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隋唐五代史》:辉煌灿烂的历史,蔚为大观的呈现

作者:海洋123一蓑烟雨
《隋唐五代史》:辉煌灿烂的历史,蔚为大观的呈现

读完随拍

本书延续了其《魏晋南北朝史》的一贯风格,即难能可贵之处,便在于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的程度,真是超乎想象,蔚为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正如先生在序言的开始所说,连同着他的《魏晋南北朝史》,“十年精力,瘁此两书”,我想此言是不虚的。

​想想看,本书的篇幅,字数多达百万,共有十章,在每章之下,都有多个大节,在这之下,又有若干个小节。故只看目录,便已经蔚为大观。何况关于其时期政治史的叙述,大体才占了全书五分之二的篇幅(第一章到第二章,第七章到第八章是也),何况其中还有很多各个时期有关社会经济的论述。

《隋唐五代史》:辉煌灿烂的历史,蔚为大观的呈现

版权页

除此之外,便是有关典章制度、对外交流、学术思想、宗教文化、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与发展而做出全盘的叙述梳理、概括总结了。虽此前我想我已经对唐代历史有了足够的了解,故看本书虽很轻松,最多会起到一个从头到尾完完整整重新梳理一遍已获得的知识的作用,因为别的不说,仅仅是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我想关于唐代的,我此前便已经看了不下十几部、数百集的节目,如有关隋代的,我曾多次刷看过了蒙曼的《大隋风云》,有关隋末到唐初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则有于赓哲的《大唐开国》,直接关于唐代的,就更数不胜数的,如蒙曼的《武则天》,而这毫无疑问她本人便是以此成名的,还有她介绍唐玄宗而开讲的《长恨歌》。除此之外,更不用说有孟宪实、于赓哲、韩昇等人在此开讲多部关于唐代的系列节目,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韩昇老师的《盛唐的背影》、以及于赓哲这两年讲上下部的《隋唐百姓的日常生活》,我特别推荐,因现实而通俗的同时,比之百家讲坛其他的系列节目,还是有一定学术性的。尤其是后者,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崭新的视角,从而相对深入地了解其时期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节目可以说,都是百家讲坛的精品,我也不只看过一遍,甚至其中绝大部分主讲人便是以此而进入到大众视野的。除此之外,孙英刚三百多集的唐史课,我也反反复复地听了好多遍。

但即便如此,书籍毕竟和那些音视频,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在效果上自然就大相径庭了。因为对自身而言,两种知识获取的方式就不一样,前者是主动地获取,而后者则是被动地接收。也许,这便是文字的意义,以及书籍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而那些站在三尺讲台授课的老师,为什么在理论上视频影像能够永久保存的情况下,还在努力写作的原因吧?当然,这至少是原因之一。

​言归正传。前面有言,我在阅读本书之前,对此的期许,便是能够帮我重新完整细致的梳理一遍唐代的历史,我想应该是达到预期效果了,但却还是单单就隋唐两代政治史而言的,连其中有关社会经济的方面都不包括,更不用说除此之外,那些琳琅满目的哲学宗教、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了。读完之后,一方面篇幅先生学识之渊博,另一方面又对自身的基础之浅薄而惭愧。本人读完此书的情况,则是千头万绪,如一团乱麻,无法快速消化吸收掉其中的知识。比如在昨晚就已经读完本书的我,到现在依旧是如此,感触颇多,却不知从何说起。

​尽管这种情况一时无法改变,但毕竟本书已经读完,除了有必要日后再读一遍本书外,现在的我,对看过而印象深刻的内容,举几点而进一步加深印象,我想同样是有必要的。

​如前所述,唐代政治史方面,此前通过各种渠道,所打下的基础,还是比较坚实的,故本书关于隋、唐代中前期政治史(第一章包含隋代的政治与经济,而第二章则是对于唐代中前期政治史的一个介绍与论述)的一二章,由于经济部分也比较少,所以我看得是格外轻松。于后来大批量灌输式而一并涌入脑中的情况而言,这里所得到的新知识,只相当于碎片式而填补了一些在原有基础上的空白。当然,在阅读的同时,脑中也在对其时期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从而比之前变得更清晰了。

