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作者:炎黃錄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大陸人民的娛樂生活十分匮乏,精神需求完全得不到滿足。

現在很多人們熟知的娛樂手段例如看電影等,在那個時候都是巨大的奢望。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一切全都改變了,縱觀大陸文藝界,百花齊放,百家争鳴。

各型各色的劇種、音樂、相聲獨幕喜劇等各類藝術表演形式,漸漸走進了大衆的視野之中。

樣闆戲,就是那個時代在大陸興起的劇種之一。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紅燈記》

提到樣闆戲,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紅燈記》。

作為樣闆戲的代表作品,《紅燈記》是大陸八大樣闆戲之一,它講述了一個大陸的一個英雄家庭的故事。

這個家庭中,李鐵梅和他的父親李玉和還有母親,都是為了保護大陸的重要機密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在當時那個年代,《紅燈記》一出,便引起了觀衆的重大反響,這個愛國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在《紅燈記》當中,給我們觀衆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毫無疑問是主角李鐵梅。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李鐵梅

李鐵梅的扮演者劉長瑜,也通過這部樣闆戲,在大陸一炮而紅。

然而,在這幕後卻隐藏着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玉和的扮演者錢浩梁,和李鐵梅的扮演者劉長瑜,雖然在劇中飾演父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水火不容,甚至在台上的時候,他們也都會故意避開對方的眼神,故意看向别的地方。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劉長瑜和錢浩梁

究竟劉長瑜和錢浩梁有什麼深仇大恨呢?他們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緩和的呢?

走上戲劇之路

在當時那個窮困潦倒的年代,想要學習戲曲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戲曲。

隻有家庭背景足夠強大,或者家庭有人從事相關的職業,孩子才能夠得到寶貴的學習戲曲的機會。

然而,劉長瑜并不出身于戲曲世家,反而是一個例外。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劉長瑜

和其他從小便學習戲曲的孩子不同,她從小是在一個官員家庭中長大。

而且劉長瑜原名并不叫劉長瑜,而是叫做周長瑜。

1942年,周長瑜出生在北京,她的父親周大文曾經擔任過北平市長,是以,周長瑜的家庭條件在那個年代算是非常優渥的了。

周大文是著名的戲曲票友,他的三個子女後來都從事了戲曲有關的行業,其中便包括周長瑜。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周大文

然而,好景不長,在周長瑜五歲那年,她的父親周大文,被指控為漢奸,锒铛入獄,從此,周家一家便家道中落,再也不複曾經的繁榮。

即使家庭條件不如以前好了,但是周大文還是非常喜歡戲曲。

為了支援父親的愛好,1951年,九歲的周長瑜報考了中國戲曲學校。

一開始,剛看到周長瑜的時候,由于她的年紀實在太小,負責招生的老師們,都覺得這個小孩子是來鬧着玩的,于是根本沒把她當做考生看待,劉長瑜自然而然地也就落選了。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王瑤卿

眼看周長瑜就要出局,最後還是校長王瑤卿發現了周長瑜的閃光點,他覺得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年紀很小,但是非常有靈氣,一定是一個學習戲曲的好苗子,思考再三之後,校長破例收下了周長瑜。

在中國戲曲學校,周長瑜得到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指導。

這裡有各個門派的名家,這裡有最專業老師,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之下,周長瑜學到了一身的本領。

在中國戲曲學校,周長瑜最大的收獲就是,得到了荀慧生先生的親自指導,在這裡的這段經曆對劉長瑜影響很大,給她的一生都帶了重要的收獲。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荀慧生

周長瑜從小就機靈,對于荀慧生先生教授的一招一式,她都能很快模仿下來。

可是,由于兩人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同,僅僅照葫蘆畫瓢是遠遠不夠的,是以,荀慧生先生始終對周長瑜的表現很不滿意。

周長瑜得知了先生,生氣的原因之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角色當中,不僅僅對于角色的各種動作,就連角色的心理活動她都琢磨的很透徹。

看到周長瑜終于了解了戲曲的真正含義,荀慧生先生也十分欣慰,提到周長瑜的表現,他不像原來一樣愁容滿面,而是滿意地點頭了。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中國戲曲學校

