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作者:溫讀

1976年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毛澤東舊病複發,心肌梗塞,十分危險。

毛澤東的幾名醫生都趕來了,他面色灰黃,嘴唇青紫,呼吸短促。醫生、護士們不停在忙,警衛員和秘書們顯得格外緊張,一直搶救了20分鐘,毛主席才脫離危險。

他的心髒開始了正常的跳動,臉色漸漸轉好,過了一會兒又睜開了眼睛。

政治局的幾個委員收到通知後全趕了過來,守候在毛澤東的身邊,見他睜開了眼睛,一個個走上前去探望。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華國鋒、許世友、吳桂賢等政治局委員從他面前走過,他顯得很疲憊,平靜地看着每一個人,沒有人知道他内心在想什麼,也許,他的意識還沒有完全從昏迷之中清醒過來。

當葉劍英從他床邊走過之時,他的手指顫巍巍地動了動,嘴唇也微微動了一下。

葉劍英表情凝重,他并沒有看到毛澤東這個細微的變化,身邊諸多同志也沒有注意。

毛澤東的秘書張玉鳳走了出來,幾步追上葉劍英,對他小聲道:“葉帥,我看主席是想和您說話,您去問問看。”

葉劍英馬上點了點頭,又走到了毛澤東身邊,他俯下身,離毛主席非常近,認真地看着他,傾聽着。

毛澤東渾濁的眼睛突然明亮起來,他的嘴唇努力動了動,除了葉劍英,沒人能聽清主席說了什麼。

葉帥緊緊握着毛主席的手,他很顯然已經明白了主席的意思,不停向他點着頭。

毛澤東對葉劍英說的這句話一直是一個謎。

護士孟錦雲在她的回憶錄之中寫着:

葉劍英隻能拉住毛澤東的手,但無論如何,也拉不住毛澤東的生命。

毛澤東晚年子女不在身邊,最親近的人就是幾名警衛員和秘書。也就隻有跟着毛主席6年之久的張玉鳳,才能通過毛主席細微的動作猜到他的心思。

一、病重孤單的老人

張玉鳳1944年出生于黑龍江牡丹江市一個普通勞工家庭,因為家庭困難,張玉鳳隻讀完了國小六年級,14歲就隻身出去找工作。

當時剛好趕上鐵路局招工,張玉鳳就試着去報考,沒想到考上了,成為了鐵路客運乘務員。

她也是以有機會乘着火車看到祖國各地的美景,來到了北京,看到了故宮,看到了天安門。

1960年秋,鐵道部來到張玉鳳所在的的機關挑選專列人員,她被幸運地選上,不久後,她就被調到了毛澤東的專列上做乘務員。

毛澤東那時候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外出調查、研究,張玉鳳所在的專列就陪伴着毛主席前往國内各地。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1964年,張玉鳳和毛澤東的合影

1970年,張玉鳳調到了毛澤東的身邊工作。

張玉鳳文靜質樸,舉止文雅,說話輕聲細語,待人誠懇,也不張揚。她的字如其人,清秀漂亮。毛澤東的秘書徐業夫病故後,組織商議,由張玉鳳兼任毛澤東的機要秘書。

那時候的毛澤東已經76歲了,張玉鳳來到他身邊工作後才發現,他老人家并不像電視上和報紙上看起來那麼神采奕奕、紅光滿面。

他就是一位病重而孤單的老人家,身上有不少疾病,腿、肺和心髒都有些問題。

他說話的時候已經有些困難,認真地和張玉鳳約法三章,她囑咐張玉鳳,所有中央拿來的檔案,她可以看,但絕對不能給汪東興、張輝祠看,包括他的家人,江青、李讷、毛遠新等,都不能看。

“不要以為你當了我的秘書就可以指揮一切了,要知道自己為誰工作,到底代表誰辦事。”

毛澤東的話張玉鳳一直記在心中。

從1971年開始,毛澤東每每到了開春和入冬的時候總會生病,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

那時候組織上有規定,毛主席的健康狀況是機密,絕對不可以說出去,是以也隻有他身邊的人清楚他身體的情況。

毛澤東幾乎每天都要抽煙,也因為抽煙引起過支氣管炎,咳得厲害的時候,連躺都躺不下來,隻能坐着。他老人家還很倔強,生病了不願意吃藥,也不想請醫生。

因為總是拖着,後來就轉變成“大葉肺炎”,全身都浮腫着。

除了一名女護士長,兩名男警衛員,就是張玉鳳在照顧他。4個人晝夜輪班,沒有節假日,工作很辛苦。

在毛澤東身邊工作6年,是張玉鳳進步最快的6年,她一直覺得能為毛主席服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從工作強度上來看,負擔确實很沉重。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張玉鳳陪伴在毛主席身邊

