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作者:文藝的萌萌

盡管詹姆斯·喬伊斯将斯蒂芬·代達羅斯、利奧波德和莫莉·布魯姆描繪成生活在都柏林的真人,但是,喬伊斯将《尤利西斯》塑造成以奧德賽模式為基礎的早期文學的翻版。雖然我不打算集中讨論《尤利西斯》中的奧德賽模式和基于奧德賽模式的文學作品,它們仍然可能對《尤利西斯》産生了影響;但是,我将集中讨論喬伊斯是如何闡述《佩内洛普》中的花朵主題。《佩内洛普》受到了早期文學的影響。在早期的文學中,作家們以花朵作為女性的隐喻。我将讨論莫莉如何使用花朵不僅作為女性氣質的象征,而且,作為表達莫莉對集體人性之愛的方法。喬伊斯以奧德賽模式的文學作品塑造尤利西斯,但是,在《石頭記》中,曹雪芹模仿了宋詞中作為女性氣質象征的花卉意象。與其研究《石頭記》和歌詞中的花卉之間的關系,或者,基于佛教或道家傳統的早期小說中的花之間的關系,我将關注林黛玉對花卉的死亡的哀悼,是如何轉喻她對整個賈家的哀悼的。兩位作者對花卉意象的使用,都出現在可以被視為内心獨白的作品中,這是喬伊斯和曹雪在《佩内洛普》和《葬花吟》中塑造莫莉和林黛玉角色的一個形式特征;花卉以這種方式反映了莫莉的和林黛玉的關于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起源的觀點。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詹姆斯·喬伊斯

埃默裡克·菲舍爾(Emeric Fischer)強調,作為内心獨白的《佩内洛普》(“Penelope”)闡釋了起源的意義。菲舍爾認為,雖然《佩内洛普》代表了莫莉在形成過程中的思想,但是,莫莉思想的邏輯關系仍然有待讀者發現。在内心獨白中,思想以無差别的形式存在。莫莉在内心獨白中想要描述的對象是幻想;在幻想中,思想一個接一個地展開。莫莉用具體術語描述的夢境,與莫莉的内心獨白中以未分化形式存在的思想不同。《佩内洛普》并不代表幻想,這是莫莉描述的最終目的。相反,《佩内洛普》代表了莫莉如何以無差别的形式用自己的思想來描述夢想的過程。根據費舍爾的說法,讀者對《佩内洛普》的反應要麼,是體驗莫莉的情感印象,要麼,是将莫莉未分化的思想聯系起來。例如,莫莉同時表達了她對裡奧爾丹夫人的道德優越感的情感的不滿,以及她對裡奧爾丹夫人說教的理性的批判。莫莉的内心獨白綜合了她的情感印象和思想。在《佩内洛普》中,未分化的思想沒有被标點符号分開。與費舍爾相似的是,亨利·丹尼爾·羅普斯(Henry Daniel Rops)将莫莉的内心獨白與思想的萌芽聯系起來。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荷馬

通過分析莫莉的思想,保羅·施瓦伯(Paul Schwabe)采用了一種精神分析的方法,并且,将莫莉描述為語言的産物。施瓦伯認為,莫莉應該被視為一個虛構的角色,擁有喬伊斯創造的自己的心理複雜性,而不僅僅是一個由文字組成的視角。施瓦伯批評了一些評論家對莫莉性格的複雜性進行了界定。一些評論家認為莫莉就是語言本身。其他人則比較了莫莉和布魯姆對男人的不同的描述。施瓦伯指出,莫莉對喬伊斯的稱謂是“詹姆西”,而她的獨白是喬伊斯的語言設計,她指出《佩内洛普》是一種技巧(第1129頁;加布勒版本)。但是,《佩内洛普》的叙事視角不斷地變化。盡管莫莉是一個可信的虛構人物,但是,人們很難相信《尤利西斯》中任何一個人物的觀點,包括莫莉的觀點。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古希臘雕像

