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鄭州大劇院了解到,為響應河南文旅廳号召,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鄭州大劇院虎年開年,重磅推出“新春演出季”,28部45場精彩劇目奏響新春号角。

曆史河南有動人之廣韻,文化河南有迷人之馨香。殷商文化甲骨文,揭開往古記事之迷茫;大宋文化清明上河圖,展示出宋都之盛況。河南是傳統文化資源大省,也是中國文化的“根”與“魂”。如何在演藝行業深挖河南元素,以演藝帶動文旅,打造“吾有所愛,其名中原”事關鄭州大劇院2022年“品牌年輕化”的全局。在此背景下,新春演出季的的策劃被提上了日程。
“一眼千年,為豫州山河喝彩”——新春演出季的策劃思路主要以“河南元素”為亮點,圍繞傳承和創新兩大主題,劇目選擇和項目排期上涵蓋非遺皮影、豫劇、舞劇、國樂、周末兒童劇場等豐富多樣的藝術類别,為觀衆帶來耳目一新的觀劇體驗,展現極具中原風味的文化大餐。八大古都,河南四項,鄭州安陽,開封洛陽,商洛文化激蕩,蕩漾起詩經的芬芳。
诠釋中原:盡顯河南元素,品味出彩中國
鄭州大劇院在新春演出季的節目篩選中,深挖本土文化,突出中原元素,首選與河南本地院團合作,選取河南有代表性的傳統演出項目,展示獨具特色的河南元素,推介河南文旅資源。
首場公益演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李氏皮影新春專場》結合時下冬奧熱點,把傳統皮影藝術融入冬奧元素,帶動更多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除此之外,還可以一睹《武松打虎》、《哪吒鬧海》等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的風采。
紮實推進河南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由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帶來的《情滿合歡寨》,入選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彙演,榮獲“圓夢獎優秀劇目獎”。鄭州歌舞劇院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舞劇《水月洛神》,将“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女神形象完美呈現 ,以絕美的方式诠釋中原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賦能:好劇引進,打造文化交流會客廳
為滿足市民多元化文化需求,加快文旅融合發展,謀劃推進重大項目。鄭州大劇院新春演出季加強與國内一流演出團體的合作,引進舞劇、音樂劇、話劇等不同主題的文化交流劇目,全力将大劇院打造成為文化交流會客廳。
楊麗萍作品舞劇《十面埋伏》以舞蹈為主調,融合行為、裝置藝術、國樂及傳統戲劇等綜合藝術語言,将2000多年前發生在河南地區楚漢相争的曆史展現舞台之上。唐詩逸領銜舞劇《昭君》講述漢元帝時期,昭君“請纓複塞上”促成民族和睦的一段佳話,表現出華夏民族的大愛情懷和家國情懷。
另外,國家一級編劇、導演匠心打造的話劇《柳青》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榮獲第十六屆文華獎,以及外百老彙怦然心動戀愛音樂劇《長腿叔叔》中文版也将如期與大家見面。
大“器”磅礴:古韻今聲,傳遞傳統民族文化
随着國潮流行,傳統文化、中國風成為當下頗受年輕人追捧的符号标簽,國風國樂以相容并包的姿态,融合多元曲風,營造出新鮮、獨特的國風場景。
古韻今聲國樂節,來自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河北民族樂團等不同地區的演出團體和國寶大師二胡名家姜建華等演奏家都将回到河南老家,現場将呈現琵琶、古琴、二胡等獨具特色的民族樂器。
無論是演出團體還是節目編排,以傳統文化元素全線貫穿其中的古韻今聲國樂節順應時代變化的思路,用本民族的音樂語言講述中國故事,表達中國人的情感,傳遞中國民族文化。
寓教于樂:周末兒童劇場,教會孩子勇敢與愛
鄭州大劇院新春演出季特别推出周末兒童劇場,包括《糖果屋》、《美女與野獸》、《胡桃夾子》、《小紅帽》等在内7部21場家庭親子兒童劇,滿足小朋友們各種奇思妙想。
兒童劇是寓教于樂的最佳方式,是培養孩子藝術修養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也是家庭親子互動的一個橋梁。通過一個個純真夢幻的童話故事,幫助孩子了解真善美,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讓更多市民走進劇院共享藝術發展成果,鄭州大劇院推出公益惠民活動,首場皮影戲演出對市民全部免費,豫劇《情滿合歡寨》最低僅需9元,開年舞劇《水月洛神》也将享受8折惠民票價,另外,特别适合全家歡的周末兒童劇場4場劇目全部5折開票,歡迎大家的到來!(據河南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