張玉鳳有兩個孩子,但為了工作,她根本顧不上家,特别是毛澤東病重的日子,她不分晝夜留在他老人家身邊。

張玉鳳将兩個女兒都交給了婆婆,在她最忙的時候,是婆婆讓她沒有了後顧之憂。是以她常說自己永遠都不會忘了婆婆對她的恩情。

二、樂觀真誠的革命者

1972年1月,毛澤東去參加陳毅的追悼會,上汽車之時,他幾次想要踏着車門台階上去,但怎麼都走不上,他的腿腳已經很不友善了。

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大家都很焦急、緊張。

毛澤東思路很清晰,記性也很好,到了2月21日當天,毛澤東剛剛醒來,從病榻上坐起身,開口就問道:“今天尼克松訪華,問問外交部,尼克松到了沒有。”

張玉鳳立刻向他報告,尼克松已經到了,現在周總理正在宴請。毛澤東囑咐讓新華社注意,有什麼情況立刻過來報告。

當天下午,毛澤東不顧病體,一定要去見一面尼克松。尼克松得知後覺得很突然、很驚訝。因為之前安排行程的時候,并沒有确定哪天可以和毛澤東會面。

這天下午,從業人員将毛澤東居住的遊泳池書房臨時布置了一下,他們向毛澤東建議,将書房裡的大床撤掉。毛澤東沒有同意:“不要搞假象,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

毛澤東刮了胡子,坐在書房裡面等待尼克松到來。

尼克松、基辛格和洛德到達後,張玉鳳将毛澤東扶着坐在沙發上,就趕緊離開了。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一般情況下,張玉鳳都是躲着鏡頭的,但這次攝影師卻将張玉鳳拍進了鏡頭之中。

毛澤東和尼克松的談話很随意,他也沒有刻意隐瞞自己的身體情況。

尼克松不相信地說:“你看起來很好。”

毛澤東說:“外表都是騙人的,不要為假象所迷惑,我剛剛從一場大病之中恢複過來。”

毛澤東對疾病、死亡沒有絲毫懼怕的心理。他從來都是豁達而開朗的,從沒有因為病魔纏身而失去信心和力量。在從業人員面前,他從沒有表現過痛苦或者擔憂,在其他人擔心緊張的時候,毛主席還會和他們開玩笑,以自己的樂觀和幽默開導大家。

不久後,毛澤東又在這間書房裡面會見了田中角榮。那段時間,毛澤東的病情有所好轉,張玉鳳和其他的從業人員顯得格外高興、如釋重負。

1975年,毛澤東因為白内障已經無法正常看書、閱讀檔案。除此之外,他的生活也已經不能自理,吃飯要一勺一勺去喂,吞咽十分困難。

根據張玉鳳的回憶,毛澤東一口一口喂着吃飯的時間長達4年之久,4年之中,他的飯量逐漸減少。原來每天還能吃一、二兩,後來每餐隻能吃一兩勺。

對于自己的病情,毛澤東向來是我行我素,醫生和護士的勸說隻聽一半。比如抽煙和長時間看書這件事,醫生多次勸說都不管用,張玉鳳和護士長也拿他老人家沒有辦法。因為長時間在燈光下看書,毛澤東的眼病越來越嚴重,接連換了好幾個放大鏡都不管用,以至于後來接近失明。

三、嗜書如命的病人

毛澤東嗜書如命,患了眼病之後,對他來說是很痛苦的。張玉鳳就承擔起給毛澤東讀書和讀檔案的任務。

1975年5月3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聽見有個人在會議上插話,他詢問張玉鳳,那個說話的人是誰。張玉鳳驚訝萬分,在毛澤東耳邊小聲說:“那是江青同志。”

她的内心是十分擔心的,毛澤東除了視力出現了問題,是不是還有其他大家還沒發現的問題?

中共中央決定為毛澤東成立醫療小組,小組之中包括了心血管内科、神經外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各方面的專家。

醫生們一緻認為要先給毛澤東做好白内障的手術,而這說服的任務就交給了張玉鳳。

這個手術一次次拖延着,張玉鳳能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他現在雖然看不見,但從外表上看不出有什麼問題。如果這次手術失敗了,那還不如不做。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毛澤東少見地戴上眼鏡觀看全運會

