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作者:天擇雜談

俄烏危機爆發,面對俄羅斯的鋼鐵洪流,烏克蘭的軍隊毫無還手之力,對于俄軍這次軍事行動,美國早就對烏克蘭發出了預警。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俄羅斯軍隊

我們不禁要問,烏克蘭的軍隊有沒有做了針對性的準備,如果做了準備為何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面對美國人的提醒,烏克蘭并不相信俄羅斯會大打出手,俄羅斯的突然行動出乎國際社會的預料,出乎吃瓜群衆的預料,也出乎所有軍事專家的預料,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料出來。

對于這次行動,肯定隻有内部人知道,隻有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人,才有可能判斷出來。如果沒有這些條件還能預測出來的話,要麼是神人,要麼就是吹牛皮。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任何人相信俄羅斯會大動幹戈,憑什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能準确預測呢?說到這兒,我想起了1941年的蘇德戰争。

1941年6月22日,幾百萬名德軍越過蘇德邊境,向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這出乎斯大林的預料。由于蘇軍沒有什麼準備,直接導緻蘇軍在戰争爆發後相當一段時間處于被動狀态,蘇軍損失慘重。

其實,對于德軍即将發動的進攻,蘇聯特工佐爾格已經得到了情報,并發出了警告,盡管如此,斯大林還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如果我們處在那種環境下,我們會做出正确的判斷嗎?筆者覺得很難。

因為當時斯大林手上有幾百份情報,這些情報互相沖突,多數都說德國不會進攻蘇聯,隻有少數幾份情報說德軍會進攻蘇聯。

在德國發動戰争前一個月的時間裡,德國把蘇軍渴望已久的新式戰機,以及一些技術裝備賣給了蘇聯。

希特勒還指令德國外交官員,要和蘇聯搞好關系,并在多種場合一再表示,德國不會進攻蘇聯,千萬不要被英國和其他盟國挑撥離間。最後斯大林堅信自己的判斷,德國不會冒着兩線作戰的風險進攻蘇聯。

這次俄烏危機,美國肯定通過偵察衛星等手段發現了俄羅斯實施軍事行動的迹象,并警告了烏克蘭,但烏克蘭也有自己的情報系統,相比于美國提供的情報,澤連斯基肯定更加相信自己的情報系統。

筆者認為,正是烏克蘭情報部門的失職,才導緻澤連斯基判斷失誤。烏克蘭戰敗了,而且是一觸即潰。

烏克蘭軍隊的一觸即潰,固然與準備不足有關,但也與烏克蘭的軍事實力有關,因為此時的烏克蘭軍隊已經衰落為三流軍隊。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烏克蘭軍隊

要說這個烏克蘭,也是一個标準的富二代。在前蘇聯時期,烏克蘭的國民生產毛額達到全蘇聯的20%,獨立後,經濟實力僅次于俄羅斯。

烏克蘭的氣候非常溫和,黑土地面積廣闊,特别适合農業生産,被人稱為“歐洲糧倉”,當然也是蘇聯最大的産糧區。烏克蘭的林業資源豐富,有高達43%的森林覆寫率。

烏克蘭主要是平原,地形條件好,是以前蘇聯将很多軍工廠以及科研院所放在了烏克蘭,獨天獨厚的優勢使烏克蘭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非常強。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成了一個标準的富二代,經濟上和西方國家沒法比,但是比獨聯體國家要好得多,尤其是軍事上,直接成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烏克蘭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是實打實的,可不是像越南、伊拉克那樣吹噓出來的,剛獨立時的烏克蘭擁有78萬兵力,6500多輛坦克、350艘艦艇、2150架戰機。

除此以外,烏克蘭還有王炸,那就是1272枚戰略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烏克蘭的核武器數量比英法加起來還要多。

對于美國來說,世界上任何一個軍事強國都是對自己霸權的挑戰,烏克蘭也不例外。美國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讓烏克蘭自廢武功。