​尽管在这中间,先生对其时期的政治介绍是中规中矩的,于我而言,也甚无新意,不过是在我原有的基础上过了一遍,查漏补缺般地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但先生对人物的品评、以及他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见解,还有论述的过程,方式方法,都让我耳目一新。

比如,某个物品如何知道它在其时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呢?除了由典籍的正面记述,还体现在政府对此的赋税多少与否。再如,先生在这中间强调了在均田制与府兵制相结合的隋,皇权是高度集中的,这种集中,可以说是空前的。它有好的一面,更有坏的一面。前者直接体现于国家行政的便利,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后者则直接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是个不安寂寞的主儿该怎么办?比如隋炀帝。结果是前期只能够听之任之,一旦人民负担沉重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便会接二连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直到把这个王朝彻底推翻为止。比如从581到618年、只存在了三十八年的隋王朝,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盛极而衰,从而迅速走向万劫不复。

而先生在这中间指出,大运河的联通与修建则是必然的,如果没有隋炀帝,也会有其他的皇帝来做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自两汉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南方渐渐成为了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而沃野千里的关中地区则只是政治中心,成为了贵族聚集地,而经济却渐渐的衰败。这时便需要一条连接政治与经济中心的枢纽,而在那个时代,陆路运输肯定想不通,则只有实行水运的方式,使两者互通有无,而河流是实行水运的载体,因此,修通一条史无前例的运河也是必然的了。

先生对人物的品评,那种格局气度,也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比如,他在序言中对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而做出简短的说明与讨论时,便跳出了个人的所谓是非善恶、好坏忠奸,而看对其政治制度的影响是否积极,试着对充满争议的武则天进行总结。他说:

武则天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以功过论,武则天过大于功,均田制在她手里开始破坏的,府兵制在她手里开始废弛的,膨胀的政府机构也给唐王朝带来不良的影响;不过武则天能大力提拔人才,这一点,不能把它抹煞掉。

我想,这也和孙英刚所说历史与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自然也不能这样解读的观点相呼应。

再如,他在讲到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时,对其领头的二王评价是不高的,用先生的话说,此二人只不过是“蹩脚的政客”而已。他说:

二王,是两个蹩脚的政客,其人实无足论。八司马中,如柳宗元、刘禹锡等却是一代才人,所以对这个事件,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想想看,一群积极分子围着一位病怏怏的皇帝而做出的改革怎么会不失败?这些人既没政治头脑,又无政治势力,更无社会名望,当时宰相五人,只有韦执谊一人是经过二王的推荐而进入宰相班子的,因此,这场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戊戌变法。

期间,通过先生细致入微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不知为何,历史本身却让我无比动容。其实敬宗的弟弟文宗是想有所作为的,但当时藩镇强大,宦官跋扈,党争也在他的爷爷宪宗元和末渐起而愈演愈烈,凡此种种,禁锢了他的手脚,他所说的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也感慨万千。一是针对愈演愈烈而无休无止的党争所发的感叹,他说:“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二是在甘露事变后,被宦官囚禁的他,询问身边人自身能够与之前哪位帝王相比,而后又不由得想起伤心事,接着所说的一番话,他说:

郝、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一位帝王,是这样的情况,又说出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还有,在讲到有唐一代的对外交流时,依托各种史料,以及类似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等各种民间典籍,所呈现的百余个大大小小民族,他们的历史变迁,在这中间,吸引我的除了他们各异的风俗与民族的特点,以及与唐代的关系,让我感动的,是先生在讲到吐蕃的兴衰,介绍安史之乱后,吐蕃向内地扩张中间,底层人民对唐廷的眷恋。如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张元鼎因盟会而出使吐蕃期间,据《新唐书·吐蕃传》载:

元鼎逾成纪、武川,抵河广武梁,故时城郭未隳,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至龙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问天子安否,言:‘顷从军没于此,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言已皆呜咽。密问之,丰州人也。

总的来说,政治史部分也相对详细,其中也有不少精彩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但第八章介绍五代与十国这一段短暂而复杂的历史时,则相对简略,甚至绝大部分都是以各种史料原文引述拼接而成,甚无可读性,尤其是对于自身的原有历史脉络来说,不仅没能得到梳理,看完此章后,思绪反而更加混乱了。

