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選上方“關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劉長瑜是誰?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在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劉長瑜紅極一時、家喻戶曉,其主演的《賣水》《春草闖堂》《平原作戰》《紅燈照》《紅燈記》等平劇節目影響深遠。
尤其《紅燈記》中的“李鐵梅”是觀衆心中永遠的經典,憑借這個角色,劉長瑜的事業登上了巅峰,“李鐵梅”一度成為她的代名詞。
除卻一代平劇大師的身份,劉長瑜還積極參加慈善事業,為慈善活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事業上,劉長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感情上比較坎坷,兩次婚姻悲喜交加,對兒子更是充滿愧疚。
01
1942年,劉長瑜出生在中國北京的東四八條,其父周大文曾是北平市市長,與張學良是拜把子兄弟。
周大文與張學良
劉長瑜的母親是周大文的三姨太,雖出生貧寒,但深得周大文寵愛,連生三個子女,劉長瑜是老二。
除此之外,劉長瑜還有11個兄弟姐妹。
由此可見,劉長瑜算得上是出身名門,家境非常殷實顯赫,但優渥的家境并沒有給劉長瑜帶來幸福的童年。
在她三歲時,其父被當做漢奸關進監獄,其母後來與父親離了婚,劉長瑜與姐弟跟随母親生活,同時改随母姓,他們姐弟三個靠着母親為數不多的積蓄和幫人做針線活拉扯大。
劉長瑜走上戲劇之路,說起來還跟她的父親有關。
周大文是個平劇迷,曾在舞台上與荀慧生配過戲,生活中他時不時地會來上一段,與此同時他還會分享一些戲文的相關知識予子女,受其影響,劉長瑜從小便對平劇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1951年,劉長瑜報考中國戲曲學校,此時還十歲不到的她有些淘氣,很多老師都不願意要她,想把她退回去,是校長王瑤卿看好她,覺得她是個可塑之才,便将她留下了。
劉長瑜也很争氣,她雖有些調皮,但絕頂聰明,很多戲一學就會。
劉長瑜出生時身體就不好,是以一直比較瘦弱,而戲校的生活很苦,每天練功都要消費很大的體力,但是她堅持下來了。
她是真的熱愛戲劇,不怕吃苦,1951年至1959的九年間她一直在學習平劇旦行表演藝術。
1958年,劉長瑜得平劇大師荀慧生先生的親授,她攻青衣、花旦、刀馬旦,尤擅長花旦,學會《辛安驿》《紅樓二尤》等,未來可期。
1959年,劉長瑜從戲曲學校畢業被配置設定進中國戲曲學校實驗劇團當演員,與此同時優秀的她還在母校兼職授課。
劉長瑜戲曲天賦高、又刻苦上進。
之後她又得雪豔琴、李玉茹、童芷苓、俞振飛及漢劇陳伯華、豫劇皇後陳素真的傳藝指點,劉長瑜的藝術造詣突飛猛進。
1962年,她被調入中國平劇院三團當演員。與此同時,她的同學錢浩亮、劉秀榮等人也被分進了中國平劇院。
劉長瑜的扮相俊美,嗓音清脆,吐字明快,表演真切,同時她又善于博采衆長,廣泛吸收,進而形成了她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很快就在業内嶄露頭角。
02
劉長瑜是一個追求事業發展的女演員,
但她也始終是希望事業與愛情兼得,于是在事業穩定之後,她就開始考慮個人問題了。
1964年,劉長瑜結婚了,這一年她剛好22歲,丈夫是她在戲曲學校的同學,兩人是自由戀愛,後來對方也進了中國平劇院當演員。
既是夫妻,又是同僚,劉長瑜和丈夫有共識,在追求事業的同時也要經營好家庭。