一直到1975年7月份的一天,毛澤東難得睡了6個小時,心情格外好,張玉鳳就動員毛主席今天趕緊将眼部的手術給做了。

這次毛主席并沒有拒絕,而是點了點頭,說“做”。

醫生們抓緊時間給毛主席量了血壓,又聽了心髒,一切正常,就在遊泳池的一間休息廳做了嚴格的消毒,做好了動手術的準備。

一名新來的護士走過來給毛主席打針,她慌得厲害,手一直在發抖,一連幾次都打不進去。毛澤東轉過頭,和這名護士聊起了天,以這種方式消除她的不安。

這是毛澤東人生之中第一次動手術,毛澤東讓張玉鳳給他放了一首昆曲演員蔡瑤诜唱的《滿江紅》。

醫生給毛主席打了兩次麻醉劑,他的眼睛才失去了感覺。整個手術過程15分鐘,實際動手術的時間8分鐘。周恩來、鄧小平、汪東興專程趕來,聽到手術成功的消息之後,怕影響毛主席休息,讓張玉鳳代替他們說一聲,就走了。

張玉鳳告訴毛澤東,周恩來總理也是剛剛出院就趕來了。毛澤東聽後說:“謝謝他。”

手術後的一個星期,毛澤東的情緒很穩定,醫生給他拆下繃帶後,他的左眼終于能夠看到事物了。他看着身邊的從業人員,含着激動的淚水,一個個喊着他們的名字。

他老人家已經一年多沒有看到這個世界了,心中的激動溢于言表。醫生囑咐他一天隻能看書15分鐘,剛開始毛澤東還能做到這一點,但很快又開始埋頭看書看檔案起來,夜以繼日。

四、心力憔悴的主席

從張玉鳳踏入中南海的那天起,就非常小心地辦事,謹慎地做着工作,唯恐一個不注意就鑄成大錯。毛澤東對同志們的要求很高,對張玉鳳所做的工作也很滿意,曾經給予肯定“為人厚道,工作盡職,張飛後代,一觸就跳”。

前面兩句是對張玉鳳工作态度的肯定,後面一句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張玉鳳和毛主席在相處的6年之中也有過“沖突”,那是林彪叛逃後,毛澤東心力憔悴,又飽受病痛折磨,有一段時間因為心情煩躁常常發脾氣。

有一天,毛澤東因為一件小事發了火,讓張玉鳳離開中南海。張玉鳳性子也很直接,馬上就收拾東西走了。

回到家之後,張玉鳳一直悶悶不樂,坐立不安。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毛澤東說話已經比較困難了,有的話隻有張玉鳳能聽懂。每當毛澤東和人談話,發音不清晰的時候,張玉鳳總能通過他的口形和表情來揣摩他的想法,然後再去獲得毛澤東的點頭認可。

張玉鳳開始擔憂他老人家生活會不會出現不友善,毛主席就像自己的老父親一樣,在氣頭上鬥幾句嘴是正常的,心情平靜下來之後,她也很懊悔。

毛澤東自個兒也是很快就後悔了,态度緩和了許多,20多天後,張玉鳳回到了中南海,毛主席看到她顯得格外高興,還拿她開玩笑:“你這可是‘二進宮’了!”

經過這件事之後,張玉鳳反而覺得毛主席更加親近了,對他的照顧更加盡心,無微不至。毛主席嘴上不說,心中是十分感激的,也正是這幾個心靈純潔的年輕人,陪着他度過了這段心情的低谷期。

毛澤東曾經多次在大家面前背誦《史記·汲鄭列傳》中的三句話: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态。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他對張玉鳳說,這句話就是送給她的。

1976年的春節,張玉鳳和其他的從業人員就是在毛主席的書房之中度過的。

多年後,張玉鳳遺憾地告訴人們,毛主席人生中最後一個春節,家中沒有客人來,也沒有家人在身邊,顯得格外孤獨。

入夜的時候,毛主席隐隐約約聽到鞭炮的聲音,他喊了一聲張玉鳳,用嘶啞的聲音對張玉鳳說:“放點鞭炮吧,你們這些年輕人也該過節。”

于是,幾名從業人員也拿出幾挂鞭炮帶到外面放了起來,毛主席聽到鞭炮聲,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張玉鳳攙扶着毛主席

、到了1976年5月,毛澤東走路需要兩個人左右攙扶。

5月12日毛澤東會見來訪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張玉鳳和孟錦雲站在毛主席的兩邊,攙扶着他走到遊泳池接見大廳之中。等到他完全坐穩了,李光耀才在華國鋒的陪伴之下來到了大廳。

張玉鳳和孟錦雲将毛主席攙扶着站起來,就立刻退到了屏風後面,為的是不讓攝影師錄下毛主席被人攙扶的場景。

毛澤東和李光耀握完手,噗通一下坐了下來。張玉鳳和孟錦雲清楚地聽到這一聲,她們心中擔憂,不約而同小聲“呀”了一聲。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1976年5月12日,首次訪華的李光耀與已經83歲的毛澤東會晤

兩周後,毛澤東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布托,就已經完全不能獨自站立了,他面容憔悴,看起來病得很重。