其中令我相对印象深刻的只有,五代是公元907至960在北方五个交替而存在的朝代,特点是立国短促,而且君主大多都是少数民族的血统,十国中唯一一个立国北方的北汉,其开国君主就是五代中后汉开国君主刘知远的亲弟弟。还有所谓十国也不是同时并存的,比如同一个蜀地,却有前后蜀之分,前者王建、王衍父子,后者孟知祥、孟昶父子,而十国中的后蜀开国君主的孟知祥,原本要是五代中后唐的将领。

三四章关于唐代经济与政治制度以及军事制度的介绍与论述中,经济方面,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租庸调到两税法的变迁,这也是在安史之乱后,进一步加剧内轻外重,日益弱小的政府,不得不做出的改革。还有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的瓦解,记得先生在序言中便已经指出,均田制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之所以南朝无,而北朝有的缘故,是由于少数民族入侵而随之带来的氏族社会现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均田制的破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府兵制的瓦解是必然的,从武则天时期,到安史之乱之前,便是均田制与府兵制衰败的过程。

有趣的是,关于行政制度,通过先生列出的有唐一代官员名称的变迁中,我发现名称的更换在武则天与唐玄宗时期尤为频繁,由此便可见,二人的精力旺盛。此外,先生还注意到自唐太宗开始,通过氏族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了打压以五姓七家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效果。只不过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有唐一代始终没能够彻底扭转这样的局面,就连自武则天以后,日益兴盛的科举制度对其的压制也是微乎其微的,这正如孙英刚所说,不论哪种制度,有钱人都毫无疑问比之一般人先一步适应新的规则,从而改头换面,在其中如鱼得水。这仅仅从先生在最后列出的有唐一代出身五姓七家的宰相,人数之多便可见一斑。

在这中间,先生在介绍其时期经济与人口的情况时,多大段引述以敦煌文书为首的从唐代遗留下来的一手资料,虽然这部分的内容,我都看得不甚了了,甚至一翻而过,但就从先生选取的其内容之包罗万象,于我而言,还是有蔚为大观的感觉。比如在讲到唐代的户籍制度时,先生引述了很多当时的残卷,随着其中一个个人名重新跃然纸上,我真的特别感慨,因为一行行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在最后两章关于思想文化、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部分,我想是本书的亮点,精彩处尤多,也是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但由于记忆与时间所限,大约不能够把我想说的全部写下来,不过还是尽我所能吧,因为这两章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我有时间一定会再尽快读一遍这部分的内容。

首先,先生以当时经学的发展为端,而后又叙述了其时期史学的繁荣。前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孔颖达《五经正义》对“注不违经,疏不破注”的坚守。后者先生介绍刘知几“不重文辞,言简意赅,破除迷信”对史家个人品格以及书写方式的看法,同样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关于言简意赅,《汉书·张苍传》有一句“年老口中无齿”的话,而刘知几认为只要保留“老无齿”就足以描述了。不仅二十四史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在唐代编撰完成,而且史注的风气也在唐代有了发展,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今天的史记三家注,除了集解,另外的索隐、正义,也是由唐代的司马贞、张守节撰写的。此外,《后汉书》的章怀注也是其时期的。凡此种种,皆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在此一节中,最后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除那些正史之外,先生对其他“杂史”做出全盘的梳理。虽然那些典籍有很多已经散佚,也尽管我发现清代的四库全书将其大多归入小说的类别,但这些毕竟是了解唐代的一手资料,是除了枯燥的正史之外,能够进一步了解真实的历史至关重要的渠道,因为虽然是人们的所见所闻,不免有空穴来风的地方,故不被正史所载,但这又是当时人对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除正史以外,琳琅满目的文人笔记类小说的流传,我们才对辉煌灿烂的大唐了解得更多。当然,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也是能够与正史所记载的情况相呼应的。

比如《杜阳杂编》言肃宗时宦官鱼朝恩骄横跋扈之状,便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故事是这样的:

鱼朝恩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宰臣或决政事,不预谋者,则睚眦曰:“天下之事,岂不由我乎。”……朝恩幼子曰令徽,年十四五,始给事于内殿,上以朝恩故,遂特赐绿焉。未浃旬月……朝恩……于上前奏曰:“臣幼男令徽,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而朝恩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令徽即谢于殿前,上虽知不可,强谓朝恩曰:“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