烏克蘭雖是一個富二代,但是腦子不太好使,其實不光是烏克蘭腦子不好使,前蘇聯分裂出來的國家,腦袋都不太好使,這是美國長年累月實施輿論戰的效果。

在冷戰時期,美國知道通過軍事手段對付不了俄羅斯,最有效的是搞輿論滲透,阻止蘇聯經濟發展,讓蘇聯自己亂起來。

當時美國花費巨資在全球建立了211個新聞處,宣傳活動點多達2000多個,控制了全球85%的電視節目以及60%的廣播節目。當時輿論滲透最有用的就是廣播節目,因為西方的報刊雜志,以及電視節目很難進入蘇聯。

1952年,美國将一艘信号船改裝成一個移動的廣播站,這艘船總在蘇聯家門口晃蕩,強大的電磁信号向蘇聯傳出靡靡之音,美國人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家家住着别墅,開着汽車,周末帶着孩子和狗去度假。

在美國人潛移默化的輿論滲透中,蘇聯人都被洗腦了,他們堅信因為社會制度不好,是以日子過得非常苦,要想改變這一切,就得采用美國的制度。

而事實情況恰恰相反,西方國家的人最怕蘇聯的政治制度。就在蘇聯解體前,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跑到美國的休斯敦,她公開說道:

蘇聯無疑對我們構成嚴重的威脅,但我指的并不是在軍事上,因為我們擁有優良的裝備,包括核武器,是以蘇聯的軍事威脅并不存在。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撒切爾夫人

我指的威脅是經濟上的,蘇聯借助計劃政策,加上獨特的文化與精神,加上一定的物質刺激,是以蘇聯的各項經濟名額非常高,蘇聯正是靠這種體制一度使經濟發展很快。

加上蘇聯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如果他們能夠合理運用,就可能把我們擠出世界市場。是以我們必須要在其内部制造沖突,以削弱蘇聯的經濟,隻要經濟停滞了,蘇聯自然就亂了。

撒切爾夫人說蘇聯軍事力量威脅不大,這當然是自欺欺人,但是搞亂蘇聯人的思想,進而使蘇聯經濟停滞,讓其産生内部沖突,則一直是西方的目标。

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後,美國就開始忽悠烏克蘭銷毀核武器。美國人告訴烏克蘭人說,蘇聯為什麼會解體,因為蘇聯太窮了,如果蘇聯人民生活富裕,國家就不會解體。而國家為什麼窮呀,因為國家的錢都去發展武器裝備了。

這一點,美國人說得倒是不錯,1976年蘇聯軍費開支超過美國,達到1200億美元,接近GDP的20%,但同期蘇聯的GDP才達到美國的1/3。

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軍事工業産值達到GDP的25%,全國有1/3的居民都從事與軍工相關的工作。

美國人引經據典,既有理論也有資料,一下子就把烏克蘭說蒙了,烏克蘭人一想,覺得美國人說得對。

美國人又說,現在蘇聯沒有了,俄羅斯要加入西方大家庭,你也要加入西方大家庭,現在歐洲已經沒有敵人,你家裡放那麼多王炸幹什麼,每年還要花不少錢維護。

你看日本二戰後一窮二白,後來專心發展經濟,現在經濟多好,即使誰想找事,有我罩着,你怕什麼。我也知道這些王炸值不少錢,我給你點錢,你把王炸銷毀怎麼樣。

美國人的三寸不爛之舌,加上既有能力,又有實力,烏克蘭人就相信了。

俄羅斯人一心想融入西方世界,對美國基本上是言聽計從,對于老大的提議,俄羅斯應聲附和,并說它沒有錢,但可以提供銷毀場地,也可以出人工和裝置實施銷毀。

當時的北韓、伊朗等很多國家都想得到核武器,如果把這些東西賣出去,肯定能小賺一筆。

美國人又說,你剛獨立,要和我們成為朋友,但是手裡有王炸,我們也不放心呀,你還是要有點胸懷,遵守核不擴散條約,為世界和平做點貢獻,再說我也給你錢了。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烏克蘭核武器正在銷毀

烏克蘭人一想也對,不過烏克蘭人做夢也沒有想到,俄美之間後來會反目成仇,烏克蘭本以為和俄羅斯都是西方大家庭的一員,沒想到後來會兵戎相見。

烏克蘭腦袋一熱,結果美國人也沒給多少錢,就直接将1272枚戰略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送到俄羅斯直接銷毀了。