婚後不久,他們便打算孕育一個小孩,然而丈夫的身體狀态不太好。
他每晚都會咳嗽且咳嗽的厲害,劉長瑜要他去醫院看看,但是對方卻不以為然,以為隻是普通的咳嗽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直至他發現自己胸悶、呼吸困難時才趕緊上醫院,可這時已經來不及了,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他的肺部長出了一個異物。
當時這家醫院的條件有限,無法确定病因便要他轉去大醫院檢查,待進一步檢查結果出來,确診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手持确診書,劉長瑜的心情很複雜,她感覺自己的天都塌了,可她必須堅強,還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全力救治丈夫。
當務之急便是要将這顆惡性良性腫瘤摘除,然而現實卻不盡人意,手術之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了。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劉長瑜,她心如刀絞,但她還是要隐忍着在丈夫面前扮演堅強,白天她上班排練,結束排練就趕緊趕到病房照看丈夫。
那段時日,劉長瑜兩邊跑,很累,但是人前她還是要笑臉相待,尤其是在排演劇目時,因為角色需要她要扮演出很歡快的樣子,有誰知道她笑的背後全是辛酸與淚水呢。
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劉長瑜想盡了一切辦法,然而最終還是沒能留住他的生命。
1964年9月,劉長瑜的丈夫不治病逝,此時他們夫妻剛結婚4個月,他就走了,劉長瑜陷入了無盡的悲傷與哀痛。
有很長一段時間,她整日以淚洗面,精神恍惚,但想起在醫院那段時間,丈夫對她的交代。
他要她照顧好自己,如果自己真有什麼不幸的話,她一定要帶着他的那份好好活下去,每每想到這裡,她就提醒自己要打起精神來。
劉長瑜收拾好心情,她決定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以此轉移注意力,減少對丈夫的思念,不久她就迎來了自己事業的高峰。
當時中國平劇院排演現代平劇《紅燈記》。
原本團裡是打算讓杜近芳飾演“李鐵梅”一角,可杜近芳當時出國演出未歸,團裡也曲素英、李維康等人,但都不如劉長瑜合适。
是以“李鐵梅”這個角色最終花落劉長瑜,不過她也是以頻繁受到團裡人的排擠,尤其是團長錢浩亮多次要求将她換下去。
在劇裡,錢浩亮與劉長瑜是父女關系,但是下了舞台兩人很少說話,幾乎是水火不容。
那段時日,劉長瑜在台上投入角色,台下還要遭遇各種排擠,她無力應付這一切。
幸得這時候有一個人一直默默陪在她身邊,讓她有勇氣在屢遭打擊後迎難而上。
這個人就是她後來的丈夫白繼雲。
03
白繼雲比劉長瑜大三歲,其父是著名武生演員白雲亭,白繼雲繼承父業,是團裡的武生演員兼國術指導。
白繼雲心思細膩又善良,看着團裡的人欺負劉長瑜,他忍不住想要保護她,他的關心與鼓勵讓劉長瑜重新站起來了。
憑借“李鐵梅”一角,劉長瑜的事業攀上高峰。
之後《紅燈記》被搬上大熒幕,劉長瑜仍然在劇中飾演“李鐵梅”,該片公映後在全國範圍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劉長瑜成為紅極一時的平劇演員,家喻戶曉。
劉長瑜與白繼雲是1968年再婚的,她在他的溫暖下走出了喪夫之痛,并且在決定與他開始新的生活之前,她問過白繼雲一個問題:
我出身不好,結過婚,這些你都不在乎嗎?