通過分析莫莉的思想,施瓦伯表明莫莉是一個虛構的,但是,可信的人物。莫莉控制着自己的思想,但是,她控制自己的能力經常受到考驗。莫莉難以控制自己的思想的原因是莫莉的焦慮源于莫莉抑制欲望。施瓦伯認為莫莉的獨白是她焦慮的一個管道。莫莉對某樣東西感到厭惡,最後卻發現它很美。莫莉擔心與博伊蘭的新的關系會帶來未知的變化。雖然莫莉最初接受了博伊蘭,但是,莫莉最終還是認為博伊蘭·克拉斯是粗野的。反過來說,莫莉在《佩内洛普》的開頭隻是對布魯姆有點好感,但是,在結尾卻接受了布魯姆。施瓦伯将莫莉在肯定和否定之間不斷地轉變比作做一件織物和解開另一件織物的過程。不管莫莉的思緒如何飄忽不定,她總是會想起布魯姆。雖然布魯姆成為莫莉的中心問題,但是,莫莉的思想也是通過思考布魯姆來組織的。莫莉組織的另一種方式是她的自戀。當莫莉說起并提到自己時,莫莉逐漸消除了她的焦慮。就在《佩内洛普》開始之前,布魯姆剛剛結束在都柏林的一天的旅行,在親吻莫莉之前,他冷着腳上床睡覺了。同一天下午,莫莉和博伊蘭在同一張床上。莫莉離開布魯姆的原因是魯迪的死。為了防止自己再懷孕,莫莉選擇了停止與布魯姆的關系。施瓦伯将莫莉對失去孩子的恐懼比作她對母親一生缺席的恐懼。莫莉害怕失去孩子的根源是她自己失去了母親。莫莉對布魯姆最初的吸引力是,布魯姆認識到莫莉從母親那裡繼承的猶太特征。布魯姆恢複了莫莉的母親的缺席。莫莉失去母親後的心理混亂,進一步證明了她作為一個虛構的,但是,可信的角色的存在。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尤利西斯》

和施瓦伯一樣,喬納森·奎克(Johnathan Quick)的目标是揭示莫莉的心理本質。通過分析莫莉的社會背景,快速搜尋莫莉的模糊起源。在《佩内洛普》中,花卉讓莫莉想起了她的母親,她的身份在整個《尤利西斯》中都很神秘。特威迪少校可能是她的母親在直布羅陀遇到的,他可能創造了她的母親是一名西班牙或猶太婦女這個故事。奎克表明了,王子實際上并沒有在1870年通路直布羅陀。特威迪少校編撰了王子的來訪,這導緻莫莉對童年的錯誤記憶。直布羅陀商業市場上的商人,“希臘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和魔鬼知道歐洲各地還有誰”,都是走私者們(第1589頁)。但是,莫莉忽略了他們是走私犯們的事實,要麼,是因為特威迪少校的歪曲報道,要麼,是因為她還年幼。我還看到了這些花卉是如何與莫莉在直布羅陀的無名起源聯系在一起的。中年第莫莉在直布羅陀市場(1602年)将“茉莉花、天竺葵和仙人掌”浪漫化了(第1602頁)。莫莉還發明了一個關于莫莉出生那年王子通路直布羅陀的浪漫故事。莫莉所指的“百合花”與莫莉想象中通路直布羅陀的“王子”有關(第400頁)。莫莉的來曆不明證明了費舍爾和丹尼爾·羅普斯的結論,即莫莉的内心獨白沒有源頭。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席慕容《獨白》

