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作者: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作者:血刃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截止發稿時,俄軍對戰區烏軍目标的轟炸依舊在繼續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向各大媒體公開表示,俄羅斯已經向烏克蘭宣戰。與此同時,普京總統在緊急電視直播講話中表示,俄軍将在頓巴斯地區進行預定的特别軍事行動。當日清晨,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就開始出現多次爆炸聲,截止24日中午前後,俄軍的進一步行動已陸續展開,不少烏克蘭士兵甚至在短時間就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盡管有西方媒體稱俄軍轟炸導緻數百平民傷亡,但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國防部的消息稱,俄陸海軍發射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飛彈和口徑巡航飛彈集中在烏克蘭軍事目标,特别是其空軍基地的防空裝置、軍用機場跑道/指揮塔台以及作戰飛機,并未襲擊城市。與此同時,駐敖德薩的烏克蘭海軍艦艇也遭到緻命打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打擊幾乎隻用了1小時22分鐘!海空軍遭到覆滅性打擊後,烏克蘭軍隊将基本失去抵抗能力,而零星的地面交火則徹底無補于大局。

俄軍的外科手術式精确打擊,再度讓世人認識到現代化戰争的特點,即節奏極快且優勢方打擊針對性也很強,即第一波攻擊主要集中在一些要害節點,例如烏克蘭國民衛隊司令部大樓就遭到精确轟炸。在這種打擊面前,對方即便有生力量傷亡有限,但也會因指揮系統的癱瘓而失去有效抵抗能力。從海灣戰争到目前的烏克蘭戰争,此類戰争模式一再上演,對中國而言,自然也有很大的參考和警示價值。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俄軍第一波飛彈指向了烏軍的機場和指揮部等目标

襲擊烏克蘭的兩種俄軍飛彈都有哪些特點?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前蘇聯就開始研發類似于戰斧式的遠端巡航飛彈,最終衍生出3M-10型核常兼備多用途巡航飛彈,并由此衍生出海基和空基版,然而此後的美蘇裁軍條約卻使得其海基和陸基版是以被銷毀。蘇聯解體後,俄軍痛感自身遠端打擊火力被嚴重削弱,由于迫切需要打擊範圍200-500千米的制導武器,是以俄羅斯在3M-10的基礎上研發了多用途通用型的口徑巡航飛彈。經過多年發展,口徑系列已發展成龐大的飛彈家族,主要包括陸用、空射、艦載和潛射型。自2007年開始,口徑系列巡航飛彈也打開了自己的外銷之路。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口徑系列巡航飛彈不但形成了種類繁多的體系,而且也出口到多個國家

以固體火箭助推器為主要動力裝置的口徑系列巡航飛彈具有重量200-400千克的戰鬥部,其巡航速度為0.8馬赫,末端沖刺速度則可達2.5-2.9馬赫,制導方式一般以主動雷達、全球導航系統和慣性制導相結合。随着格洛納斯系列導航衛星的完善,口徑系列的定位精度也控制在5米内。以主要負責對地打擊的3M-14E為例,該飛彈内置了氣壓式高度表和衛星導航接收器,由此最大程度比對攻擊路線地形以調整飛行高度,而且這種裝置也提升了飛彈飛行時的隐身能力。在叙利亞戰争中,俄軍水面艦艇和潛艇搭載的口徑系列已多次準确有效地摧毀了多個地面目标。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口徑系列飛彈可以陸基狀态發射

此次打擊任務中更耀眼的,則是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這種采用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短程彈道飛彈不但能攜帶480-700千克的正常戰鬥部(包括集束、穿甲和破片等),還能攜帶戰術核彈頭。伊斯坎德爾系列的制導方式包括慣性制導、衛星導航以及景象比對制導,其誤差可以控制在2-30米範圍内。在戰鬥中,伊斯坎德爾會以連為機關,可以在最短15分鐘内進入作戰狀态,并在1分鐘内讓發射車上的兩枚飛彈撲向不同目标,其打擊效率和反應速度大大超過了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更值得注意的是,該飛彈的首要目标,就是敵指揮部和機場設施!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伊斯坎德爾系列短程彈道飛彈和口徑系列巡航飛彈打響了第一槍