想想看,鱼朝恩把肃宗弄得下不来台,而肃宗却对此无可奈何,其权势气焰之盛,便可见一斑了。

总的来说,我数了数,先生在其实列出了几十上百种从唐到宋元,关于唐代主要的笔记小说,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可谓是蔚为大观,也让我叹为观止。而在这中间,所列出的典籍,先生不仅完整介绍了典籍及其作者的写作年代与生平情况,而且与此同时,先生本人又大多对其有或长或短的评价,并在这之后,还会引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原文来一窥原貌,比如上述鱼朝恩让肃宗下不来台的故事,便是先生在其中引用过的。凡此种种,真可谓是如数家珍,他的博学由此可以想见,更令人佩服之至。

在这里,我还想引用一段先生在讲到南唐时处士史虚白之子某撰,四库全书归人载记类《钓矶立谈》的自序:

叟,山东一无闻人也。清泰年中,随先校书避地江表,始营钓矶于江渚。割江之后,先校书不禄,叟嗣守敝庐,不复以进取为念。王师吊伐,时移事往,将就芜没,随意所向,迹之于纸,得二百二十许条,题之曰《钓矶立谈》云云。

这是作者的自明心迹,也是先生在其中引用过的,不然我不可能知道这部书,更不可能看到这段文字,但当我浏览至此,心中却生出一股莫名的感动。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飘零的情况,在此表露无遗,尽管这只是一小段冰冷的文字,但作者对身世的感叹却已跃然纸上,其实面对这历史的洪流,古往今来又有谁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朵浪花罢了。

在讲到唐代哲学思想方面,首当其冲而又绕不开必须讨论的便是佛法的东来,本土化的过程,在中原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的介绍与讨论,关于历史方面,先生介绍从玄奘到义净的求学,佛经传译的发展等等。而关于思想本身,其中也自然少不了历史的叙述,比如先生首先介绍了佛教在本土化中而衍生出各家各派的局面,比如玄奘法师就是属于法相宗的,然后再对一些主要流派的发展历程思想内容进行介绍与阐释。尽管我对这方面的阅读不甚了了,主要是追求速度而自身的学识又无比浅薄,所以有些部分,我甚至是一翻了之的,但有几点我还是印象,在此举出几点以便进一步加深印象。

首先,通过先生对其各派的阐释,以及最后的总结,可以看出,先生对佛教本身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任何一种宗教如果想在当地有所发展,必然会和政治建立联系,至少要让当地政府的允许,国家层面上的认同,宗教才能在当地广泛传播。

当然,佛教作为庞大的宗教,要从国家层面上认同的需求便更是如此了。而要让以统治者为代表的国家认同,其中必定要有吸引统治者的地方,说白了,简而言之,在古代社会被国家认同的宗教,宗教必定会投其所好,添加维护统治的内容并加以传播,沦为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的工具。因此,宗教的传播与国家的认同这是双向的。在这里,先生指出,佛教本作为出世的哲学,为了投统治者的所好,为了能够广泛地传播,便向底层人民极力传播其中消极的部分,由此沦为统治者的工具。但与此同时,佛教在东传的同时,为了适应中原的情况,还有很多僧侣制定了很多适应中原的清规戒律。即便如此,如何事物都有一更盛极而衰的过程,佛教在武则天与中宗获得高光时刻、广泛传播,从国家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避免不了自身的腐化,与此同时,佛寺的大批量建造,也加重了国家财政的开支,这时再加上一些与其道不同的士人的反佛,涌现出大量从思想到现实对此激烈抨击的论著,再加上一些政治家从中的推波助澜,而后又经过长时间的时间,从而导致国家层面对此打压。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皇帝掀起的三场反佛灭佛运动很是有名,他们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号称三武,他们都曾对佛教进行全方位的打压,甚至剿灭,但前两次浴火之后,佛教都能够春风吹又生,发展与传播更加蓬勃,但唐武宗晚年那一场灭佛,对佛教的影响,却是致命的。尽管这场灭佛运动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八月到次年的三月武宗一命呜呼,其叔宣宗即位后为了安顿局势又全面地恢复佛教,前后不过半年左右,而佛教却一蹶不振,这也没能回到它在中原的高光时刻……这中间固然有力度大小的缘故,但我想其中的某种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