白繼雲毫不猶豫,目光堅定地告訴她,他喜歡她就是愛她這個人,與别的一切都無關,他已經做好同她面對一切的準備。
劉長瑜看着白繼雲沒有半絲的猶豫,這些年來他一直陪在自己身邊,他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就這樣她與他攜手走過了半生。
一家三口
婚後,他們夫妻互相扶持,互相包容,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他們用真愛打敗了那些流言蜚語,用真愛成全了彼此的夢想。
1973年,31歲的劉長瑜生下兒子,從二人世界組成幸福的三口之家。
彼時劉長瑜的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她沒有過多休息,産後三個月她就全面複出回團拍戲,兒子則由白繼雲照料。
那時候劉長瑜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兒子,才三個月兒子就斷奶了,開始吃米糊糊瘦地跟個猴兒一樣,劉長瑜是以沒少掉眼淚,可她似乎也沒辦法。
進入八十年代後,劉長瑜的事業發展迎來第二個高峰,由她主演的《賣水》《打漁殺家》《紅樓二尤》《紅燈照》《玉堂春》《春草闖堂》等平劇劇目,深受好評。
劉長瑜成為中國首屆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與此同時她先後擔任了中國平劇院青年團的名譽團長、中國平劇院副院長,事業發展節節攀升。
白繼雲在兒子上了國中後,事業也煥發了第二春,夫妻倆都專注在平劇事業裡,無暇顧及兒子,因而埋沒了兒子在平劇表演上的天賦。
對此,劉長瑜非常愧疚,她覺得自己對不起兒子,小時候兒子喜歡平劇,但是因為平劇帶給了她太多的痛,加上練功非常艱辛,她阻止了兒子。
後來,兒子上國中後又迷上了京胡,劉長瑜和丈夫也沒當回事,讓兒子自己在家裡對着CD光牒自學。
在劉長瑜和丈夫的規劃裡,他們并不希望兒子走藝術這條路,因為這條路太難了,他們隻希望他好好讀書,考一個大學,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過普通人的生活。
當同僚發現她兒子的天賦,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培養兒子時,他們說太忙了,團裡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有精力管兒子。
就這樣,劉長瑜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平劇事業上,後來還帶出了耿巧雲、趙玉華、管 波等衆多優秀的弟子出來,可她的兒子就真的成了一個普通人。
劉長瑜與她的弟子們
04
劉長瑜對兒子的愧疚是與日俱增的,以前她專注在工作裡,總覺得以後會有時間陪孩子。
可轉眼之間,兒子就長大了,并沒有如願往她試想的路上走,因為他們兒子的成績一般,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他沒繼續求學,而是進了一家公司打工。
2000年,在她兒子27歲左右,他又從公司出來了,他放不下自己對藝術的熱愛,他開始在公園裡為一幫平劇愛好者伴奏。
每天早上,當平劇愛好者在公園吊嗓時,他便坐在一旁拉京胡,他很投入,也拉得很好,每次都引得衆人來圍觀。
那時候衆人還不知他是平劇名家劉長瑜的兒子,他們隻是覺得他拉得好,後來當大家得知真相時都有些驚訝。
他們不了解劉長瑜與丈夫都是名人,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們的兒子也有藝術天賦,可為何沒有好好培養他,而是讓他在公園裡為人伴奏。
這些話傳入了劉長瑜的耳朵裡,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古人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是劉長瑜自覺沒做到,她愧對兒子,錯過了培養兒子的最好年華,進而耽誤了他的一生。
劉長瑜跟兒子道歉,她說當年因為自己一意孤行阻止了兒子的熱愛,之後又沒過多關注他的興趣愛好沒有及時培養他,心裡很難過。
幸運的是劉長瑜的兒子并不怪她,他說自己能了解父母,他們那麼忙,要做的事很多,看見他們為平劇事業做的貢獻,他為他們感到驕傲。
兒子越是懂事,劉長瑜的心裡越是難受,她真心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個兒子而感到驕傲,倘若自己當年稍微用點心在他身上,他或許過的就是另一種人生。
但人生沒有回頭路,隻能向前看,後來劉長瑜盡可能地補償兒子,隻要他有什麼心願她都盡可能滿足。
回顧劉長瑜的成名路,她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她生來便有過人的天賦、謙卑吃苦上進質樸的天性,這讓她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幸的是,她的父母離婚,第一任丈夫在婚後四個月就因病去世了,這讓她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悲痛。
幸好她遇見了志同道合的白繼雲,兩人喜結連理,攜手至今,他們一起譜寫了一段美好姻緣,孕育了一個貼心善良的兒子,組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同時也成就了彼此的事業理想。
劉長瑜80壽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