政府,不得不做出的改革。還有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制的瓦解,記得先生在序言中便已經指出,均田制并不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産物。之是以南朝無,而北朝有的緣故,是由于少數民族入侵而随之帶來的氏族社會現象,而随着社會的發展,均田制的破壞,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府兵制的瓦解是必然的,從武則天時期,到安史之亂之前,便是均田制與府兵制衰敗的過程。

有趣的是,關于行政制度,通過先生列出的有唐一代官員名稱的變遷中,我發現名稱的更換在武則天與唐玄宗時期尤為頻繁,由此便可見,二人的精力旺盛。此外,先生還注意到自唐太宗開始,通過氏族之間的沖突,進而達到了打壓以五姓七家為首的世家大族的效果。隻不過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有唐一代始終沒能夠徹底扭轉這樣的局面,就連自武則天以後,日益興盛的科舉制度對其的壓制也是微乎其微的,這正如孫英剛所說,不論哪種制度,有錢人都毫無疑問比之一般人先一步适應新的規則,進而改頭換面,在其中如魚得水。這僅僅從先生在最後列出的有唐一代出身五姓七家的宰相,人數之多便可見一斑。

在這中間,先生在介紹其時期經濟與人口的情況時,多大段引述以敦煌文書為首的從唐代遺留下來的一手資料,雖然這部分的内容,我都看得不甚了了,甚至一翻而過,但就從先生選取的其内容之包羅萬象,于我而言,還是有蔚為大觀的感覺。比如在講到唐代的戶籍制度時,先生引述了很多當時的殘卷,随着其中一個個人名重新躍然紙上,我真的特别感慨,因為一行行名字的背後,都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

在最後兩章關于思想文化、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部分,我想是本書的亮點,精彩處尤多,也是最讓我耳目一新的地方。但由于記憶與時間所限,大約不能夠把我想說的全部寫下來,不過還是盡我所能吧,因為這兩章的内容實在是太豐富了,我有時間一定會再盡快讀一遍這部分的内容。

首先,先生以當時經學的發展為端,而後又叙述了其時期史學的繁榮。前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孔穎達《五經正義》對“注不違經,疏不破注”的堅守。後者先生介紹劉知幾“不重文辭,言簡意赅,破除迷信”對史家個人品格以及書寫方式的看法,同樣令我印象深刻。比如,關于言簡意赅,《漢書·張蒼傳》有一句“年老口中無齒”的話,而劉知幾認為隻要保留“老無齒”就足以描述了。不僅二十四史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在唐代編撰完成,而且史注的風氣也在唐代有了發展,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今天的史記三家注,除了集解,另外的索隐、正義,也是由唐代的司馬貞、張守節撰寫的。此外,《後漢書》的章懷注也是其時期的。凡此種種,皆有極高的史學價值。

在此一節中,最後一處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除那些正史之外,先生對其他“雜史”做出全盤的梳理。雖然那些典籍有很多已經散佚,也盡管我發現清代的四庫全書将其大多歸入小說的類别,但這些畢竟是了解唐代的一手資料,是除了枯燥的正史之外,能夠進一步了解真實的曆史至關重要的管道,因為雖然是人們的所見所聞,不免有空穴來風的地方,故不被正史所載,但這又是當時人對曆史最真實的記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除正史以外,琳琅滿目的文人筆記類小說的流傳,我們才對輝煌燦爛的大唐了解得更多。當然,其中絕大部分内容,也是能夠與正史所記載的情況相呼應的。

比如《杜陽雜編》言肅宗時宦官魚朝恩驕橫跋扈之狀,便記載了一個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故事是這樣的:

魚朝恩專權使氣,公卿不敢仰視。宰臣或決政事,不預謀者,則睚眦曰:“天下之事,豈不由我乎。”……朝恩幼子曰令徽,年十四五,始給事于内殿,上以朝恩故,遂特賜綠焉。未浃旬月……朝恩……于上前奏曰:“臣幼男令徽,處衆僚之下,願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語,而朝恩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令徽即謝于殿前,上雖知不可,強謂朝恩曰:“卿兒着章服,大宜稱也。”

想想看,魚朝恩把肅宗弄得下不來台,而肅宗卻對此無可奈何,其權勢氣焰之盛,便可見一斑了。

總的來說,我數了數,先生在其實列出了幾十上百種從唐到宋元,關于唐代主要的筆記小說,種類之繁多,内容之豐富,可謂是蔚為大觀,也讓我歎為觀止。而在這中間,所列出的典籍,先生不僅完整介紹了典籍及其作者的寫作年代與生平情況,而且與此同時,先生本人又大多對其有或長或短的評價,并在這之後,還會引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原文來一窺原貌,比如上述魚朝恩讓肅宗下不來台的故事,便是先生在其中引用過的。凡此種種,真可謂是如數家珍,他的博學由此可以想見,更令人佩服之至。