其次,其中的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神学纲领、以及它提出种子与现行的理论,让我印象深刻,我想前者可以说是其体系的世界观,而后者则是人生观。尽管先生作为唯物主义者,对此是不以为然的,甚至对其荒谬的理论是大加批判的,不过我想从中多思考思考,我想还是有助于开拓大脑的,尤其是前者,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齐物论》。

还有,众所周知后起之秀也是本土化最深的禅宗是讲究棒喝与顿悟的,先生指出,这种理论同样是为了适应中原情况而出现的必然产物,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当时取经的僧侣从五天竺译出的佛经已经很多,各派的宗教体系也越来越完善、缜密,因此对于底层百姓来说,需要看几十上百万字的佛经才能大致了解知识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顿悟的形式就方便多了;二是这种顿悟的形式,对于那些曾经做过坏事的人,也是备受欢迎的,这尤其对于那些上层社会的达官显贵,是很好的慰籍,只要顿悟,皆可成佛,又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此,这种哲学思想又很受上层社会的欢迎。此外,由于禅宗讲究心传,著述并不多,因此,在会昌灭佛中,所受打击最小的,便是禅宗。

如前所述,宗教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是政治层面的支持。完美的体现这种现象的,在此我还想举三夷教中摩尼教的发展情况。首先摩尼教可以说是回纥的国教,其思想倡二宗、三际之说,可以说是其思想体系中的两个支撑点,前者是说这个世界的构成,是由光明与黑暗而宗共同组成的,而此二者的势力此消彼长,不可相容,而摩尼教认为,两者终有一战,届时按照摩尼教的说法,是光明终究能够战胜黑暗的;所谓的三际,便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两种势力此消彼长的三个阶段。而摩尼教认为,生命都是黑暗的,而蔬菜里则有光明因子,人们如果想洗去与生俱来的黑暗,在明暗决战之际不被吞没的话,其实很简单,只要多吃素就行了,所以,就这一点离开,摩尼教与佛教所提倡的很相似。

自安史之乱后,由于回纥立了大功,并在其中势力也得到了增强,所以摩尼教在中原获得了广泛传播,政府也破财为其修建了大量的寺庙,但当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使得回纥迅速的衰亡后,摩尼教在中土也渐渐受得了压制,以至在会昌灭佛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摩尼教。但由于思想的朴素,教规的简易,还是受到底层人民的欢迎,于是由此摩尼教的传播到了地下,在史料里时隐时现。据说,元末明初的明教,其前身即是摩尼教。

除此之外,先生还指出,唐代道教,完全不同于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两者是决不能第等而划分的。他说:

事实上,李聃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和道教毫无关系。道教是从神仙巫术发展出来的,和老子思想毫不相关。

至于还“追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把《庄子》一书改称《南华真经》,《列子》一书改称为《冲虚真经》”,则更是幌子。紧接着,先生便说:

事实证明,庄子和列子的思想和道教思想全无联系。

道教的兴盛,除了统治者为自己的统治找了一件神圣的外衣外,吸引统治者的,更有其思想体系长生不老的部分,因此,唐代的皇帝大多都是长期服食丹药,只是数量或多或少罢了,而到后来又往往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效果,不仅没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导致他们的早亡,比如文宗、武宗,就连宪宗、宣宗也不能幸免,真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于这种唯心主义甚至神秘主义相对,让我耳目一新的,便是以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为首的唯物进化历史观了。先生对刘禹锡《天论》的阐释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此外,先生还对韩愈的尊孟、提出的道统理论进行阐释,更以他的老师并与他亦师亦友的章太炎先生的观点,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中“八代”的范围,提出了新的阐释。

在最后的文学艺术一章中,让我印象深刻、感触最深的是介绍唐五代诗与词的部分。正如出版社举出的亮点,仅仅是诗词部分,本书就足足引用了一千首,这是个什么概念啊?尽管我想先生对一些知名的诗人词人,关于他们的作品,引述得还是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但其形式已经是蔚为大观了,也更加令我钦佩先生的博学,就我个人而言,简直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我浏览至此,常常在想“一个人的知识怎么可以如此渊博”?而这又是实实在在摆在我面前的。仿佛他对其中的每位诗人词人的生平事迹都了如指掌,对其每首诗词作品都如数家珍,对每个人的风格也有或多或少而眼光独到的点评。

