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危機的曆史背景

作者:壹觀天下i

如果問現在全世界哪裡最火熱,那肯定是烏克蘭,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烏克蘭這個國家究竟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全世界最熱的軍火庫的。

視訊加載中...

要說這個烏克蘭啊,實際上是前蘇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時的烏克蘭實力僅僅比俄羅斯差一點,前蘇聯對待烏克蘭那也絕對是掏心掏肺,不僅把前蘇聯重要的工業都放在烏克蘭,就連軍事裝備的建造也大量的放在了烏克蘭,是以今天即使烏克蘭已經沒落,但是他的軍事工業還是非常不錯,甚至咱們的第一艘航母遼甯号就是當時從烏克蘭買回來的,包括咱們現在的殲二十飛機換裝了國産發動機,咱們國産發動機的研究實際上也和烏克蘭工程師的幫助是脫不開關系的,是以說雖然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的軍事制造水準沒有什麼進步,但是緊緊憑借蘇倆時期的軍事基礎,讓烏克蘭在今天的軍事工業還是非常強。

烏克蘭危機的曆史背景

烏克蘭當時受到蘇聯的優待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烏克蘭本身的自然條件是非常好的,烏克蘭境内不僅僅地勢比較平坦,烏克蘭的大部分國土都位于東歐平原,并且他土地的肥力是非常好的,烏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總量的1/4。是以這種地方天然就适合發展農業生産,烏克蘭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被稱作歐洲人的糧倉。

說完烏克蘭的基本情況。我們再來看一下烏克蘭危機的成因,這個事情還得從剛才講到的烏克蘭的地理位置說起,俄羅斯的國土面積非常大,一千七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看起來非常大,但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整個俄羅斯的國土上是非常平坦的,沒有太多的阻擋,除了高加索山和烏拉爾山之外,找不到什麼戰略阻隔,這種地形分布在打仗的時候是非常吃虧的,意味着隻要你的機械化部隊夠強大,幾乎在進攻俄羅斯的時候是一馬平川的,尤其是歐洲國家進攻烏克蘭,如果但從地形上來講,那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當然了歐洲其他國家也面臨着這個情況,是以他們也怕俄羅斯一馬平川的進攻下來,咱們都知道,當年希特勒攻打蘇聯的時候,坦克部隊一下子就能突破幾百公裡,要不是當年天氣的原因,很可能就把蘇聯全線攻破了,是以俄羅斯一直在找一個戰略安全位置,地形是你人為改變不了的,那你就隻能盡可能增加你的戰略縱深,盡可能地擴大你的國土橫向距離,由于沒有山川阻礙,唯一能讓俄羅斯在地緣上有安全保障的隻有距離了,換句話說就是國土縱深越大越好。基于這個原因,曆史上的俄國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向西和向南不斷和鄰國交戰,開疆擴土以增加戰略縱深。不光是俄羅斯在這麼辦,北約也是,在蘇聯解體以後,北約不斷的東擴,實際上就是想要盡可能地增加自己的戰略緩沖。

