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沖突更新,回顧俄烏沖突時間線,幕後又是盎薩和北約

作者:提桶跑江湖的大蝦

正文前的吐槽:

​[白眼]作為一個在蘇州的打工仔,這幾天有點迷幻。

​​[看]先是春節剛回來就疫情了,然後天天核酸;

​[吐血]然後加班加到受不了了開始提桶跑路;

​[熊吉]然後收到離職證明的那天睡了個午覺,醒來點了份烤鴨發現俄羅斯和烏克蘭打起來了;

​[黑臉]然後這幾天沒事刷抖音,發現全是俄羅斯和烏克蘭......

簡要的全文總結:

回顧完時間後你就會發現俄烏會起沖突十分正常,就像隔壁村霸指使你家鄰居天天挖你家牆磚然後拿回去蓋房還埋怨你家牆磚品質真差一樣,并且隔三差五賤兮兮地在其他村民面前撅着屁股對你說,“诶~來打我呀,打我呀,來呀~~”,要麼就是,“村霸粑粑,他吓我,快制裁他!”,“村霸粑粑,他欺負我,快打錢還有送武器給我~”。[打臉]

隔壁村霸:以美國為首的盎薩民族。

自家鄰居:不成氣候的前兄弟烏克蘭。

天天被制裁的自家:重工業發達的俄羅斯。

其他村民:地球村的其餘國家。

​[呆無辜]此外,從下方整理的時間線可以看出,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烏克蘭又是問美國要薩德反飛彈系統,又是在俄羅斯邊境各種整活,美國、加拿大還不斷給烏克蘭軍事物資......反觀俄羅斯,一直忍到了北京冬奧會結束。

俄烏沖突時間線:

近期俄烏沖突霸屏,抽空整理了下時間線,發現從1月19日起畫風就有點奇怪,盎薩民族為首的國家一直在煽風點火(省時間的話,可隻看本文的高亮标記文字内容):

1月19日,拜登預測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拜登還推測普京并沒有尋求“全面戰争”,隻是在“盡可能試探美國和北約”。

烏克蘭沖突更新,回顧俄烏沖突時間線,幕後又是盎薩和北約

2022年1月19日 拜登預測俄羅斯動向

1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迎來就職一周年。

1月23日,美國駐烏克蘭基輔大使館開始撤離。随後,英國、德國、澳洲、荷蘭、日本等國政府也訓示各自駐烏外交使團撤人。

1月24日,北約決定向東歐成員國增派部隊、軍艦和戰機。丹麥向波羅的海派遣一艘護衛艦,向立陶宛部署4架F-16戰機;西班牙派遣數艘軍艦加入北約海上部隊,考慮向保加利亞派遣戰機;法國準備好按北約指揮向羅馬尼亞派遣軍隊;荷蘭一艘軍艦和多支陸上部隊進入随時可加入北約反應部隊的待命狀态,從4月起在保加利亞部署2架F-35戰機。

1月26日,德國防長宣布,贈送給烏克蘭5000頂頭盔。

1月26日,美國和北約向俄方正式遞交了書面答複(俄方要求美國和北約就停止進一步東擴提供法律保障,并就此公開送出兩份安保建議),内容沒有公開,且二者拒絕讓步。

1月26日,俄羅斯、烏克蘭、德國、法國在巴黎開了8個小時的會,四個國家均同意“無條件維持停火承諾”,并加快推進明斯克協定的實施。

1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了電話。英國路透社采訪了澤連斯基,報道說:“美烏雙方就未來聯合行動達成一緻”。

烏克蘭沖突更新,回顧俄烏沖突時間線,幕後又是盎薩和北約

拜登通話澤連斯基

1月28日,普京批評西方忽視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根本性憂慮”。

1月28日,澤連斯基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商讨加快推進得以重新開機的“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加快落實新明斯克協定。

1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馬克龍通電話,雙方對以“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的形式開展工作表示滿意,同意繼續就歐洲總體安全問題展開對話。

1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需要在俄羅斯入侵之前先實施制裁。

1月31日,馬克龍和普京再次通話,就俄方所提安保建議和烏克蘭局勢等問題交換意見,雙方約定繼續保持電話聯系,并研究舉行線下會晤的可能性。

2月1日,普京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通電話,讨論烏克蘭局勢和俄方所提安保建議問題。