在這裡,我還想引用一段先生在講到南唐時處士史虛白之子某撰,四庫全書歸人載記類《釣矶立談》的自序:

叟,山東一無聞人也。清泰年中,随先校書避地江表,始營釣矶于江渚。割江之後,先校書不祿,叟嗣守敝廬,不複以進取為念。王師吊伐,時移事往,将就蕪沒,随意所向,迹之于紙,得二百二十許條,題之曰《釣矶立談》雲雲。

這是作者的自明心迹,也是先生在其中引用過的,不然我不可能知道這部書,更不可能看到這段文字,但當我浏覽至此,心中卻生出一股莫名的感動。小人物在曆史洪流中飄零的情況,在此表露無遺,盡管這隻是一小段冰冷的文字,但作者對身世的感歎卻已躍然紙上,其實面對這曆史的洪流,古往今來又有誰不是如此呢?我們每個人隻不過是其中的一小朵浪花罷了。

在講到唐代哲學思想方面,首當其沖而又繞不開必須讨論的便是佛法的東來,本土化的過程,在中原生根發芽,開出絢麗的花朵的介紹與讨論,關于曆史方面,先生介紹從玄奘到義淨的求學,佛經傳譯的發展等等。而關于思想本身,其中也自然少不了曆史的叙述,比如先生首先介紹了佛教在本土化中而衍生出各家各派的局面,比如玄奘法師就是屬于法相宗的,然後再對一些主要流派的發展曆程思想内容進行介紹與闡釋。盡管我對這方面的閱讀不甚了了,主要是追求速度而自身的學識又無比淺薄,是以有些部分,我甚至是一翻了之的,但有幾點我還是印象,在此舉出幾點以便進一步加深印象。

首先,通過先生對其各派的闡釋,以及最後的總結,可以看出,先生對佛教本身是不以為然的。因為任何一種宗教如果想在當地有所發展,必然會和政治建立聯系,至少要讓當地政府的允許,國家層面上的認同,宗教才能在當地廣泛傳播。

當然,佛教作為龐大的宗教,要從國家層面上認同的需求便更是如此了。而要讓以統治者為代表的國家認同,其中必定要有吸引統治者的地方,說白了,簡而言之,在古代社會被國家認同的宗教,宗教必定會投其所好,添加維護統治的内容并加以傳播,淪為統治者為了更好的統治的工具。是以,宗教的傳播與國家的認同這是雙向的。在這裡,先生指出,佛教本作為出世的哲學,為了投統治者的所好,為了能夠廣泛地傳播,便向底層人民極力傳播其中消極的部分,由此淪為統治者的工具。但與此同時,佛教在東傳的同時,為了适應中原的情況,還有很多僧侶制定了很多适應中原的清規戒律。即便如此,如何事物都有一更盛極而衰的過程,佛教在武則天與中宗獲得高光時刻、廣泛傳播,從國家到社會認可的同時,也避免不了自身的腐化,與此同時,佛寺的大批量建造,也加重了國家财政的開支,這時再加上一些與其道不同的士人的反佛,湧現出大量從思想到現實對此激烈抨擊的論著,再加上一些政治家從中的推波助瀾,而後又經過長時間的時間,進而導緻國家層面對此打壓。

衆所周知,在中國曆史上,有三位皇帝掀起的三場反佛滅佛運動很是有名,他們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号稱三武,他們都曾對佛教進行全方位的打壓,甚至剿滅,但前兩次浴火之後,佛教都能夠春風吹又生,發展與傳播更加蓬勃,但唐武宗晚年那一場滅佛,對佛教的影響,卻是緻命的。盡管這場滅佛運動從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八月到次年的三月武宗一命嗚呼,其叔宣宗即位後為了安頓局勢又全面地恢複佛教,前後不過半年左右,而佛教卻一蹶不振,這也沒能回到它在中原的高光時刻……這中間固然有力度大小的緣故,但我想其中的某種因素也是不能忽視的。

其次,其中的華嚴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神學綱領、以及它提出種子與現行的理論,讓我印象深刻,我想前者可以說是其體系的世界觀,而後者則是人生觀。盡管先生作為唯物主義者,對此是不以為然的,甚至對其荒謬的理論是大加批判的,不過我想從中多思考思考,我想還是有助于開拓大腦的,尤其是前者,讓我想起了莊子的《齊物論》。