尽管我对这一千多首诗词作品的引用,看得是不甚了了的,甚至是一翻而过的,但对作品呈现本身而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安史之乱前,诗人那颗敏锐的心,是刘长卿独特的六言诗,是杜甫在《新婚别》与《无家别》各自结尾对当时情况发出最深沉的感叹,所谓“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是那些诗人在自身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的优美而不朽的诗篇,对自身所思所想、所处时代最真实的反映与记录。凡此种种,都让我无比震撼与感动。

当然,除此之外,先生本人的点评我想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他在着墨最重的李杜部分,对李白作品的点评,他说:

李白作品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他不仅形成自己那种豪迈无前的独特风格,同时也表现在他写作艺术的多样化方面。不管哪一种体裁,不管哪一类题材,只要通过李白来抒写,就会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他能够写出气势雄伟的长篇,同时他也能写清新恬静的短诗。

还有,他对李白与杜甫对比的看法,认为两者各有千秋,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无须对比,更没有可比性。

再如,先生对中晚唐的划分,同样令我印象深刻,他说:

天宝以后,一直到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我把它称做中唐,甘露事变以后,我把它划入晚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一个时期。宪宗元和,又是一个时期,韩愈、张籍、王建是其代表。穆宗长庆,白居易、元稹出,又是一个时期。

还有,有关词的部分,先生指出,诗原本是能够歌唱的,可自从梁陈的宫体诗以后,诗的质量提高了,却也渐渐不能歌唱了,这便是词诞生并发展的背景。最后一点值得说的是,先生在介绍过韦庄《菩萨蛮》四首,对其的点评,虽简短,我想是非常到位的。他说:

……写别情离恨,如怨如诉。时中原板荡,关洛扰攘,住既不能,终走西蜀,而故国之思,语淡而悲,不堪卒读。

可见心得体会之深。

在介绍唐五代绘画书法的部分,先生介绍了很多其领域中有成就的人,除了介绍他们的艺术特点与艺术成就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先生指出唐代流行佛教的抄写,也使更多人有了练习书法的机会,从而侧面推动了唐代书法的发展,同时融合了之前书法各家的艺术特点。

在最后的科学技术部分中,使我大受震撼的,便是唐代医疗观念重大的进步。有趣的是,在介绍过孙思邈重大的推进后,讲到他的学术体系迷信的一面时,我意外地得知了《哪吒》中的“急急如律令”,便是孙思邈提醒人们驱除疟鬼而使用的符咒。

……

以上所述,尽管仍然还有太多想说的话没有写出来,但仅此便又创了我写书评以来的一个顶点,字数将近一万,这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并用了如此多笔墨,还会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地方没写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大的缺憾。但万事万物,皆有缺憾。

何况于我而言,这只是告一段落,而有缺憾,便让我更加期待了日后与本书的重逢。

最后,还想再说一点,昨晚有一位朋友问我本书的唯物史观强烈不强烈,他非常不喜欢这种书写方式,我也一样。而至于这部书,唯物史观肯定是有的,但相比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这种影子已经淡多了。

除此之外,这部书虽略缺洞见力,但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是专著而非论著,所以就这方面来说,豆瓣9+高分也是实至名归的,甚至比之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更有过之,是非常好入门书。尽管在阅读之前,我想还是需要对其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的理解本书全部内容。

下午刚看完王仲荦先生上下两卷本的《隋唐五代史》,这部书足足有百万字,据作者所说本书从计划到完成,足足花费了他十多年的时间,而本书则依然是同他的《魏晋南北朝史》一样,是超乎想象的细致全面,可以说,是一部有关唐代的百科全书。于我而言,读完之后,则千头万绪,需要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在脑中梳理、消化一下,明天准备好好的写一段关于本书的文字,希望届时能将我想说的都写出来吧!下一步,我准备开始读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这是一部汉学著作中的经典,是有关唐代舶来品研究的。我从去年十月底开始,就决定并开始读我自己选的历史书,再进一步了解并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一路下来,现在已经到了唐代,而我计划读关于其时期的历史著作,只有两部,除了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就是关于唐代舶来品研究的《撒马尔罕的金桃》,起初还觉得不够,但前者的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真是令读完本书之后的我叹为观止,我想仅此一部的内容,就足以令现在的我消化一段时间了。

——这是结束本书阅读的当晚,也就是前天晚上,对另一位朋友所说的话。而此时此刻,话不多说,明天开启《撒马尔罕的金桃》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