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民級IP,值得是一個國家内全年齡、不分老幼都會喜歡的作品,具體的呈現形式肯定是多樣化的,比如:遊戲、動漫、影視劇、周邊等等。要說我們國家的國民級IP,博士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三國”,絕對算得上婦孺皆知,那麼鄰國日本呢?

日本的國民級IP包括《勇者鬥惡龍》、《鬼滅之刃》等等吧?或許是,但是博士一時找不到資料來支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寶可夢》絕對是日本國民級IP之一,因為LINE(日本主流社交軟體)旗下市調機構近期在日本針對《寶可夢》系列的認知度進行了調查,發現不知道寶可夢的日本人不到3%!
這次調查的對象是日本全國十歲到五十九歲、一共5252名當地群眾。另外,市調機構還把樣本從十歲到五十歲劃分為五個年齡區段,每一個年齡層都有一千名左右的群眾接受調查。當然,你可以認為樣本數不夠多,但是博士認為從統計學的觀點來看,這個數量已經足夠讓我們了解日本群眾對于《寶可夢》的認知情況。讓我們來看看結果吧!
作為國民級IP,《寶可夢》一開始的确是遊戲,最初的作品是在1996年于日本發行的Game Boy角色扮演遊戲,後來衍生出了動漫、影視劇、周邊、實體卡牌等等。而在整體認知度方面,遊戲的确是《寶可夢》系列的核心,所有年齡層曾經有接觸過的系列産品裡,遊戲産品占比最大!換句話來說,絕大部分人都是從《寶可夢》遊戲入坑的。
值得一提的是:十歲、二十歲、三十歲這三個年齡層有玩過遊戲的人都超過一半。年紀越大玩遊戲的人越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玩過遊戲的比例依舊有35%以上。具體遊戲産品方面,最多人玩的遊戲還是《寶可夢》正統系列作,在十歲、二十歲、三十歲這三個年齡層當中都排行第一!
除此之外,十歲年齡層在玩《寶可夢大集結》,二十歲則在玩《神奇寶貝保育家》,三十歲在玩《寶可夢競技場》,可以看出不同年齡層的玩家喜歡不同的寶可夢遊戲,而最沒有代溝的遊戲産品則是近年來異常火爆的《寶可夢GO》。博士就分享過不少老年玩家玩《寶可夢GO》的趣事,非常有意思!
除了遊戲之外,動畫則在所有年齡層都排行第二,可以看出是和遊戲一樣重要的第二大支柱。至于其他載體方面,十歲與二十歲這兩個年齡層接觸電影的比例相對較高,而在三十歲以上的年齡層對電影就不感興趣了,反而喜歡相關的食物(飲料)或者玩具周邊。值得一提的是:三十歲女性接觸寶可夢贈品類産品的比例特别高,可能是育兒的母親陪小孩一起參與相關活動的關系。至于完全不知道《寶可夢》是什麼的人,在所有年齡層當中不到3%,這就是國民級的影響力!
反過來想想,那些不知道寶可夢的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逛個街、看個電視都能看到寶可夢的東西呀,用line聊天意味着并沒有脫離網絡呀,難以了解!
如果大夥覺得今天的内容還不錯
不要忘了點個【在看】和【贊】
你的鼓勵是對博士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