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 根據投票結果,得票數前20位的項目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我市國字山戰國墓葬位列其中!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以時代早晚為序)
1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2 山西夏縣師村遺址
3 甘肅張家川圪垯川遺址
4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
5 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
6 浙江餘姚施岙遺址
7 山東滕州崗上遺址
8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
9 陝西寶雞周原遺址
10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11 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
12江西樟樹國字山戰國墓葬
13 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
14 陝西西安江村大墓
15 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
16 西藏拉薩當雄墓地
17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18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19 黑龍江阿城金上京遺址
20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
樟樹國字山戰國墓葬
戳視訊了解樟樹國字山墓葬概況
早前,在宜春樟樹市,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東周時期的高等級墓藏,這座墓葬的發掘已經持續了四年多。

築衛城城址與國字山墓葬
去年12月25日下午,經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30多位專家共同對樟樹市國字山越王室大墓考古發掘成果進行論證,首次對外公布——
國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區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的東周時期墓葬,國字山墓葬的發掘是越國與越文化考古的新突破,對于研究越國曆史有着重要的學術意義!
根據出土遺物等推斷,墓葬時代在戰國中期。國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區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的東周時期墓葬。墓主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推測是越國王室貴族。
國字山墓葬位于宜春市樟樹市大橋街道彭澤村洪光塘西南,築衛城城址西側約300米處的小山頂部。築衛城是清江盆地東周時期的中心性城址。城址周邊發現大量同時期的城址、遺址、墓葬等,構成了以築衛城為核心的聚落群。
自2017年起,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援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樟樹市博物館組成的國字山考古隊以聚落考古的理念對墓葬及周邊地區開展了持續性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
M1墓主棺及陪葬棺
墓葬是東西向中字形豎穴土坑墓。墓葬周邊有近長方形圍溝環繞。墓室東西長約16米,南北寬約14.4米。椁室呈長方形箱體,由下方的墊木、底闆,周邊的側闆和蓋闆組成。椁室各部位均使用楠木。椁蓋闆上有金黃色木皮覆寫。椁室内由隔斷和立柱分隔成井然有序的25個分室。椁室内放置7具棺木。其中主棺是船形獨木棺,位于椁室中部,另6具陪葬棺分置于周邊分室内。
國字山墓葬平剖面圖
墓葬雖經早期盜擾,在各分室内仍出土有2600餘件套器物,攘括了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日常用具等種類。墓内還出兩件與“越王者翳”有關的帶銘銅戈。
出土的銅鼎
銅提梁盉
兩件銅盉
瑟
禮器中筝儲存很好,總長度達到2.3米,是先秦時期發現的最長的一件筝。
國字山墓出土 筝
最為重要的是墓内出土的兩件有銘銅戈(戟)。經專家考證,銘文分别是“者殹自乍用戟”和“於戉台王旨殹之大子不(?)壽自乍元用矛”。器主分别為越王勾踐的玄孫翳(公元前410~前375年)和翳的一個兒子不(?)壽。
不壽戈(戟)
者殹戈(戟)
青銅鸠杖的跽坐人形镦
壁龛内出土陶罐和陶豆
國字山墓葬的發掘為建構和完善江西地區兩周時期考古學文化序列譜系提供了關鍵性資料,同時為築衛城城址的最終定性及探讨清江盆地兩周時期聚落布局和社會結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樂器架立柱和器座
鎏金銅劍柄
除了突出的越文化因素,國字山墓葬還有相當數量的楚文化因素和群舒文化因素,展現出多種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對于研究作為 “吳頭楚尾”的江西地區東周時期的吳越楚關系、政治格局演變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程序等具有極為重要學術價值。
玉龍
玉鳳
玉龍鳳
出土的陶瓷器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用戶端、人民日報、文博中國、江西釋出、樟樹市博物館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敬請告知删除
編輯:黃亞婷 編審:林型軍 監制:付譽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