伊斯坎德爾系列的又一特點就是适用性很強,它可以在極大地溫差或複雜的荒野地形中正常發射。在其光學瞄準器的協助下,即便是在不良能見度以及敵人強電磁幹擾的條件下,它也能準确抵達預定目标。由于伊斯坎德爾采用椎體外形設計,是以對雷達波的吸收效果也很突出,進而具備一定隐身特性。據計算,該飛彈可承受最大約30個機關重力加速度,是以可在50千米高度的飛行軌迹上多次靈活機動。當它抵達目标上空附近時,其系統即可在多方面平台進一步擷取目标資訊,最終在10秒内最終确定最後參數。由于目前的攔截彈飛行過載有限,是以伊斯坎德爾系列幾乎很難被攔截。

殺雞儆猴,俄羅斯還有更厲害的大殺器

盡管伊斯坎德爾和口徑系列兩種飛彈就已經将快、準、狠三大特點彰顯無疑,但它們還隻是俄軍在此次行動中的一部分。據部分外媒報道,已經有俄軍戰略轟炸機出現在烏克蘭附近上空,這其中就包括讓西方高度忌憚的圖-160。盡管截至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該機已經參與打擊任務,但該機卻成為俄軍又一把“神經刀”,由此最大程度震懾北約武裝力量。而就在不久前,塔斯社就曾援引俄羅斯軍工體的消息稱,該機完全可以搭載匕首系列飛彈,由此極大提升打擊威力。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有消息稱俄軍圖-160也曾起飛執行威懾任務

在俄羅斯近年來的國情咨文中,匕首飛彈曾多次出現。該飛彈的尺寸與伊斯坎德爾系列近似,而且也采用單級火箭作為動力系統,由于多次改良設計,是以它的外觀同樣有着出色的雷達隐身能力。按照設計,匕首飛彈可以在敵防空圈外由高速轟炸機或戰鬥機搭載并發動襲擊,和載機分離後,它會在下落中抛掉尾部整流罩,随後火箭點火。在飛行過程中,它的定位系統會在空基、天基和陸基制導平台下準确找到攻擊坐标。由于它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0馬赫,并可以多次機動,是以不但能打擊地面目标,也可有效威脅水面艦艇。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匕首系列飛彈無疑是北約最不願看到的對手之一

率先搭載匕首系列飛彈的是俄空天軍米格-31戰鬥機以及圖-22M3轟炸機,據報道,搭載該飛彈的米格-31部隊已先後接受了350次飛行測試任務。從飛行性能來看,圖-160的最大速度和作戰高度與米格-31接近,這就足以使其同樣在特定高度和速度進行發射,以便滿足匕首系列的攻擊條件。由于圖-160體積龐大,是以飛彈攜帶量自然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圖-160本身航程出色,完全可以覆寫黑海方向的任何目标。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在得知俄軍對烏克蘭展開行動後表示不會介入,就肯定有圖-160一份重要功勞了。

美國防務網站為何預言烏克蘭會在數小時内潰敗

盡管俄羅斯突然決心對烏克蘭實施軍事打擊這件事的确出乎很多人預料,但其打擊的形式和效果卻早已被不少防務平台預測到。早在2021年底,美國《軍事觀察雜志》就專門撰文評估了俄烏兩國軍事實力差距以及俄羅斯的軍事打擊計劃,該文表示:俄軍最初數小時的行動将會決定其未來一系列更大規模的作戰,特别是地面方向,而俄軍最初将會以精确打擊為開始,進而在數小時内癱瘓烏克蘭的指揮中心、防空陣地和空軍目标。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烏克蘭空軍的蘇-27保養狀态并不佳