與費舍爾、丹尼爾·羅普斯、施瓦伯和奎克不同,德裡達認為《佩内洛普》不是獨白。根據德裡達的說法,當莫莉對想象中的觀衆講話時,話語發生在莫莉的“是的”之間。《佩内洛普》記錄了不同的話語,不可能是獨白。盡管德裡達将《佩内洛普》視為獨白,但是,德裡達解釋說,莫莉說的“是的”在《佩内洛普》中産生了各種含義,但是,莫莉重複的“是的”這個詞本身沒有意義。根據德裡達的說法,“是的”是具有電話性的,意思是當說話者拿起電話說:“是的,是的”,說話者隻是确認他在那裡。因為“是的”表明說話者需要一個傾聽者,是以,說“是的”是一種自我肯定的行為。德裡達進一步将莫莉的“是的”與“藥草”和香水聯系起來。在短語“他問我會不會同意,說:‘是的’,我的山花”中,“同意”一詞象征着莫莉作為一朵芳香的花的自我肯定(第1607頁)。莫莉說的“是的”表明她渴望得到布魯姆的肯定。當布魯姆肯定了莫莉的身份時,一朵花肯定了另一朵花。莫莉說的“是的”也象征着《尤利西斯》中所有意義的起源。每當一個“是的”出現,一些已經存在于《尤利西斯》中的意義就會産生并得到确認。讀者永遠不會發現新的含義,但是,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已經包含了這些含義。這似乎就是德裡達把尤利西斯比作留聲機的原因。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山花

德裡達的論點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莫莉的“是的”象征着語言的起源。莫莉的“是的”是各種話語産生的地方。每當莫莉說“是的”的時候,莫莉都會與觀衆們進行對話,并且,希望得到觀衆們的肯定。莫莉也是自己的聽衆。由于莫莉是《奧德賽》中的植物茉莉的同音詞,我們可以說茉莉代表了一朵花。莫莉說:“他問我會不會同意,說:‘是的’,我的山花。”這肯定了她自己作為一朵花的身份(第1607頁)。莫莉和布魯姆的肯定也變成了花卉般的電話自我肯定。由于莫莉對一朵花的自我肯定,既是一個與像布魯姆這樣的缺席觀衆的對話,也是一個與莫莉本人的對話,《佩内洛普》不能是一個獨白。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茉莉花

在一次關于《佩内洛普》如何代表語言起源的讨論中,霍爾解釋說,每當莫莉提到布魯姆或其他男性角色時,《佩内洛普》就獲得了繁衍能力。盡管在《佩内洛普》中,莫莉仍然是一個以男性為中心,并且,被男性注視的女性,但是,莫莉抗拒着男性對她的性取向的控制。與準确描述男性的莫莉不同,喬伊斯在刻畫女性角色時,通過歪曲直布羅陀的現實,回避愛爾蘭女性的社會限制,忽視了女性的社會現實。正如喬伊斯發明了《佩内洛普》一樣,莫莉對自己通奸行為的叙述也是莫莉發明的一種技巧,這使她能夠迫使布魯姆重新開始他們早已逝去的關系。莫莉在愛情中的反複無常使她有力量向斯蒂芬獻上一朵玫瑰花。霍爾将莫莉的反複無常解釋為對天主教會不斷努力從愛爾蘭社會中消除性行為的蔑視。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愛爾蘭

後來的批評家,如阿特裡奇和斯特恩裡布則反對莫莉代表了男性的幻想的觀點。阿特裡奇對莫莉的獨白是一種流動的觀點提出了挑戰。根據阿特裡奇的說法,莫莉的獨白并沒有破壞句法規則,除了喬伊斯遺漏了标點符号。當标點符号被添加到《佩内洛普》中時,莫莉的獨白比布魯姆的獨白更加連貫。莫莉經常使用的同音詞,其差異隻能通過視覺來進行感覺。通過将字母的視覺和聽覺融合在一起,喬伊斯強調了語言和寫作之間的不可分割性和差異。從一方面來說,當“山上的花”一詞被大聲讀出時,“花”一詞的發音與寫下的“花”一詞(第644頁)。這個詞的聽覺和視覺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帶有大寫字母的“花”和花的概念之間的差別在視覺上得到了強調。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玫瑰花

