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是被污染食物或飲用水導緻的疾病,可以按照污染源,劃分為不同的類别。不同類别的食物中毒,引起的症狀及其結局,均具有各自的特點。比如,有些食物中毒,可能引起自限性的消化道症狀,而嚴重的食物中毒,則會導緻永久性殘疾,甚至死亡。那麼,食物中毒的具體表現有什麼特點?如何進行預防呢?咱們現在就為大家解疑釋惑。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首先需要與胃腸道感染進行區分。胃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導緻,最常見的情況是諾如病毒感染,具有高度傳染性,症狀主要是腹瀉,糞便多為水樣或混有血迹,此外,還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部痙攣、肌肉酸痛、低燒、頭痛、眩暈。應對措施,主要是多喝水,防止脫水,盡量減少攝入固體食物,同時,避免攝入乳制品、咖啡因、酒精、糖、脂肪、調料,謹慎服用藥物。如果出現脫水、高燒,應該及時就醫。預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水果和蔬菜要認真清洗,同時,注意防止衣服、物品、嘔吐物、糞便污染物等造成交叉感染。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可以分為5個類别。第1類,是細菌性食物中毒,這種情況占食物中毒總數的50%以上,主要緻病原因是食物被細菌污染,尤其是熟肉制品或變質食物。食物污染的途徑,可能是病畜或病禽、蒼蠅滋生、用具不潔、生熟食品交叉感染、操作人員帶菌污染等,或者是食物貯存方法不當,造成細菌大量繁殖。此外,食物中毒也與生活習慣相關,比如,食用未煮熟的魚類或肉類,會引起溶血性弧菌感染。夏季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常見的種類是沙門氏菌感染。預防措施是食物充分煮熟、注意生熟分開、處理食物時注意衛生。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的第2類,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具體原因可能有3種,第1種是誤食含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加工制品,比如,大麻油。第2種,是沒有去除植物中的有毒成分,比如,生吃苦杏仁。第3種,處理方法不當,比如,食用過多沒有腌制好的鹹菜,或者沒有煮透的扁豆。植物性食物中毒,缺乏特效的救治方法,主要的措施是盡早排出毒物。預防措施是增加相關知識,不要食用來源不明或成分不明的食物。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的第3類,是動物性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有2種,第1種是将含有毒成分的動物當作食物,比如,使用含毒的動物泡制藥酒。第2種是加工方法不當,比如,河豚魚處理不當,會引起中毒。部分動物性食物中毒,病情發展迅速,難以救治。預防措施是按照正确方法處理食物,不要誤食含毒動物。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的第4類,是真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誤食被真菌污染的食物。真菌會在谷物或其他食物中生長繁殖,産生有毒的代謝産物,而且,加熱或一般的烹調方法,不能破壞食物中的真菌毒素。預防方法是仔細檢查食物,避免食物發黴或變質的食物。

食物中毒,由5類因素導緻,注意生活細節才能避免中招

食物中毒的第5類,是化學性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誤食被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的食物,或者含有超量添加劑的假冒僞劣食品,此外,食物貯存不當,比如,油脂酸敗,也會引起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發病與進食時間及進食量有關,需要通過檢測剩餘食物、嘔吐物、血液及尿液樣本,才能明确中毒的原因。預防措施是避免進食來源不明的加工食品,注意檢查食物的保存期限,不要食用過期食品。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