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作者:海文海倫

2020年新年,在上海大劇院,由上海越劇院中生代擔綱演出了兩台大戲《孟麗君》和《孔雀東南飛》,我們又見久違了的章瑞虹和陳穎,同台演出了《孔雀東南飛》。用資深越劇迷的話說,中生代的演出是看一場少一場了。

那天的演出,陳穎依舊是那樣的投入,把劉蘭芝這一悲劇人物的内心刻畫得淋漓盡緻,多次戳中淚點,現場幾次聽到唏噓之聲。陳穎是少有的懂得将表演程式運用在人物當中的演員,她的表演突出的是一個“情”字,悲劇人物演來楚楚可憐,喜劇人物演來俏皮伶俐,無不讓人叫絕。

一、随緣的流派選擇

1974年,上海女孩陳穎考入了上海越劇院學館,當時的她年僅10歲。懵懵懂懂的她或許不知道,她将一生與越劇結下不解之緣。6年學館生活,小陳穎學會了很多越劇唱腔,當時也不分流派,傳統戲還沒有完全恢複,憑借俏麗的扮相,甜潤的嗓音,她順利完成了學業,進入了上海越劇院。在越劇中生代裡,她是難得的幾個直接跟随在老一代越劇表演藝術家身邊的演員之一,因為中生代的演員有一大部分來自浙江,比如她的搭檔章瑞虹、錢惠麗,花旦演員單仰萍、王志萍等等。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陳穎早年照片

也就是因為這個優勢,1986年上海越劇院通路巴黎,帶去了看家戲《紅樓夢》,那張賈寶玉的大幅海報就是陳穎,她有幸得徐玉蘭大師的真傳,主演了全劇《紅樓夢》,當年的林妹妹是後來的袁派名旦華怡青。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陳穎和華怡青《紅樓夢》劇照

那次出訪演出獲得了成功,陳穎也深深愛上了徐派藝術。由于那時候還沒有恢複拜師的習慣,要不陳穎很可能就變成了徐派入室弟子了呢。

回國後,由于要參加上海市青年演員彙演,越劇院上司根據陳穎的形象和嗓音條件,要她改學傅全香老師的流派,演出《情探》的行路片段。陳穎沒有多想,欣然應允,從此變成了上海越劇院的傅派傳人,因為後來經常演出傅老師的戲,陳穎理所當然就成了傅派弟子。她也幸運地得到了傅老師的親傳,為了教戲友善,傅老師經常讓陳穎住在自己家裡,待她如同自己的女兒。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陳穎《情探》劇照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陳穎與恩師傅全香

二、上越的付派“守門員”

熟悉越劇的人都知道,傅全香老師的學生遍及江浙滬一帶,何英、陳飛、顔佳,個個出類拔萃,而傅老師在上海越劇院的嫡傳弟子,似乎僅有陳穎一人,陳穎深感自己責任重大。九十年代,随着改革開放,出國潮襲來,上海女孩陳穎依舊堅守在越劇舞台上,才有了上海越劇院的傅派大戲《梁祝》、《孔雀東南飛》、《李娃傳》的傳承,也就有了陳穎自己的原創劇目《真假驸馬》《斷指記》《玉簪記》《末代皇後》等等。在每個人物的創作中,她一絲不苟,青出于藍而不拘泥于藍,她的《梁祝》樓台會的表演,一直是傅派傳人中最感人至深的,她不單純依靠唱腔,她表演的感人之處充分展現了傅派藝術的綜合魅力。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電視連續劇《梁祝》,章瑞虹飾梁山伯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舞台版《梁祝》

經過90年代到2000年這10年的曆練,陳穎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情真意切的表演風格,也獲得了廣大越劇迷的認可與喜愛。這個傅派“守門員”是合格的,她繼承并弘揚了傅派藝術,堅守越劇舞台至今40年,也是中生代越劇演員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三、歲月因淡然而靜好

進入21世紀以後,因為身體原因,陳穎的嗓音和氣息受到了一些影響,容易疲勞,唱多了會抖。但是觀衆看的是舞台呈現,沒有人會更多地了解演員的難處,這當中,陳穎積極練聲,刻苦程度非常人能想象。同時,她奉行着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的信條,在上越紅樓團的大戲裡不争女一号,《紅樓夢》中的紫鵑、薛寶钗、《孟麗君》中的皇後,《甄嬛》中的華妃,她都欣然出演,像十幾歲時候從小生改花旦那樣,成名後的陳穎依舊沒有大牌的矜持,還是如少年一樣的單純。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陳穎藝術照

從藝四十年,陳穎沒有得到過梅花獎,她依舊耕耘在她十幾歲就投身的越劇事業中,問到她對這個事業的體驗,她總會笑着說自己是一個“不太有追求”的人,随遇而安,知足常樂。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西廂記》之紅娘

在她的眉宇間你能感受到一種淡然與超脫,她幸福地活在她熱愛的角色中。我不是她的戲迷,但是會為她的角色流淚,也為她的這份恬淡而折服。

陳穎,淡然中掩不住的光芒

《紅樓夢》之薛寶钗

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

陳穎,能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憂,不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