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成語丨食前方丈

每天兩分鐘,積累豐富知識

【成語】

食前方丈

【拼音】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釋義】

方丈:一丈見方。意思是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出處】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

解釋: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裡。哪怕他殿堂高兩三丈,屋檐好幾尺寬,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佳肴滿桌,侍奉的姬妾好幾百, 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飲酒作樂,馳驅打獵,随從 車輛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

【近義詞】

食必方丈 食案方丈 食味方丈

【反義詞】

食不二味 食不重味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吃的闊氣。

【成語故事】

孟子,名轲,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一生的經曆,也很像孔子,過着長期的私人講學的生活,中年以後懷着政治抱負,帶着學生周遊列國。孟子要求自己的學生積極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要學生不要氣餒,不要被對方顯赫威勢所吓倒。

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裡。哪怕他殿堂高兩三丈,屋檐好幾尺寬,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佳肴滿桌,侍奉的姬妾好幾百, 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飲酒作樂,馳驅打獵,随從 車輛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他所擁有的,都是 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禮樂制度。我為什麼要怕他呢?”

【造句舉例】

現在社會貧富差距很大,有錢人食前方丈燈紅酒綠,貧窮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政府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正在制定積極的收入調節政策。

和珅是清朝著名的大貪官,據傳每次他吃飯都是食前方丈,相當誇張,連乾隆皇帝都沒有他這樣的規模,實在是令人驚歎。

上期答案:良禽擇木、斷齑畫粥

根據下列兩張圖檔提供的資訊,分别猜出兩個成語。

一天一成語丨食前方丈

(圖一)

一天一成語丨食前方丈

(圖二)

(請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答案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