以前毛澤東每次看到布托的時候都很高興,談得很愉快。但這次沒談多久,張玉鳳發現毛主席的額頭冒出了冷汗,身體肯定已經不舒服了。

三十分鐘後,因為身體原因,毛主席提前結束了和老朋友的交談。

會見布托之後,中央決定不再安排毛澤東會見外賓。

五、一生難忘的偉人

張玉鳳每次提到毛澤東生命之中的最後幾個月,都會忍不住哽噎。

從1976年夏天開始,毛澤東因為心髒病一直躺在床上,6月一次發作嚴重,病危的通知書發送到了各省、市和軍區,也通知了毛澤東所有的家人。當天毛澤東身邊的從業人員都緊張萬分,晚上不敢熟睡,躺着休息一下也就隻脫一件外衣。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發生之時,張玉鳳慌忙爬了起來,披上外衣就向毛主席那裡跑過去。

房屋抖得很厲害,張玉鳳感覺走路都非常吃力,汪東興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走了過來。所有人都顯得很慌張,但當張玉鳳走到主席的那間屋子裡時,發現發主席看起來很平靜,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躺在床上。

這位偉人一生經曆了太多,已經真正達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境界。

毛澤東被緊急轉移到大廳裡面。張玉鳳擔心地震把房頂上的東西震掉下來,砸到毛澤東身上,就找來一個大床單,懸空遮在了毛澤東的身上。

地震三天後,毛澤東一直挂念着唐山人民的情況,他讓華國鋒同志到唐山去,代表他看一看唐山人民。他還時常問張玉鳳:唐山老百姓有沒有安頓好,北京市民怎麼樣,有沒有安置好。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張玉鳳

而毛澤東所住的遊泳池居所根本沒有防震措施,大家都勸毛澤東搬走,他依舊不肯搬。華國鋒同志一再勸說,他才勉強同意搬走,躺在擔架上擡到一處有防震設施的舊房子裡面。

他住在那裡不過一個月,就與世長辭了。

張玉鳳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提前給毛主席準備一套新衣服。毛主席病逝之後,她隻能找出一身他老人家穿過的舊衣服,用酒精擦拭了一下,給他換上。

毛主席穿着舊衣服就走了,他生前把100萬元的稿費都捐給了國家,沒有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一分錢。

他生前對張玉鳳提到過自己的工資,一個月360塊錢,他已經很滿意了。

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人,絕對不可能犯經濟錯誤,他們耳濡目染,能夠深刻感覺到毛澤東的樸素和清廉。毛主席的口袋裡沒有錢,隻有煙和手帕。日常的開銷都是由一個管理人員專門掌管。

毛主席将艱苦奮鬥堅持了一輩子。張玉鳳說:“我從來不為錢而活着,毛主席不愛錢的品格,對我教育很深。”

張玉鳳離開中南海之後,被安排在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工作。在她自己的要求之下,又重新調到了鐵道部,做了一名普通的幹部。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張玉鳳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出色,她的大女兒在北京念完大學之後去了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小女兒學醫,是北京一家醫院的婦産科大夫。

至于為什麼要送大女兒去留學,因為在張玉鳳心中,一直記着毛主席1972年和尼克松、基辛格見面時發生的一件事。

毛澤東的話題來的很突然:中國想要送一批人去學習,不僅有二十幾歲的,還有十三四歲的,每年都派一批去,交給美國培養,過幾年再收回來。

“你們敢不敢要?”毛澤東看着基辛格說。

基辛格當時感覺非常意外,就連當時在做的中方人員都感到很震驚。

然而多年後,張玉鳳才發現,當時毛澤東已經認識到,在一段時期内,中國留學生前往西方學習西方國家先進技術的重要性,已經預感到這會是一個大趨勢。

她送女兒去國外,也是想要踐行毛主席生前留下的這個預言。

張玉鳳一般不願接受記者的采訪,她并不想利用“毛主席秘書”這個光環出名,也不想逐利,隻想平淡安穩地度過下半生,特别不希望别人來打擾她。

但隻要是關于毛主席的活動邀請她出席,她都盡量過去。

張玉鳳升任機要秘書,毛主席叮囑:要記得你到底代表誰,為誰做事

圖|張玉鳳晚年

中共中央也曾委托張玉鳳整理毛澤東的藏書,布置中南海故居等工作。她還去了一趟韶山毛澤東故居,發現那裡不少東西已經出現了發黴的現象,她又四處奔走,為韶山籌集捐款,她自己就拿出了10萬元,給毛澤東紀念館添置了空調、去濕機和恒溫儀器。

對于張玉鳳來說,毛澤東就是一位感情豐富、倔強又親切無比的老人家,她和很多曾經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同志一樣,一輩子沒忘記毛主席的樂觀、樸素和清廉,面對金錢和名利,一生嚴于律己。毛主席離開之後,他們唯一的無法自控,就是在聽到他老人家名字時流下的淚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