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科普帖:俄羅斯、烏克蘭為什麼一言不合打起來?

涉及到的曆史名詞: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聯盟組織)

華約(曆史上對抗北約的軍事聯盟組織,已解散)

美蘇冷戰(除訴諸戰争以外的對抗形式)

歐盟(歐洲尋求一個聲音說話的聯盟組織)

曆史科普帖:俄羅斯、烏克蘭為什麼一言不合打起來?

首先,小編簡單介紹一下俄羅斯。俄羅斯,又稱俄羅斯聯邦。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半總統制共和國。位于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大陸兩大洲,國土面積1709.82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7.7%。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統一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改大公稱号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并建立俄羅斯帝國。曆史上曾吞并歐亞多個國家,于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蘇俄同一戰後從俄羅斯帝國獨立出去的各個國家組成蘇聯。 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争霸。

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是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它還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金磚國家之一。

接下來,我們說說一下烏克蘭。國土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裡,東西長1300公裡,南北長900公裡。北京面積:16410平方公裡,相當于60個北京。官方語言:烏克蘭語(語言也和俄羅斯不同)。烏克蘭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總量的1/4。森林資源較為豐富,森林覆寫率43%,跨越三個植被帶,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烏克蘭全國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2個直轄市,共27個一級行政區。首都:基輔(曆史上強大的基輔羅斯公國,烏克蘭一直與俄羅斯有争議,誰都認為自己是基輔羅斯繼承人);人口:278萬。面積827平方公裡。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中心。烏克蘭9世紀(稱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14世紀中葉被三個國家輪番統治→1700-1721被瓜分→19世紀大部分歸為俄羅斯,其餘歸奧匈帝國→1917-1921年短暫獨立→1922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創始加盟國)→1991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

曆史科普帖:俄羅斯、烏克蘭為什麼一言不合打起來?

那麼,曆史上烏克蘭獨立之後,和世界大國以及國際組織關系如何呢?我們整理一下就能看出端倪。

烏克蘭與俄羅斯: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獨立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因黑海艦隊“分家當”的問題産生很大沖突。2005年年初,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在上台後奉行“疏俄親歐”的外交政策,極力追求加入北約,并在天然氣過境、黑海艦隊駐軍、邊境劃界等問題上多次與俄羅斯發生激烈争執,導緻兩國關系陷入僵局。

2014年3月普京簽署克裡米亞入俄條約,兩國關系惡化。2014年6月8日烏克蘭新任總統稱永不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領土占領。

2018年9月,烏宣布廢除烏俄友好合作夥伴關系條約。

2018年11月,烏俄海軍在刻赤海峽發生海上軍事摩擦,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國際法,侵犯本國主權。

從2020年1月起,烏克蘭就規定服務業全面改用烏克蘭語,禁止使用俄語。

從2022年1月16日起,烏克蘭全國性紙媒使用語言的相關法律規定将開始實施。報紙、雜志,甚至填字遊戲書将隻能用烏克蘭語出版。

從2022年7月16日起,在服務業領域用俄語與客戶溝通者将被處以最高約合2760元人民币的罰款。

烏克蘭憲法法院2021年2月準許了一項法律,禁止在國家電視台播放俄羅斯電影和電視節目。

烏克蘭與美國:

1991年獨立後,庫奇馬總統于1994年上任,他努力采取平衡政策:對俄羅斯,他願意維護國内講俄語人口的利益;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他在公開場合始終保持一種謹慎的反俄基調。為了建立一個親西方政權,美國精心培植他們相準了的有“美國女婿”戲稱的尤先科。1998年,尤先科到美國通路期間,與負責陪同他的烏克蘭裔美國女人丘馬琴科一見傾心,很快舉行了婚禮。在2004年,尤先科在美國的幫助下上台了。尤先科在任期内,與俄羅斯關系緊張。2010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尤先科得票率僅有5.45%,狼狽下台,而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統。美國等西方國家不肯罷休,又在2013年底再度在烏克蘭發動顔色革命,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于2014年初被推翻。在此情況下,俄羅斯為了防止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就出兵克裡米亞半島,導緻克裡米亞“脫烏入俄”。美國近來不斷渲染“俄國入侵烏克蘭烏”,制造緊張局勢,就像俄方官員所稱的,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持續“拱火”,已經“歇斯底裡到了極點”。

