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5日電 (高鉑甯)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5日8時20分許(中原標準時間25日14時20分許),俄羅斯的一支戰鬥機群接近烏克蘭首都基輔。基輔市防空警報再次拉響,市政府敦促所有市民前往避難所。
與此同時,現居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烏克蘭人熱尼娅告訴中新經緯,在此次防空警報拉響前一小時,她已經進入了基輔地鐵躲避。此前于當地時間24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态的決定,基輔地鐵對群眾免費開放,地鐵站将作為防空洞使用。
今年27歲的熱尼娅剛剛慶祝過自己的生日,當時,她在社交平台上寫道:“過去一年發生了很多好事,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她告訴中新經緯,盡管這場戰争完全出乎自己的預料,但是她暫時沒有離開基輔的計劃。“我從1歲開始就生活在這裡,我的親密朋友都在這裡,基本上我的生活都在這裡。”
當地時間25日淩晨4時,居住在基輔的奧爾加被爆炸聲驚醒。之後,她對中新經緯表示,她與家人“正在試圖搞清楚什麼時候能安全地睡一覺”。熱尼娅也表示,“現在我們每隔幾個小時就會聽到空中的火箭彈爆炸聲。”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5日6時左右,烏克蘭首都基輔發生連續爆炸。俄軍坦克已抵達基輔周邊,烏軍炸毀基輔附近一座橋梁。另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5日清晨,俄軍坦克正在由切爾諾貝利地區向烏克蘭首都基輔進發。
熱尼娅稱,很多人正在離開基輔。而除了離開基輔的車隊外,“超市、慈善組織和軍事服務部門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昨天起,很多商店都關門了,盡管今天交通仍在正常運作,但很多人沒有去上班,除非他們在藥店、超市、醫院或者其他重要的基礎設施工作。”
令熱尼娅慶幸的是,她的父母已于一年前從基輔移居他國,是以不必為父母的安危擔憂。目前,她主要為基輔的情況感到害怕,“但也有一點樂觀”。“烏克蘭普通人沒有對戰争做好心理準備,但我們的政府和軍隊有準備。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裡,我們(的政府)制定了計劃。是以,目前還沒有面臨停電或是停暖的危險。”她總結說。
居住在烏克蘭東部工業城市第聶伯羅市的薩莎則告訴中新經緯,自己目前與家人待在家裡,相對于基輔更安全,據她所知,市内25日沒有發生爆炸事件。“如果有任何其他動向,我和家人會準備随時躲到防空洞或者地窖,或是向西面轉移,那邊離俄烏邊境更遠。”
與此同時,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也已多次緊急釋出安全提示,并為在烏華人提供了相關聯系方式。2月25日零時許,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提醒在烏中國公民和中資企業做好安全防護。使館提醒稱,遇到社會秩序混亂失控,特别是城裡發生嚴重騷亂時,倉促外出可能遭遇不可控風險,最好待在家裡,且遠離窗戶和玻璃,以免發生意外傷害;如出現危險情況,一定要保持冷靜,一切以確定人身安全為首要并第一時間聯系當地強力部門。
烏克蘭敖德薩中國商會會長朱光翔表示,當地社會秩序能否保持穩定也正是當地華人目前最擔憂的問題之一。
自1997年起,朱光翔就來到烏克蘭打拼,從事國際貿易等業務。他長期居住的敖德薩坐落于烏克蘭南部,依托港口城市的區位優勢,諸多華商在此集聚,近年還建設起一條“敖德薩中國街”。據他介紹,在敖德薩的華商大部分來自浙江,幾乎都以貿易業、零售為主業。
“(華人)都是做貿易生意的,這些貨物存在倉庫裡邊究竟安全不安全,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現在是不怕軍隊進到這邊來,是怕有流氓地痞趁火打劫。是以我們現在也不敢出去。”
朱光翔告訴中新經緯,自當地時間2月24日晨間烏克蘭局勢突變起,自己一直在關注烏克蘭本地新聞,出門時也目睹了敖德薩人在超市搶購食品、在銀行排隊取錢,加油站隊伍一度長達幾公裡的景象。盡管敖德薩距頓巴斯地區和烏克蘭首府基輔距離較遠,情況相對平靜,但他還是有些緊張,“今天4點多鐘就醒了,醒來就去地下室了,前半夜也是迷迷糊糊不敢睡。”
作為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一名協助志願者,朱光翔會在第一時間轉發使館通過微信公衆号和官網釋出的資訊。25日,轉發了關于“中國準備以包機的方式分批撤僑”的消息後,很多朋友打電話給朱光翔,表達自己的猶豫和糾結。
回國,“大家都是做國際貿易的,現在倉庫裡貨物少的有五百萬,多的有幾千萬,就這樣抛下太可惜”;不回國,後續情勢如何發展也很難預測。在勸說了很多朋友先在大使館做好人員登記後,朱光翔和多位朋友都決定,每家留一位在烏克蘭。
朱光翔表示,自戰争傳言出現以來,生意便很難做,烏克蘭貨币格裡夫納也在嚴重貶值。資料顯示,2月25日,美元兌格裡夫納匯率達到29.82。“對我們來說匯率這方面損失是特别大的,目前對于烏克蘭華商而言是一段非常時期。”
“是以,我作為烏克蘭敖德薩中國商會會長,也是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一名協助志願者,我有義務留下來,幫助大家搜集一些資訊,及時向使館反映,來幫助更多的華人華僑。”朱光翔說。
據悉,根據聯合國日程安排,聯合國安理會将在中原標準時間26日4時再度舉行烏克蘭局勢公開會,預計各方将在此次會上對一份關于俄羅斯特别軍事行動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