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2月26日電 (記者 孟湘君)25日,随着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推進,烏克蘭局勢迅速變化。目前,俄軍已挺進首都基輔。

美國、北約國家拒絕出兵,紛紛祭出對俄嚴厲制裁措施。烏總統澤連斯基表示,願與俄羅斯政府進行談判。俄方要求烏軍“放下武器”,願與烏方談判。

中新網記者連線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董春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葉天樂三位國際問題專家,深入解讀時局,以下是相關分析。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當地時間2月24日,烏克蘭馬裡烏波爾機場附近,一處軍事設施起火。

局勢如何發展至此?

董春嶺: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是俄、美、歐三方的不安全感疊加共振造成的。俄羅斯的不安全感來自于北約東擴;美國的不安全感來自于自身實力下降,需要拼命掩蓋這種實力的不濟;歐洲的不安全感來自于對俄的曆史記憶、冷戰記憶,以及在安全上依附于美國。

克裡米亞事件後,歐洲放大了俄羅斯的威脅,用零和思維去看“俄羅斯所得即為歐洲所失”。三種不安全感猶如幹柴,引燃它隻需要一根火柴。

李海東:烏克蘭問題是美國和北約落井下石的必然結果。目前局勢充分揭示出,美國和北約從始至終沒有認真負責地看待和處理烏克蘭自身安全訴求,反而不斷拱火利用烏克蘭來打擊俄羅斯,最終造成目前軍事沖突悲劇,這是一種冷酷的教訓。

美國和北約在歐洲安全格局建構中,對俄羅斯殘酷擠壓的最終結局,就是歐洲大分裂的再次出現。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為何出兵?

李海東:普京更重要的針對目标是美國和北約。就此而言,目前來看普京還是取得一定成效的。俄羅斯目前軍事行動是為了扭轉烏克蘭總體倒向西方的态勢。

普京的軍事行動能夠保持靈活性,目的是要確定烏克蘭發展道路與俄一緻。

葉天樂:普京的戰略目的還是要把頓巴斯地區做成一個戰略緩沖區。根據俄軍作戰形勢來看,肯定之前有過預估,具體到什麼程度,現在很難講。

普京想達成什麼目的?

李海東:普京的最終目的有兩個,一是持久地瓦解、實質性地削弱美國、北約在歐洲安全中的信譽和能力。二是将烏克蘭國家的整體規劃、發展方向與俄羅斯緊密捆綁,斷開與北約、美國間的安全聯系,永久性杜絕烏倒向美西方的可能性。目前看,這兩個目标實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俄軍事行動和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舉措,至關重要。後續應該還有一個政治上重塑的環節,以確定烏克蘭發展道路與俄比對。

葉天樂:普京的最終目标肯定是要威懾住烏克蘭,讓其不再進行軍事挑釁,将其戰略武裝能力徹底打垮。同時也是威懾西方,使西方不敢再就烏問題繼續向俄施壓。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當地時間2月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警察正在檢查落在街道上的炮彈殘骸。

烏克蘭會怎樣?

李海東:烏克蘭接下來一定會出現政治上的變化,但如不能斷掉其與北約和美國的緊密安全聯系,其内部軍事活動就不可能被停止。

烏克蘭是不會徹底消失的,但當面臨嚴重後果時,它就會發現北約和美國是靠不住的。美國、北約已明确不會出兵,最終還是烏克蘭自保,但它保衛不了自己。這個時候它才發現安全的稀缺性多麼珍貴。跟俄羅斯安全緊密連接配接,應該是它的合理方向了。

葉天樂:現在形勢很難判斷,烏克蘭會不會徹底失去對黑海的控制權,具體看最後俄軍進攻到什麼程度。

美國為何拱火?

董春嶺:作為一個謀求全球霸權的國家,美國實力的透支從兩場反恐戰争便已開始。去年美國從阿富汗倉皇撤軍,歐洲的不信任感明顯加劇,戰略自主性明顯增強,在“北溪-2”輸氣項目等問題上開始和美國拉開距離。

為挽回在阿富汗戰争中失去的面子和信譽,進一步在安全和戰略上捆綁歐洲,美國必須要制造一場危機,讓歐洲盟友重回自己羽翼下。

烏克蘭離美國很遠,離俄羅斯和歐洲很近,攪動地區緊張局勢給俄歐帶來的風險要比美國大得多,是以不難了解美國等煽風點火的做法。

李海東:美國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利用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和福祉問題不是美國的優先考慮。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資料圖:美國士兵在撤離阿富汗之時,在喀布爾機場站崗。

俄出兵考慮了美國因素?

李海東:我個人相信俄軍事行動一定是考慮到了美國因素,美國國内狀況不佳,國外又在去年經曆了阿富汗大潰敗,在盟友間的信譽和資源都已受損。加上美國已反複表達不會出兵烏克蘭,這實際上向普京表明了一個基本立場,就是烏克蘭出現軍事沖突,美國不會有軍隊參加幹預。

但無論美國怎麼做,俄羅斯已經沒有任何能夠耗得起的時間去拖延解決烏克蘭道路選擇問題了。俄為了維護自身戰略安全環境和重大安全利益,果斷采取行動,所做的是一個非常決絕的決定。

葉天樂:普京肯定之前就做好預案了,長期來看,早就知道美國是不會真正為烏克蘭出手的。

西方将作何反應?

葉天樂:我覺得西方應對會取決于俄羅斯的戰略目标到哪兒,今天可能比較關鍵。從大的方面來說,西方是不會為了烏克蘭去跟俄展開全面戰争的,畢竟烏克蘭不是西方的核心利益,但卻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俄所做的是其一直要做的事,它不會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或成為很強大的武力威脅。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資料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局勢如何影響歐洲和世界?

葉天樂:首要影響是俄烏關系徹底破裂,之前雖然有克裡米亞、烏東問題,但雙方還沒有到這種徹底敵對的程度,還是有一些可以緩和的空間。但從去年年底美國炒作以來,雙方就幾乎沒有空間了。

另一方面從歐洲來說,俄歐關系會處于一個很難好轉的境地,将進入長期惡化或對立。冷戰後,整個歐洲安全架構随着2014年烏克蘭危機、克裡米亞事件已經産生了很大變化,現在來看,歐洲(面臨的)安全威脅越來越大。西方肯定不會輕易接受俄羅斯這種進攻。

從世界局勢來看,這也是冷戰之後,地緣政治格局的一個重大變化。未來俄羅斯或會繼續使用武力手段去解決周邊問題,來達到普京整合、重塑歐亞的目标。

從打到談,烏克蘭局勢給世界重要啟示

當地時間2月24日,烏克蘭基輔,在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宣布在頓巴斯地區展開軍事行動後,基輔群眾駕車駛向城外。

對其他國家有何啟示?

李海東:危機發展到現階段,可以得出的清晰結論是,歐洲國家的安全想要寄托在美國或北約身上,是靠不住的,烏克蘭是個典型個案。

要強調的是,烏克蘭自己品嘗到了将安全和防務支柱放到對北約和美國依賴基礎之上的嚴重弊病。世界更多國家也會看到這一點。(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