美俄就這樣合夥将烏克蘭核武器銷毀了。沒有了王炸,烏克蘭就失去了話語權,剛獨立時也有一點家底,奈何家裡不團結,家底很快就耗光了。

射雕英雄傳裡的洪七公為什麼厲害,手中有打狗棒,還會降龍十八掌,雖然是乞丐,但江湖地位擺在那兒,往哪一坐者基本都是主位,如今的俄羅斯就像洪七公。

如果一個身體瘦弱的乞丐,手中沒有武器,也不會武功,到哪都受人白眼,說話也沒有人聽,當今的烏克蘭就是。

美俄蜜月期結束後,烏克蘭的核武器也銷毀完了,美俄翻臉後,俄羅斯對烏克蘭拳打腳踢。

實力越強,朋友就越多,實力越弱,朋友就越少,國家之間也是一樣,你看非洲那些國家就知道,那些非洲國家為什麼把東方強國當爺供着,因為隻有東方強國把它們當人看,美國都不搭理它們。

非洲國家經常發生沖突和屠殺事件,美國人管都不管,因為無利可圖。

一個國家實力弱,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美國是個講究實用的國家,在口頭上可以給烏克蘭很多支援,但實際的支援并不多,烏克蘭很快淪落為三流國家。

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爆發,烏克蘭軍隊毫無作為,烏克蘭政府軍便打烏東民兵找存在感,結果被烏東民兵打得潰不成軍。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烏克蘭政府軍和烏東民兵作戰一年,軍事裝備就被摧毀了65%,大家都沒有想到烏克蘭政府軍竟然連遊擊隊也打不過。

幾年時間過去了,烏克蘭國内沖突突出,經濟發展停滞不前,失去經濟支撐的烏克蘭軍人隻好大賣手中的武器裝備,賣不出去的老舊裝備留下來給自己使用。

在這次作戰中,烏克蘭軍隊成批投降,其實想想也能了解,因為烏克蘭經濟落後,工作不好找,是以很多人隻能當兵謀生。

烏克蘭的基層軍官,薪水大約在250美元到300美元之間,相當于1500元到1800元人民币之間。薪水雖然低,在烏克蘭還過得去,關鍵是大量的底層軍官已經有幾個月沒有領到工資。

烏克蘭取消了義務兵制度,照搬照抄了西方的合同制,烏克蘭軍人當兵不是為了信仰,而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本來拿錢就少,還要搭上性命,是以烏克蘭軍人臨場逃脫的人非常多。

烏克蘭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軍事實力是立國的根本,因為烏克蘭沒有軍事實力,是以任人宰割,烏克蘭如果當初保留住核武器,就不會是今天的局面。

有人說,以烏克蘭當時的經濟條件,養不了那麼多核彈,還有的人說密碼在俄羅斯人手中,這些都是客觀條件,關鍵是烏克蘭人主觀上不想擁核。

如果烏克蘭人要擁核,這些困難都可以解決,核彈太多,但是可以留幾枚,密碼雖然在俄羅斯人手中,但是可以談判,再說烏克蘭有好多科學家,總歸有辦法的。

我們可以把英法和烏克蘭做一下比較,從國土面積上看,烏克蘭比英法的面積都大,從人口上講,烏克蘭人口比英法少不了多少。烏克蘭有的是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烏克蘭隻要措施得當,增加人口不是問題。

從自然資源來說,烏克蘭強于英法,英法都可以擁核,烏克蘭當然也可以擁核。隻要烏克蘭擁核,就有和美俄叫闆的資本,甚至可以兩邊通吃。

如今的烏克蘭在美俄之間走鋼絲,但是根本走不了,走鋼絲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手裡有一個棒子,如果棒子沒有了,就很容易摔死。

真理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内,當手中沒有大炮時,哪還有什麼真理,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裡,還是軍事力量最為直接管用。

美國早有預警,烏克蘭軍隊為何面對俄軍仍沒有還手之力?

俄羅斯總統普京

國家與孩子成長一樣,光靠聰明是不夠的,如果不會“打架”,在成人圈裡也是混不下去的,曆史上還沒有離開軍事力量就能做成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