除了喬伊斯對單詞的視覺和聽覺方面的操縱,莫莉的拼寫錯誤還表明喬伊斯的寫作可以改變莫莉的想法。《佩内洛普》并不是對莫莉思想的直接模仿。根據阿特裡奇的說法,莫莉的獨白是用七段文字寫成的,而不是七個長句。雖然長句可以被比作模仿思想流動的流程,但是,長段被安排成大塊,其中,包含着邏輯發展和意圖。通過否認莫莉的獨白是由句子組成的,阿特裡奇表明,女性的語言不是情感的流露,而是一種刻意創造的、邏輯連貫的藝術。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文學評論書籍

對于阿特裡奇來說,“流動”并不是指莫莉獨白中的句法中斷。“流動”指的是莫莉的演講的平滑。阿特裡奇認為,流動的隐喻是女性寫作的一種刻闆印象。阿特裡奇批評了西科蘇、吉爾伯特和古巴爾等女權主義者,他們強化了女性的寫作作為外流情感表達的刻闆印象。女權主義學者将莫莉的作品描述為一種流動,這意味着女性無法創作出邏輯連貫的作品。阿特裡奇證明《佩内洛普》中沒有比其他與男性角色有關的章節包含更多水性的意象。阿特裡奇認為喬伊斯用花朵,而不是流動來象征莫莉的生育能力。“花”也是一個“流動者”,就像一朵繁衍果實的花,莫莉創造了她自己的叙事。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女權主義者

斯特恩利布還關注《佩内洛普》的繁衍能力,以及,喬伊斯是如何創作《佩内洛普》的。《佩内洛普》的結構類似于一塊精心制作的織物。斯特恩利布把莫莉的女性氣質比作故事的第1條主線。通過在不同的句子中重複相同的短語,喬伊斯将不同的叙事線索編織在一起。莫莉試圖講述自己的性取向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藝術創作。但是,莫莉的叙述和她公開展示自己的性取向也是一種技巧,讀者不能天真地相信她。莫莉試圖展示自己的性取向,這是對女性身體作為客體的男性凝視的反抗。莫莉編造了自己的叙事,用以擺脫男性對女性氣質的看法。

《尤利西斯》和《石頭記》的比較(2)《尤利西斯》的文學評論史

編織物藝術

參考文獻

1.阿特麗齊, 德雷克.《莫莉的流動:<佩克洛普>的寫作和女性的語言的問題》.《現代虛構作品的學習》.第35刊.第543-565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普渡大學.巴爾的摩,馬裡蘭;西拉法耶特,印第安納.1989.

2.丹尼爾—霍普斯, 亨利. 《<一個新的方法:内心獨白>的摘要》.羅伯特·德明編輯. 第593-595頁.巴爾恩斯·諾伯斯.紐約.1970.

3.費舍, 艾默裡克. 《<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獨白>的摘要》. 《評論曆史,詹姆斯·喬伊斯,1928-1941》.羅伯特·德明編輯. 第593-595頁.巴爾恩斯·諾伯斯.紐約.1970.

4.霍爾, 蓋爾. 《設計與計劃莫莉·布魯姆的虛構故事》.《馬塞諸塞評論》. 第31刊, 第 4卷. 第582-598頁.馬塞諸塞大學.艾默斯特,馬塞諸塞州.1990.

5.喬伊斯, 詹姆斯. 《尤利西斯》. 漢斯·沃爾特·加步勒.企鵝精品出版社.紐約.1993.

6.奎克, 約翰遜. 《莫莉·布魯姆的母親》.《英國文學史》.第57刊. 第223-240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巴爾的摩,馬裡蘭.1990.

7.斯特恩裡布,麗薩.《莫莉·布魯姆:表現得中立》.《英國小說中的英國叙述者,隐藏的事項》.第106-126頁.帕爾格拉夫出版社.紐約.2002.

8.施瓦伯,保羅.《莫莉·布魯姆和文學形象》.《馬塞諸塞評論》. 第24看.第4卷. 第767-789頁.馬塞諸塞大學.艾默斯特,馬塞諸塞州.198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