美國作者強調:盡管烏克蘭空軍在蘇聯解體時獲得了260架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但目前卻隻有約70架可以使用,這是由于烏克蘭的經濟不足以支撐原先那樣的大規模機群,而且現存戰鬥機的保養也十分堪憂,以至于多次發生事故。最主要的是,由于缺乏實戰甚至訓練經驗,烏克蘭空軍不可能對俄空中力量帶來像樣威脅。此外,烏克蘭戰機普遍缺乏制導效率較高的新型遠端空空飛彈,加上機載傳感器套件落後,是以雙方的空中電子戰對抗也會毫無懸念。這樣一來,即便俄羅斯空天軍的作戰部隊逐漸遠離世界最頂端水準,但依舊在品質和數量上大幅超過烏克蘭,甚至俄軍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陸基和海基平台在烏克蘭防區外發射精确制導武器将烏空軍戰機消滅在地面上。從目前的戰況來看,美國作者可謂一語成谶。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烏克蘭的S-300曾參與北約演習

由于空中力量嚴重不足,是以烏克蘭隻能指望地面防空系統。但問題在于烏克蘭嚴重缺乏遠端防空網絡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烏克蘭就開始依賴山毛榉-M1和S-300P/PS/PT中程防空系統,它們的共有弱點是機動性明顯低于其同類中的新版本,容易被定位摧毀,技術水準也較為落後。以烏克蘭的S-300為例,它們的态勢感覺能力較低,難以進行多層次防禦,最多隻能同時攻擊六個目标。相比之下,上世紀90年代初的俄羅斯S-300PM2都能同時攻擊36個目标,更不要說後來的S-300V4以及S-400,是以烏克蘭的地面防空水準也很難有所作為。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連美國作者都指出,烏克蘭自廢武功後根本無法對俄羅斯發動防區外戰略打擊

美國作者指出,烏克蘭的武器對俄羅斯而言都很熟悉,但烏克蘭卻很難了解俄羅斯近年來新型武器的資訊。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可從容利用烏克蘭防空系統電子戰能力的不足,進而提前派遣攜帶遠端制導武器的固定翼戰機甚至直升機進行定點清除。一旦這些防空系統被摧毀,俄軍的精确打擊和空襲就将毫無阻礙。由于烏克蘭在早年間就銷毀了自己的圖-22M、圖-160兩種轟炸機以及多種彈道飛彈,這就使得烏克蘭無法反過來對俄羅斯發動防區外打擊。這樣一來,烏克蘭方面本就低迷的士氣就會愈發下降,最終讓俄羅斯徹底穩操勝券。

數分鐘定勝負!俄羅斯同樣從海灣戰争中受益匪淺

1991年的海灣戰争被後世評價為舊時代軍事思維的結束和現代資訊化戰争的開端,不少軍迷網友表示解放軍由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并重新審視自身軍事技戰術和思維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最終由此開始了多年的改制建設。事實上,俄羅斯同樣被美國全新戰争方式震撼,以至于他們開始全面深刻反思過去多年裡蘇軍的一系列武器和戰術是否早已落伍。如果從美軍在海灣戰争初始階段的空中精确打擊來看,中俄兩國當時的思考絕非杞人憂天。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F-117對伊拉克關鍵目标的攻擊,瞬間決定了戰争走向

海灣戰争前的伊拉克号稱世界第四,而且薩達姆吸取了過去伊朗和以色列空軍帶來重大損失的教訓,是以逐漸建立了大型戰略防空體系。該體系将伊拉克分為四個防空作戰中心,其麾下還有單獨的截擊和防空指揮點,并由此協調所有防空陣地和戰鬥機基地,而它們都由巴格達司令部的地下巨型計算機指揮。當時的伊拉克軍僅防空飛彈連就有260個,高炮和便攜式防空飛彈發射裝置不計其數,而伊拉克空軍不但經曆兩伊戰争的洗禮以及蘇聯、法國的教育訓練,還配備不少米格-29和幻影F-1這樣的戰鬥機。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由于通訊和指揮節點被美軍精确打擊,是以伊拉克防空體系幾乎無力回擊

