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慶教書匠
烏克蘭局勢是最近世界關注的焦點,雖然看起來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交戰,但真正的主角是美國和俄羅斯博弈。對這個重大熱點問題,我再次進行分析并做出預測。
一、俄羅斯的目标及決策
普京總統24日在向全國發表講話時說,烏克蘭當局是反人民的政權,已淪為北約的工具。他宣布根據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方領袖的書面要求,俄羅斯決定協助抵抗對頓巴斯地區的侵略,下令軍隊采取特别行動。聲稱這次行動不包括占領烏克蘭的領土,不想看到人道災難。

開戰前之前,俄軍以網絡攻擊和巡航飛彈,迅速癱瘓了烏克蘭軍事設施;開戰後僅一個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基本全軍覆沒:海軍共13艘艦艇被擊毀全部或被俘獲;從美國和北約購買的武器被炸毀。俄軍很快就控制了基輔機場;陸軍也迅速南下,直驅基輔,但也受到陣亡1百多人及裝備損失。
俄羅斯這次軍事行動的決策和規劃周密,提前安排了6萬多難民離開作戰區域。
俄羅斯這次向出兵的目的,擴大自身的戰略緩沖區;改變烏克蘭要加入北約的憲法;讓烏克蘭去軍事化;扶持烏克蘭的親俄勢力;獲得更大的出海口控制權;確定烏克蘭永久無核化等。為了實作這些和確定自身安全,普京總統果斷下決心使用了武力手段。
對于普京總統的斷然決策和軍隊行動,有人認為隻是反映出了戰鬥民族不怕死的精神。我認為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俄羅斯面對重大沖突時,看透了美國和北約不會出兵,展現了俄羅斯果斷決策的大智慧和膽略,也再次讓西方國家領略到這個戰鬥民族敢打必勝的做事風格。
二、美國的戰略及做法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後,拜登宣布美俄關系“完全破裂”,并推出了對俄羅斯進行高達萬億美元、全面制裁的措施,但表示不會出兵;把駐烏克蘭的大使館人員遷到了更遠的波蘭;通過電話讓澤連斯基總統離開烏克蘭。他們仍然繼續煽風點火,他們希望烏克蘭的戰火越燒越旺。
美國的做法:他們在歐洲有數百個軍事基地,在蘇聯及華約解體後,更是一直追求向東歐的擴張,把俄羅斯視為最大的敵人而肆意打壓;美國一再力圖證明歐洲需要美國保護,通過各種手段讓歐洲國家對美國深度依賴;美國最希望世界混亂,隻有這樣全球的富人、資金和人才才會都往美國跑。
美國的目的:讓大量資本回到美國,并以此拯救巨額國債和低迷的股市;讓俄羅斯與歐洲各國的關系陷入全面和長期的冰凍,讓俄羅斯的經濟環境更加惡化;轉移國内無法遏制的不利态勢,26日的民調表明,其國内有68%的人對美國現狀不滿,對拜登的執政不滿。
今天的美國及其歐盟,雖然具有吞并烏克蘭的能力,但并不具備與俄羅斯争搶東歐的戰略魄力和軍事實力。
三、烏克蘭的現狀與前景
烏克蘭位于歐洲東部,黑海、亞速海北岸,首都基輔。烏克蘭之是以遭遇這次打擊,根源是要加入北約,全面投靠西方。
在這次遭到打擊後,澤連斯基總統即日宣布與俄斷交,再次為申請加入北約進行辯解;雖然在交戰中使用戰術飛彈襲擊了俄羅斯的機場,但是畢竟數量太少,威力有限,已經無法挽回整體失敗、國力和軍力受到重創的局面。
對于俄羅斯的軍事進攻,澤連斯基公開稱不害怕;雖然對美國的見死不救感到失望,但仍然沒有放棄投靠西方的國家立場。烏克蘭1922年加入蘇聯,由于這個曆史淵源,俄羅斯多年來都非常照顧這個兄弟,但自從1991年8月烏克蘭宣布獨立後,其政治立場就逐漸投向了西方國家。
從目前局勢看,澤連斯基流亡的命運難以避免,親俄政權的上台執政隻是時間問題;烏東新宣布獨立的兩個國家,前途一是加入俄羅斯,但需要搞個全民公投;二是成為獨立國家,如同過去南斯拉夫的科索沃那樣,目前已有委内瑞拉、古巴、尼加拉瓜、葉門胡塞武裝及叙利亞等國,都已先後宣布承認他們為獨立國家。
四、對中國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烏克蘭人口 4千萬,面積60.37萬平方公裡,距中國8千多公裡,烏克蘭局勢不會對中國帶來直接影響。這裡提出六點預測判斷和對策建議:
一是烏克蘭戰争不會長時間拖下去。因為相關各方都打不起曠日持久的戰争,還有國際輿論的反戰呼聲。但烏克蘭局勢将陷入數年的持久混亂。
二是積極促進烏克蘭降溫熄火。烏克蘭的亂局,對誰都不是好事,最終受害的還是老百姓;我們應一如既往的促進以和平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根據反霸鬥争需要做好我們該做的事。
三是警惕把中國拖入戰火。美國最近要求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選邊站隊;但美國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扮演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及坐收漁翁之利的角色,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覺。
四是不會爆發核戰争。目前形勢遠沒有達到必須使用核武器的程度;有核國家核武器狀态各異、都有長短,目前都不會貿然使用。
五是研究并借鑒俄羅斯的做法。特别在果斷決策、發起時機、運用手段、拓展戰果、後期治理上,一些做法對我們有重要借鑒價值。
六是把握時機果斷實作國家統一。目前,我們應把握時機、抓住有利視窗,适時果斷解放台灣,因為這才是國家的核心利益。
(作者: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2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