1959年,周長瑜從學習了八年的中國戲曲學校畢業了。

在校長的建議之下,周長瑜決定将自己的姓改為劉,跟随自己的媽媽姓,從此改名為劉長瑜。

提到劉長瑜,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婚姻故事,雖然大家都熟知劉長瑜的事業之路,十分順利,但是她的感情之路卻十分坎坷。

劉長瑜一共經曆過兩段婚姻,這些經曆也給她帶來了許多收獲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學戲

劉長瑜的第一次婚姻是在1961年,她的丈夫就是她戲曲學校的同學。

1961年,劉長瑜和丈夫正式登記,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雖然此時劉長瑜正遭受不公平待遇,不過有丈夫的陪伴,他們的小日子過得也很開心。

然而,好景不長,正在兩個人都準備好迎接新生活的時候,劉長瑜的丈夫卻突然患上了肺癌。

上天沒有眷顧這對苦命鴛鴦。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醫院

1967年,丈夫還是離開了她,劉長瑜悲痛欲絕,丈夫的離去對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長一段時間内,劉長瑜都沒有從中走出來。

看到劉長瑜這個樣子,周圍的人都很心疼,他們都希望劉長瑜能夠再重新找一個依靠,從喪夫的悲痛中走出來,于是紛紛給她介紹對象,可是劉長瑜都沒有答應。

劉長瑜身邊不乏很多優秀青年的追求。他們有的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有的是和劉長瑜同一職業的戲曲演員,有的是文壇大家……

時間過去很久,漸漸走出悲傷的劉長瑜,思考良久之後,她決定答應同僚白繼雲的追求。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同為戲曲演員,白繼雲能夠了解劉長瑜的困難,也能夠站在劉長瑜的角度思考問題,兩個人都熱愛戲曲,都熱愛藝術,有很多共同語言。

在此之前,兩人已經認識很多年了,對彼此也有很深的了解。

白繼雲雖然是武打演員,但是他性格溫和,懂得照顧人,和白繼雲在一起之後,劉長瑜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是白繼雲陪伴她走過了這段艱難的路,劉長瑜自然被對這個男人感動了。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劉長瑜和白繼雲

1968年,劉長瑜和白繼雲正式走到了一起,攜手度過餘生,1973年,劉長瑜生下了兩人愛情的結晶,這之後,劉長瑜和錢浩梁還聯合創辦了中國青年平劇團。

水火不容

有不少人可以體諒劉長瑜,也願意走近她,但是也有的人對她敵意很深,就像劉長瑜最親密的搭檔錢浩梁。

1962年,從戲曲學校畢業三年之後,劉長瑜進入了中國戲劇院工作。

進入中國戲劇院的第二年,劉長瑜得到一個意外的機會,那就是出演平劇《紅燈記》中的十七歲的李鐵梅。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一開始,李鐵梅的人選并不是劉長瑜,而是著名戲劇演員杜近芳。

不過考慮到杜近芳和劇中人物的年齡差距過大,劇院決定尋找一個更适合的人,來扮演李鐵梅,而劉長瑜剛好就是最合适的人選。

雖然劉長瑜隻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是她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導演,也征服了觀衆們。和一衆平劇大腕搭戲,劉長瑜絲毫不露怯,雖然演技仍然有些青澀,但是絲毫不影響觀衆們的觀感。

《紅燈記》一出,劉長瑜感人至深的表演,得到了觀衆們的廣泛好評,劉長瑜也通過這部戲劇成為了國内炙手可熱的戲劇演員。

提到《紅燈記》,除了李鐵梅,我們不得不提李玉和。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錢浩梁

在劇中,李玉和是李鐵梅的父親,兩人精湛的表演都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玉和的扮演者錢浩梁也得到了觀衆們的認可。

然而,《紅燈記》雖然走紅全國,成為大陸“八大樣闆戲”之一,但是它的幕後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

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台上扮演着父女關系的劉長瑜,和錢浩梁居然台下水火不容。

不僅在台下兩人沉默寡言,就連在台上,他們也始終和對方保持距離,而究其原因,還要從錢浩梁的出生說起。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戲曲舊照