烏克蘭與歐盟:

烏克蘭西部緊鄰歐盟國家。烏克蘭努力深化與歐盟的關系。2012年3月30日,烏克蘭與歐盟草簽了聯系國協定,雙方原計劃于2013年11月28日簽署聯系國條約。但因俄羅斯的關系而暫停。2014年6月7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希望該國成為歐盟成員國,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被看作是加入歐盟的前景,并希望盡快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 2014年9月16日,議會正式準許同歐盟簽署的聯系國協定。2016年1月,烏歐自貿協定正式啟動。2017年9月,烏歐聯系國協定正式生效。

烏克蘭與北約:

12月23日,議會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放棄不結盟地位法案,決定加強與北約合作。2020年6月12日,烏克蘭外長表示,烏克蘭獲得了北約機會增強夥伴國地位。

曆史科普帖:俄羅斯、烏克蘭為什麼一言不合打起來?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和烏克蘭打起來,原因就很清晰了:

1.烏克蘭加入北約

2月24日淩晨,俄總統普京不同尋常地發表全國講話,正式宣布俄軍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軍事行動,這也意味着全世界關注數個月的烏克蘭“火藥桶”終于爆炸,俄羅斯選擇以這樣最激烈的方式,對抗烏克蘭及其背後的北約。

在蘇聯解體至今的30年中,西方多次欺騙俄羅斯,一步一步将北約東擴,使得俄羅斯的核心利益遭到嚴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戰鬥民族”選擇以牙還牙,對北約東擴的“前哨”烏克蘭大打出手,也是“殺雞儆猴”震懾西方的絕地反擊。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對俄羅斯采取步步緊逼的“蠶食”戰略,就是以經濟制裁為主,以軍事威懾為輔。從軍事力量來看,美國及其北約盟友,在正常力量上已經遠超俄羅斯,但是俄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核武庫,正因為有着強大的三位一體核力量,西方國家才始終沒有和俄羅斯正面沖突。

2.曆史淵源。曾經的烏克蘭,和俄羅斯一樣都是蘇聯的加盟國,兩國同出于斯拉夫民族,但在此後的幾百年,兩個國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經濟發展、文化語言、意識形态方面都出現明顯差異,俄烏開始結怨。從族屬上講,俄烏兩族都認為自己才是基輔羅斯的正宗後裔,這也是兩者間的沖突之一;

3、頓巴斯地區的沖突。頓巴斯是頓涅茨克盆地的簡稱,它的面積隻有六萬多平方公裡,卻分布着“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兩個沒有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國家”。曆史上,頓巴斯等地區一直以俄羅斯族人為主。但赫魯曉夫執政後,蘇聯正式将頓巴斯劃入烏克蘭版圖,這也為蘇聯解體後的邊界争端埋下了隐患;

4、美國的挑撥離間。美方不斷炒作俄烏局勢,意圖通過造勢俄烏沖突,在歐洲能源供應市場上狠狠賺上一筆。近期,美國等西方國家持續炒作所謂俄羅斯即将“入侵”烏克蘭的威脅。2月13日美國援助烏克蘭政府的180噸彈藥。俄羅斯外交部指責美國等西方國家是在挑動一波“有毒”的宣傳戰,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美國意圖通過造勢俄烏沖突,在歐洲能源供應市場上狠狠賺上一筆;

5、域外勢力火上澆油。烏克蘭一直被視為遏制俄羅斯的戰略橋頭堡。冷戰時期,美國前國務卿、戰略學者布熱津斯基就聲稱,“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亞帝國”。而烏克蘭依舊希望借助北約之力收複失地,目前,北約正在歐洲進行“戰略東移”,美國更是加大了對烏克蘭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曆史科普帖:俄羅斯、烏克蘭為什麼一言不合打起來?

北京冬奧會上巴赫說的:感謝冬奧會,給和平一個理由。

普京算是很給面子了,冬奧會開得熱熱鬧鬧,忍到結束了動手開打。

最後,願世界和平。

#俄羅斯##車臣##烏克蘭##烏方:俄軍進入烏克蘭首都基輔地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