2月1日,普京表示,俄方有三項關鍵要求,即北約停止擴張、放棄在俄邊境附近部署打擊性武器、北約在歐洲的軍事設施恢複至1997年俄與北約簽署基本關系檔案時的狀态,但這些要求在書面答複中未得到相應考慮。俄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如果俄與北約因烏克蘭問題爆發直接沖突,将是災難性的。俄外長拉夫羅夫說:“我們不想要戰争,但也不容許自己的利益受到粗暴攻擊和忽視。”

2月2日,美國宣布将向德國、波蘭和羅馬尼亞總計部署3000名軍人。

2月2日,普京與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均讨論烏克蘭局勢和俄方所提安保建議問題。

2月3日,普京與馬克龍進行了7天内的第三次通話。兩人之是以如此頻繁溝通,除了雙方都是“諾曼底模式”重要參與方,法國還在今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二者的對話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被看作俄羅斯與歐盟的互動。

2月4日,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

2月4日,英國首相約翰遜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磋商。

2月4日,據日本共同社,由于烏克蘭局勢緊張,日本考慮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2月5日,惠譽确認烏克蘭評級在B,将其評級展望從正面下修為穩定。

2月6日,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美國已向日本提出要求:如果俄軍“入侵”烏克蘭,日本有必要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

2月7日,烏克蘭公布了西方軍事援助的規模,已經累計收到了超過15億美元,以及超過1000噸的武器和軍備。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宣布,拜登總統已于去年12月授權向烏克蘭提供額外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标槍反坦克飛彈和“大量火炮”。

2月7日,美方宣布總額為1億美元的售台武器計劃。

​​​[打臉](又來折騰台灣?)

2月8日,烏克蘭政府已經要求美國在該國的哈爾科夫地區部署多套“薩德”反導系統。

2月9日,烏克蘭基輔,一批美國援助的軍事物資抵達鮑裡斯波爾國際機場。 ​

烏克蘭沖突更新,回顧俄烏沖突時間線,幕後又是盎薩和北約

2022年2月9日 美國軍事物資抵達烏克蘭

2月9日,俄羅斯副外長表示,如果美國真的考慮向烏克蘭提供薩德飛彈系統,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機會将會減少。

2月10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白境内啟動“聯盟決心-2022”聯合演習。

2月11日,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10日上調烏克蘭旅行風險建議至四級,即不建議前往。

2月12日,普京和拜登進行了持續1個多小時的通話。拜登警告稱,俄羅斯如果“入侵”烏克蘭,将引發西方果斷反應。普京稱,俄方不明白美國為何故意散播“入侵”虛假資訊。

2月12日,美國國務院下令美國駐烏克蘭使館的非緊急人員撤離。

2月13日,拜登在戴維營與西方多國上司人舉行會談,商讨烏克蘭危機。并指出,俄羅斯即将對烏克蘭發動進攻,時間就定在本月16日。

2月14日,烏克蘭國防部長表示,烏克蘭已經收到了美國提供的180噸彈藥,供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

2月15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布,将向烏克蘭提供5億加元貸款,并同意向烏克蘭運送價值780萬加元的“緻命性裝備”和彈藥。

2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就俄烏局勢發表講話:将盡可能通過外交管道解決問題。

​​​​[打臉](震驚,武器和彈藥還有資金都給了這麼多了,拜登整這出?[黑線])

2月17日,在“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發生炮戰。

2月18日,“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這兩個地區的上司人宣布,即日起向俄羅斯大規模集中疏散當地居民。

2月18日,拜登再次發表講話稱,俄羅斯将在“未來幾天”進攻烏克蘭。

2月18日,普京簽署指令,征召在預備役的俄羅斯公民進行2022年度的軍事集訓,以提高預備役人員的戰鬥訓練水準。

2月19日,俄羅斯戰略威懾力量演習在俄多地展開,俄空天軍、南部軍區、戰略飛彈部隊、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均投入了演習。

2月19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聯盟決心-2022”聯合軍演最後階段實戰演習在白俄羅斯奧布茲—列斯諾夫斯基靶場進行。