1934年,錢浩梁出生在上海市的一個戲曲家庭裡,他的父親就是大陸著名的戲曲演員錢麟童。

在父親的影響下,錢浩梁從小就對戲曲十分感興趣。

從他六歲的時候開始,他就一直跟随父親學習戲曲,也許是因為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基因,錢浩梁在曲藝方面十分有天賦。

1943年,錢浩梁進入了上海戲曲學校進行系統的學習。

學校停辦之後,1950年,錢浩梁又來到了中國戲曲學校,1962年,錢浩梁正式進入中國平劇院。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錢浩梁(右一)

進入中國平劇院之後,錢浩梁結識了很多才華橫溢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一個寶貴的機會,拜師敬仰已久的李少春,成為他的學生。

在李少春的親自指導下,錢浩梁的技藝練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得到衆多名家們的贊賞。

李少春對于自己的這個徒弟,也是寵愛有加,把他所有的本領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1964年,在師父李少春的介紹下,錢浩梁得到了出演《紅燈記》的寶貴機會,錢浩梁決定把握住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李少春

錢浩梁長年累月的訓練,在舞台上終于派上了用場,在舞台上,他為觀衆們獻上了一場場出色的演出。

那究竟為什麼錢浩梁會和劉長瑜如此水火不容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劉長瑜出生在官僚家庭當中,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官僚家庭的出身是人人喊打的,劉長瑜也不例外,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錢浩梁才看她不順眼,和她處處作對。

由于錢浩梁出生在一個戲曲之家,出身好,是以他自然對于劉長瑜身上的官員子弟氣質十分厭惡。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更重要的是,處于當時那個年代中,劉長瑜自然會受到周圍人的批鬥和歧視。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無論是親戚和朋友,長時間建立的信任都會在一瞬間崩塌,更何況錢浩梁和劉長瑜這樣素不相識的陌生搭檔。

正是因為這樣,錢浩梁和劉長瑜總是針鋒相對。

在台上演出的時候,兩個人雖然看起來很和睦,但是兩人從未對視過,每次需要有對視情節的時候,兩人雖然面對面,但是目光卻移到别處。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為了解決這樣的狀況,很多次上司希望能夠換掉劉長瑜,換上一個出身好的演員來扮演李鐵梅。

可是劇團再也找不出比劉長瑜更加适合這份工作的人了,是以,劉長瑜一直擔任李鐵梅的扮演者。

如今,雖然劉長瑜演出已經大大減少了,但是她卻仍然緻力于培養熱愛戲曲的年輕人們。

平劇作為大陸的國粹,不應該也不可以失去傳人。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劉長瑜希望讓所有人都能夠認識平劇、熱愛平劇、傳承平劇。

重歸于好

随着時代的變化,很多問題也都得到了解決,劉長瑜的出身問題也不再像原來那樣嚴重。

1978年,劉長瑜再次恢複了演出。

除了《紅燈記》之外,她還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曲目如《賣水》、《香羅帕》等。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都說人老了之後,對以前的很多事情都會看開,劉長瑜和錢浩梁也不例外。

晚年的時候,劉長瑜和錢浩梁冰釋前嫌,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水火不容,而是變成了很好的朋友。

兩個以藝術為生的戲曲演員有無數的共同話題,經常在一起談天說地,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摯友。

2001年,《紅燈記》的原班人馬再次聚在一起,時隔許多年再一次為我們表演了一段《紅燈記》。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雖然此時劉長瑜已經六十歲了,錢浩梁已經六十七歲了,但是大家對于戲曲的那份熱愛始終沒有變。

雖然之前劉長瑜和錢浩梁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可是當所有沖突都化解之後,兩位戲劇演員仍然是我們心中的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

他們的合作不僅僅是表演,更是珍貴的藝術财富。

《紅燈記》背後的故事:劉長瑜與錢浩梁台上演父女,台下勢同水火

紅燈記

劉長瑜和錢浩梁的故事,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而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做事都是身不由己,不過無論如何,當一切明了之後,很多之前無法化解的沖突都會迎刃而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