烏克蘭危機的曆史背景

曆史上早期其實一直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沒辦法,當一個國家的戰略地位越重要的時候,就越成為各方争奪的一個區域,導緻你很難做到獨立發展。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獨立以後的烏克蘭有一個最重要的資産,克裡米亞,當然現在的克裡米亞烏克蘭已經丢了,導緻現在的烏克蘭其實已經喪失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克裡米亞被稱為黑海珍珠,誰掌握了烏克蘭誰就掌握了一個黑海上非常重要的出海口,克裡米亞是1768年)——1774年之間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之間進行戰争搶來的,但是1953年的克裡米亞戰争徹底打垮了俄國,當時的英法土和撒丁王國一起進攻俄國,甚至擊殺了當時黑海艦隊的司令,而阿拉斯加就是因為當時俄國在守護克裡米亞的時候财政不支,導緻俄國人隻能把阿拉斯加低價賣給了美國,但是最後俄國人還是沒有守住克裡米亞,這一戰使俄國人不僅丢了克裡米亞,同時丢了阿拉斯加,傳說在戰争結束後,當時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因為羞愧難當,服毒自殺了,是以這一戰,俄國人失去了黑海艦隊的司令失去了克裡米亞,失去了阿拉斯加,甚至失去了他們的沙皇,1917年十月革命以後,蘇聯逐漸走向世界舞台,1918年,蘇聯人重新取得克裡米亞,算是洗清了背負在自己身上的屈辱曆史。但是克裡米亞是怎麼又歸屬于烏克蘭的,這裡面其實也非常戲劇化,本來克裡米亞直接歸蘇聯人管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1954年,為了慶祝“兄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上司下的蘇維埃主席團一拍腦門居然把克裡米亞贈送給了烏克蘭,當年大家都屬于蘇聯的上司,倒不是什麼大事,就像是今天的萊蕪劃給濟南,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但是蘇聯人萬萬沒想到,當年的這個無心之舉,就給後來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後面的戈爾巴喬夫一上頭,居然将一個龐大的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克裡米亞這個黑海上的珍珠居然就成了烏克蘭的領土。

雖然克裡米亞歸了烏克蘭,但是俄羅斯還是獲得了克裡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并且克裡米亞這片土地上其實大部分都是俄羅斯人,但是畢竟這時候克裡米亞是别人的領土,俄羅斯肯定是一直都不安心的,為了穩住烏克蘭,俄羅斯每年都要向烏克蘭提供非常便宜的天然氣,但即使是這樣,烏克蘭還是隔三岔五的拿這件事做文章,并且這個世界上的另一個國家美國也不消停,烏克蘭一直有聲音說要收回薩瓦斯托波爾軍港給美國人用,這個事情是俄羅斯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那等于美國人直接把槍口架到了俄羅斯的脖子上。

多年以來,烏克蘭一直有一個聲音就是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以此獲得庇佑,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烏克蘭也缺乏安全感,畢竟有一個俄羅斯在旁邊确實讓人覺得不安全,而這一切的高潮就發生在2014年,2014年的2月,烏克蘭有一個總統叫做亞努科維奇,當時他就宣布以後烏克蘭都不會再加入歐盟,但是很快國内反對派就把他推翻了,推翻亞努科維奇以後的烏克蘭就徹底失控了,整個國家的走向變成了要積極加入北約,這個就徹底觸碰到了俄羅斯的底線,畢竟按照當年明斯克協定的約定,北約是不能東擴的,但是北約實際上早就違反了這個約定,不斷蠶食前蘇聯的國家,逼近俄羅斯的領土,要是烏克蘭也加入北約,那相當于北約的飛彈五分鐘就能進攻到俄羅斯,這個俄羅斯決定忍不了。2014年3月初,克裡米亞議會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3月16日,克裡米亞舉行全民公投,以96.77%的絕對多數派通過決議(克裡米亞以俄羅斯族為主):克裡米亞共和國加入俄羅斯聯邦。2014年3月20日,俄羅斯準許了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後來也就發展成了咱們最後知道的普京直接出兵占領了克裡米亞,現在俄羅斯還因為這個事情被西方國家制裁,但是你要說這件事情俄羅斯做的對不對,很難講,因為确實曆史上克裡米亞就是俄羅斯的領土,在一個,克裡米亞生活的人本身大都是俄羅斯人,他們自願加入俄羅斯你也不能說就是錯的。

那後來的烏克蘭咱們都知道上來一個喜劇演員做烏克蘭的總統,這個總統就絲毫不再考慮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曆史淵源,執意要加入北約,那俄羅斯隻能出手,陳兵烏克蘭邊境,當然了,普京之是以選擇這個時間點上出手,也是有着非常多的考量,至于普京為什麼會選擇在今天果斷出手,咱們下期接着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