按兵棋推演,縱然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具有優勢,但如果以對方有生力量為目标,第一時間就大張旗鼓硬碰硬對決,就必然損失巨大。為此,老布什總統特意和多國部隊總司令、美軍上将施瓦茨科普夫确定了新的打擊計劃:F-117隐身戰鬥機在EA-6B電子戰機的幹擾掩護下率先摧毀巴格達周邊伊軍的重要防空節點。自1月17日淩晨開始,巴格達的20多個防空指揮所、通訊機構節點和電力系統都在數分鐘内被摧毀,而次日深夜,F-117又精确摧毀了伊軍的情報指揮部。這一來,伊軍的防空火力就立刻陷入雜亂無章狀态,幾乎難以傷及對方半點。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在快準狠作戰中,美軍電子戰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軍将領表示,如果沒有此類精确而快速的突擊,那麼其空中力量就會重演二戰美軍第八航空隊早期對德作戰中損失慘重的一幕,地面部隊行動也會受到很大阻礙。據統計,專長精确快速打擊的F-117及其使用的GBU10、GBU27雷射制導炸彈達到了98%的命中率,甚至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多個大型彈藥庫、地下機場和正在修複的反應堆也遭到摧毀。自那時起,少量頂尖的高精度制導武器在最短時間内通過定點清除對方節點的作戰方式,也被俄軍将領所稱道,并最終高度影響了俄軍制導武器的發展。而今天烏克蘭戰争将當年的一幕變相重演,就是俄軍多年努力建設的最好證明。

中國該從俄烏戰争中學到什麼?

如今,解放軍的各類武器裝備水準得到了極大改善,随之而來的則是圍繞這些武器的全新戰術。有分析指出,中國在電子戰、精确打擊和資訊化領域等正常戰項目上甚至明顯超過了俄羅斯。但另一方面,中國在兩個可能面臨戰争威脅的方向上面對的對手實力也遠超過烏克蘭。是以,中國不應當将自己定位為目前東歐戰火的局外者,而是應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展開相應攻防演練的左右手互搏,才能讓自己在可能的戰争中增大勝算。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攜帶空基彈道飛彈或新型巡航飛彈的轟-6K/N也能快速精準打擊目标

在東部沿岸方向,解放軍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完成跨海登陸任務的同時随時戒備海上頭号假想敵及其盟友。在兩栖戰環節中,解放軍的第一步攻勢同樣是要以對方反登陸指揮部、空軍基地等戰略目标為斬首對象,才能盡可能摧毀防守方成建制的頑抗。從中國目前的武器技術來看,高超音速武器和長劍-100很可能将承擔第一波攻擊的主力。與此同時,轟-6K/N攜帶的空基巡航/彈道飛彈更要與之巧妙協同,以便進一步摧毀對方主要的軍港或來不及出動的艦艇,最終為登陸部隊掃除障礙。毫無疑問,這就要求解放軍各兵種的合作滴水不漏。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假想的殲-20在邊陲高原起飛深入敵後作戰場景

在西部邊陲高原方向,解放軍空中主力和火箭軍短程飛彈部隊可能的進攻陣地主要将圍繞日喀則、林芝等區域展開,而它們的第一階段任務就是破壞對方兵站、機場、後勤點和指揮部,并盡量消滅對方預警機。由于邊陲補給相對困難,是以作戰同樣對時間要求較為緊迫,而且對方将會根據适合地面大部隊行進的地形,針對性投入空中主力。對解放軍而言,攻勢作戰能否成功,不但在于遠端火箭炮、短程飛彈的第一波能否迅速摧毀對方跑道和尚未來得及起飛的戰機,也在于可能投入滲透突擊的殲-20是否能有效避開對方防空體系并消滅最具威脅的敵後方目标。

僅一小時烏克蘭海空軍就被重創,現代戰争節奏有多快?

▲東風-17的性能足以讓解放軍在同等條件下做得比俄軍更好

另一方面,能夠對中國發動快速精确的密集打擊的對手,身份不言自明。盡管對方陸基的高超音速制導武器發展水準已落在中俄之後,但其空基高超音速武器卻取得了一定進展,考慮到其下一代高航程隐身戰略轟炸機将進入大規模量産,理論上必然會成為對方用快準狠打法威脅大陸的頭号隐患。這一來,中國就需要在提升節點區域反空中隐身目标威脅的同時,做好彈道飛彈在第一時間内“掏鳥窩”的準備,才能成功地将内線防禦轉變為外線的轉守為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