還有,衆所周知後起之秀也是本土化最深的禅宗是講究棒喝與頓悟的,先生指出,這種理論同樣是為了适應中原情況而出現的必然産物,原因大體有二,一是當時取經的僧侶從五天竺譯出的佛經已經很多,各派的宗教體系也越來越完善、缜密,是以對于底層百姓來說,需要看幾十上百萬字的佛經才能大緻了解知識體系,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頓悟的形式就友善多了;二是這種頓悟的形式,對于那些曾經做過壞事的人,也是備受歡迎的,這尤其對于那些上層社會的達官顯貴,是很好的慰籍,隻要頓悟,皆可成佛,又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此,這種哲學思想又很受上層社會的歡迎。此外,由于禅宗講究心傳,著述并不多,是以,在會昌滅佛中,所受打擊最小的,便是禅宗。

如前所述,宗教的發展,必不可少的是政治層面的支援。完美的展現這種現象的,在此我還想舉三夷教中摩尼教的發展情況。首先摩尼教可以說是回纥的國教,其思想倡二宗、三際之說,可以說是其思想體系中的兩個支撐點,前者是說這個世界的構成,是由光明與黑暗而宗共同組成的,而此二者的勢力此消彼長,不可相容,而摩尼教認為,兩者終有一戰,屆時按照摩尼教的說法,是光明終究能夠戰勝黑暗的;所謂的三際,便是過去、現在與未來兩種勢力此消彼長的三個階段。而摩尼教認為,生命都是黑暗的,而蔬菜裡則有光明因子,人們如果想洗去與生俱來的黑暗,在明暗決戰之際不被吞沒的話,其實很簡單,隻要多吃素就行了,是以,就這一點離開,摩尼教與佛教所提倡的很相似。

自安史之亂後,由于回纥立了大功,并在其中勢力也得到了增強,是以摩尼教在中原獲得了廣泛傳播,政府也破财為其修建了大量的寺廟,但當崛起的阿拉伯帝國使得回纥迅速的衰亡後,摩尼教在中土也漸漸受得了壓制,以至在會昌滅佛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摩尼教。但由于思想的樸素,教規的簡易,還是受到底層人民的歡迎,于是由此摩尼教的傳播到了地下,在史料裡時隐時現。據說,元末明初的明教,其前身即是摩尼教。

除此之外,先生還指出,唐代道教,完全不同于春秋時期的道家學派,兩者是決不能第等而劃分的。他說:

事實上,李聃是道家思想的創始者,他和道教毫無關系。道教是從神仙巫術發展出來的,和老子思想毫不相關。

至于還“追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把《莊子》一書改稱《南華真經》,《列子》一書改稱為《沖虛真經》”,則更是幌子。緊接着,先生便說:

事實證明,莊子和列子的思想和道教思想全無聯系。

道教的興盛,除了統治者為自己的統治找了一件神聖的外衣外,吸引統治者的,更有其思想體系長生不老的部分,是以,唐代的皇帝大多都是長期服食丹藥,隻是數量或多或少罷了,而到後來又往往達不到他們想要的效果,不僅沒能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導緻他們的早亡,比如文宗、武宗,就連憲宗、宣宗也不能幸免,真是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于這種唯心主義甚至神秘主義相對,讓我耳目一新的,便是以劉禹錫柳宗元等人為首的唯物進化曆史觀了。先生對劉禹錫《天論》的闡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此外,先生還對韓愈的尊孟、提出的道統理論進行闡釋,更以他的老師并與他亦師亦友的章太炎先生的觀點,對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中“八代”的範圍,提出了新的闡釋。

在最後的文學藝術一章中,讓我印象深刻、感觸最深的是介紹唐五代詩與詞的部分。正如出版社舉出的亮點,僅僅是詩詞部分,本書就足足引用了一千首,這是個什麼概念啊?盡管我想先生對一些知名的詩人詞人,關于他們的作品,引述得還是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但其形式已經是蔚為大觀了,也更加令我欽佩先生的博學,就我個人而言,簡直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我浏覽至此,常常在想“一個人的知識怎麼可以如此淵博”?而這又是實實在在擺在我面前的。仿佛他對其中的每位詩人詞人的生平事迹都了如指掌,對其每首詩詞作品都如數家珍,對每個人的風格也有或多或少而眼光獨到的點評。

盡管我對這一千多首詩詞作品的引用,看得是不甚了了的,甚至是一翻而過的,但對作品呈現本身而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安史之亂前,詩人那顆敏銳的心,是劉長卿獨特的六言詩,是杜甫在《新婚别》與《無家别》各自結尾對當時情況發出最深沉的感歎,所謂“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人生無家别,何以為蒸黎。”,是那些詩人在自身短暫的生命曆程中,留下的優美而不朽的詩篇,對自身所思所想、所處時代最真實的反映與記錄。凡此種種,都讓我無比震撼與感動。