2月19日,俄南部羅斯托夫州政府宣布,由于從烏東部地區湧入的難民數量持續增加,當地即日起進入緊急狀态。

2月19日,烏克蘭政府宣布,兩名烏政府軍士兵在同烏東部民間武裝的交火中死亡。俄羅斯軍方宣布,俄方打死從烏克蘭潛入俄羅斯的“破壞分子”。

2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确認,如果烏克蘭沖突更新,美國不會派兵到烏克蘭作戰。

2月20日,2022北京冬奧會閉幕。

2月21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就烏克蘭東部局勢舉行會議。普京随後簽署關于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指令,下令俄外交部與兩個“共和國”商談建立外交關系,指令俄羅斯國家武裝力量為兩地提供和平保障。

2月21日,歐盟理事會準許向烏克蘭提供12億歐元援助金貸款。

2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美國将禁止公民同烏東地區經濟往來。

2月22日,德國宣布暫停“北溪-2”項目的認證程式。

2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俄羅斯兩大金融機構和精英人士實施制裁。

2月23日,歐盟、英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國宣布對俄羅斯進行新一輪制裁。

2月24日12時12分消息,俄軍已突破哈爾科夫州界。基輔與哈爾科夫烏軍指揮所遭到火箭彈襲擊。俄羅斯國防部表示,烏方軍事基礎設施正受到高精度武器的打擊,但俄羅斯武裝部隊不對烏克蘭城市進行炮擊或空襲,行動不會威脅到平民。

2月24日,烏克蘭宣布與俄羅斯斷交。

2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美國、阿爾巴尼亞送出的關于烏克蘭局勢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由于俄羅斯投票否決該草案,決議未能通過,其中中國、印度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3國投了棄權票。(安理會投票中,11票同意,1票否決,3票棄權)

2月25日,俄羅斯聯邦下的車臣共和國上司人拉姆贊·卡德羅夫表示,在目前烏克蘭局勢的背景下,車臣準備出動1萬精銳部隊,幫助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卡德羅夫向澤連斯基提出要求:向普京道歉。

2月25日,據CNN報道,自俄方實施軍事行動以來,烏克蘭當局已向基輔地區群眾發放約1.8萬支帶有彈藥的槍支。據報道,當地群眾僅需出示護照等證件即可領取機槍等武器。

2月25日,俄外交部發言人: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已經接近通往不歸路的臨界線。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2月25日表示,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已接近通往不歸路的臨界線。西方國家沒有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能夠推動雙方關系、經濟金融和人道主義發展取得成果的對話機會,也沒有提供任何能夠避免雙方關系惡化的“精準”接觸機會,而是進行教師爺般的獨白。西方國家從未想要和俄羅斯真正平等相待,其言論并非旨在使雙方關系正常化,而是在感歎未能将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俄羅斯。

2月26日,烏克蘭基輔市發生戰鬥,市政府釋出緊急避難提示。

2月26日,美海軍拉爾夫·約翰遜号USS Ralph Johnson (DDG-114) 出現在台灣海峽南部,正在穿越台灣海峽,美海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在台灣海峽南口提供情報支援。

​​​​​[打臉](回到上邊的2月7日,美國在那時就對台灣想入非非了,果然漂亮國的攪屎技術從未讓人失望。)

2月26日,美國今年11月将迎來國會改選,即中期選舉。分析人士指出,拜登和國會民主黨人本要聚焦選民關注的問題,備戰中期選舉,但烏克蘭局勢可能會“幹擾”選情。

​​[白眼](莫非許久不見的特朗普又要整活?Young man~Y.M.C.A~)

2月2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國家杜馬發言人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離開基輔後前往利沃夫。此前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26日在社交平台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于當地時間25日離開基輔,他從烏克蘭首都發出的所有呼籲都是提前拍攝。

​[看](戰争期間,資訊真假難辨,畢竟這是條十分影響烏克蘭部隊士氣的消息。)

最後,插入一個俄烏沖突的背景:

烏克蘭東部問題始于2014年。時任烏克蘭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顔色革命”中下台,親西方政府在烏克蘭掌權。克裡米亞地區經由公民投票,決定脫離烏克蘭、并入俄羅斯。在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所在的頓巴斯地區,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沖突,随後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