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關于父子情感的故事

作者: 黃色銀行

由嶄露頭角導演王偉執導的李夢楠、張紅波等主演電影将于8月20日在全國上映。

一個關于父子情感的故事

散布時代的海報

《散漫時代》的主人公是一對典型的"中國父子"。20世紀80年代,住在江浙小鎮上的金豆,被視為脾氣暴躁的"熊孩子"。有一天,他的母親從一次事故中回到家,留下他獨自與父親一起生活了三個月。

金豆本身就處于叛逆期,一切都與父親、學校老師對抗。金豆的父親金阿貴和大多數中國父親一樣,不善于言辭,急于對孩子做事。在共同生活的三個月裡,父子經常發生沖突,一家人整天都安不已。

小鎮的夏天炎熱難熬,金豆喜歡和鎮上的小夥伴們一起散步,到處拿着彈弓"射擊",瘋狂地騎着自行車到海邊的水中。他們也喜歡看電影。金豆最大的願望是讓父親,春風鎮的一家電影院放映商,免費向鎮上的孩子們展示少林寺。然而,金豆并不知道,小鎮電影院正面臨關門危機,父親即将進入絕命的生活境地。金豆也面臨着生活的絕望處境,他被學校開除,父子沖突到了極緻。

今天,許多家庭都有"教育焦慮",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許多家庭都有"分散教育",這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術語。《散漫的時代》以父子和電影之間的故事,帶領觀衆回憶起曾經被宣傳、兇猛、自由的青春。影片試鏡後,一些已經為人父母的觀衆表示,《散漫的時代》不僅提醒我們這一代人青春,也激勵我們思考下一代的教育,我們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也有觀衆認為,金豆和金阿貴是心地善良的人,但隻是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溝通較少,"我們的父母可能不善于向孩子表達愛意"。影片中的金阿貴也是,一方面展現了父親的威嚴,另一方面卻隐藏在了他們對孩子的愛,隐藏在細節中。這就是中國式的父愛,當金阿貴終于決定敞開心扉去滿足兒子的心願時,少林寺的主打歌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響起,我可以看到眼淚。"

該片導演、編劇王偉1994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來到廣州,在廣州生活了近30年。《散布的時代》是他的第二部長片。(黃岸)

來源:廣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