當然,除此之外,先生本人的點評我想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他在着墨最重的李杜部分,對李白作品的點評,他說:

李白作品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他不僅形成自己那種豪邁無前的獨特風格,同時也表現在他寫作藝術的多樣化方面。不管哪一種體裁,不管哪一類題材,隻要通過李白來抒寫,就會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他能夠寫出氣勢雄偉的長篇,同時他也能寫清新恬靜的短詩。

還有,他對李白與杜甫對比的看法,認為兩者各有千秋,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無須對比,更沒有可比性。

再如,先生對中晚唐的劃分,同樣令我印象深刻,他說:

天寶以後,一直到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我把它稱做中唐,甘露事變以後,我把它劃入晚唐。肅宗、代宗、德宗三朝,是一個時期。憲宗元和,又是一個時期,韓愈、張籍、王建是其代表。穆宗長慶,白居易、元稹出,又是一個時期。

還有,有關詞的部分,先生指出,詩原本是能夠歌唱的,可自從梁陳的宮體詩以後,詩的品質提高了,卻也漸漸不能歌唱了,這便是詞誕生并發展的背景。最後一點值得說的是,先生在介紹過韋莊《菩薩蠻》四首,對其的點評,雖簡短,我想是非常到位的。他說:

……寫别情離恨,如怨如訴。時中原闆蕩,關洛擾攘,住既不能,終走西蜀,而故國之思,語淡而悲,不堪卒讀。

可見心得體會之深。

在介紹唐五代繪畫書法的部分,先生介紹了很多其領域中有成就的人,除了介紹他們的藝術特點與藝術成就外,讓我印象深刻的,先生指出唐代流行佛教的抄寫,也使更多人有了練習書法的機會,進而側面推動了唐代書法的發展,同時融合了之前書法各家的藝術特點。

在最後的科學技術部分中,使我大受震撼的,便是唐代醫療觀念重大的進步。有趣的是,在介紹過孫思邈重大的推進後,講到他的學術體系迷信的一面時,我意外地得知了《哪吒》中的“急急如律令”,便是孫思邈提醒人們驅除瘧鬼而使用的符咒。

……

以上所述,盡管仍然還有太多想說的話沒有寫出來,但僅此便又創了我寫書評以來的一個頂點,字數将近一萬,這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并用了如此多筆墨,還會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地方沒寫出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大的缺憾。但萬事萬物,皆有缺憾。

何況于我而言,這隻是告一段落,而有缺憾,便讓我更加期待了日後與本書的重逢。

最後,還想再說一點,昨晚有一位朋友問我本書的唯物史觀強烈不強烈,他非常不喜歡這種書寫方式,我也一樣。而至于這部書,唯物史觀肯定是有的,但相比他的《魏晉南北朝史》這種影子已經淡多了。

除此之外,這部書雖略缺洞見力,但細緻入微,面面俱到,是專著而非論著,是以就這方面來說,豆瓣9+高分也是實至名歸的,甚至比之呂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更有過之,是非常好入門書。盡管在閱讀之前,我想還是需要對其一定的基礎,才能更好的了解本書全部内容。

下午剛看完王仲荦先生上下兩卷本的《隋唐五代史》,這部書足足有百萬字,據作者所說本書從計劃到完成,足足花費了他十多年的時間,而本書則依然是同他的《魏晉南北朝史》一樣,是超乎想象的細緻全面,可以說,是一部有關唐代的百科全書。于我而言,讀完之後,則千頭萬緒,需要在這個短暫的時間裡,在腦中梳理、消化一下,明天準備好好的寫一段關于本書的文字,希望屆時能将我想說的都寫出來吧!下一步,我準備開始讀薛愛華的《撒馬爾罕的金桃》,這是一部漢學著作中的經典,是有關唐代舶來品研究的。我從去年十月底開始,就決定并開始讀我自己選的曆史書,再進一步了解并梳理一下中國曆史,一路下來,現在已經到了唐代,而我計劃讀關于其時期的曆史著作,隻有兩部,除了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就是關于唐代舶來品研究的《撒馬爾罕的金桃》,起初還覺得不夠,但前者的細緻入微,面面俱到,真是令讀完本書之後的我歎為觀止,我想僅此一部的内容,就足以令現在的我消化一段時間了。

——這是結束本書閱讀的當晚,也就是前天晚上,對另一位朋友所說的話。而此時此刻,話不多說,明天開啟《撒馬爾罕的金桃》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