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電影《洛麗塔》中出演的女演員蘇·裡昂(Sue Lyon)于12月26日在洛杉矶去世,享年73歲。
她的生活與一部根據禁書改編的電影密切相關。

"洛麗塔,我生命的光芒,我欲望的火焰。我的罪孽,我的靈魂..."
這句話是所有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開場白之一。
它來自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Nabokov)1955年的小說《洛麗塔》(Lolita),這是曆史上發行量最大、争議最大的小說之一,曾被禁止出版。
在他的書中,納博科夫描述了一個成年男子對一個12歲未成年女孩近乎病态的迷戀。
這份手稿最初被無數美國出版商撤回,甚至連簽署最初協定的《紐約客》也拒絕出版。
(以下為1962年洛麗塔的照片)
經過幾次曲折,《洛麗塔》最終被巴黎一家出版社出版,但在英國、阿根廷等國已被禁。
然而,随着時間的流逝,這本曾經隻在巴黎的書架上發現,但由于筆觸優美而悲傷,特殊的題材,對世界文學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引起了無數文學愛好者的共鳴,最終成為包括法國、美國在内的幾個國家的暢銷書......
當時的《名利場》雜志這樣評價它:本世紀唯一的愛情故事。
1962年,這部電影的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他也是《橙色》和《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決定改編這部有争議的小說,并将其搬上大銀幕。
選擇電影的女主角至關重要。
她一定是年輕的,但也要複雜,像一朵野玫瑰,天真無邪,年輕又充滿誘惑,為了讓英雄即使違反道德,也會死去。
為了找到完美的《洛麗塔》,庫布裡克前後采訪了800多位女演員。
最終,14歲的蘇·萊恩(Sue Lane)出演了電影《洛麗塔》(Lolita)的女主角。
(庫布裡克,左,蘇·萊恩,右)
當時來自美國社會底層的蘇·萊恩(Sue Lane)早年就去世了,她的母親是一名醫院護理人員,她以微薄的工資拉着包括蘇·萊恩(Sue Lane)在内的五個孩子。
由于家庭的經濟限制,蘇·萊恩(Sue Lane)在學校工作時擔任模特,為母親分擔壓力。就在那時,她遇到了洛麗塔。
當時的蘇蕾是一個美麗的女孩,臉上的天空。
一雙倔強、目光純淨、欲望旺盛的嘴唇:
這正是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寫的。
"她可以褪色,她可以凋謝,她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我隻看了看她,各種溫柔,然後傾注在我的心裡......"
為了滿足電影的需求,庫布裡克還遵循了《海耶斯準則》(Hayes Code),這是一套對美國電影道德價值觀進行審查的準則。
影片中洛麗塔的年齡在小說中從12歲改為15歲。
(這是當時的洛雷塔工作室)
最後,這部電影的版權被米高梅買下,并于1962年6月13日在美國上映。
原先估計的票房約為200萬美元,但結果在觀衆中引起了轟動,票房熱潮迅速飙升至900萬美元。
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原作者納博科夫當年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蘇·萊恩還憑借在純潔、戲谑中飾演無辜的"洛麗塔",還獲得了好萊塢外國電影記者協會最有前途的女新人獎和金球獎最佳新人獎。
蘇·萊恩(Sue Lane)被一槍打紅了。
從默默無聞的女孩,已經成為百萬粉絲追捧偶像明星。
她戴着紅色太陽鏡,在電影海報上舔棒棒糖,使她成為銀幕經典。
當時的媒體雜志紛紛采訪她,要求她為同一職位擺姿勢:
後來,《洛麗塔》被翻拍成其他版本。
1997年的版本特别有名。↓
但很多觀衆覺得,1997年版的洛麗塔角色多米尼克·斯旺(Dominic Swann)"和1962年一樣天真無邪",但并不像蘇·萊恩(Sue Lane)版的洛麗塔(Lolita)的少女那樣純潔。
(左邊是1962年的第一版,右邊是1997年的版本)
所有人都說"出名還為時過早",但不幸的是,後來蘇·萊恩(Sue Lane)并不這麼認為。
《洛麗塔》在票房上的成功恰逢影片的"戀童癖"嫌疑,受到了影評人的質疑。
以《洛麗塔》為名,《花瓶》的形象深深紮根于百姓心中,很少有導演能找到她扮演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角色。
後來,雖然她出演了《吳山風雨夜》、《七個女人》、《托尼羅姆》等電影,但遠不如《洛麗塔》那麼出名。
(Tony Rom,下圖)
1980年,心煩意亂的蘇·萊恩(Sue Lane)宣布結束她的職業生涯,并完全退出了表演。
作為曾經吸引數百萬人關注的一代女神,
演藝生涯的倉促結束,可惜,感情生活也極為不幸福。
蘇·萊恩(Sue Lane)結過五次婚,她的第一任丈夫漢普頓·範徹(Hampton Fancher)是一位美國演員和制片人,因為性格不合時宜而離婚:
最不可思議的婚姻是與她的第三任丈夫科頓·亞當森(Cotton Adamson)的婚姻。
在他們的戀愛關系中,科頓被送往科羅拉多州的一所監獄,以謀殺罪服刑。
當時的朋友和家人警告蘇·萊恩,和這個男人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但蘇·萊恩不顧一切的反對嫁給了科頓,并在監獄裡結婚了......
它震驚了媒體。
這種獨一無二的婚姻隻持續了一年。科頓出獄了,沒有改變主意,很快就犯了搶劫罪......
蘇·萊恩(Sue Lane)後來将她情感生活的失敗歸咎于她14歲的熱門歌曲洛蕾塔(Loretta),她以800名女演員獲勝。
她說:"我個人的破壞可以追溯到洛麗塔,在戀童癖幻想女學生中扮演一個成年男子,毀了我的生活。
我14歲時玩過《洛麗塔》,15歲時成為性象征,很難過上正常的愛情生活......"
蘇·萊恩(Sue Lane)的評論在1990年代獲得了電影業的大量支援,當時"MeToo"運動才流行起來。
他們認為,好萊塢電影應該宣揚家庭愛情的正确價值觀,而不是探索戀童癖和暴力。
是以,《洛麗塔》雖然具有藝術價值,但在思想形式上卻受到了批評,這也影響了蘇蕾的個人生活。
在今天的好萊塢氣候下,那些害怕惹上麻煩的導演不太可能再次翻拍這部電影。
《洛麗塔》是1962年出版的《洛麗塔》的第一版,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雖然蘇蕾可能不願意承認,作為《洛麗塔》的第一版,她是年輕時最美的,而正是這部她讨厭的電影,永遠創造了曆史。
現在,她終于可以揮手告别怨恨了。
一代女神,一路走來。
裁判:
https://www.mirror.co.uk/3am/celebrity-news/sue-lyon-dead-lolita-actress-21173805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correctness-fears-keep-lolita-under-wraps-1308824.html
https://www.haaretz.com/life/film/.premium.MAGAZINE-who-would-dare-remake-lolita-in-the-age-of-metoo-1.6006690
http://www.angelfire.com/la2/annettecentral/biography.html
--------------------------------------
Qiciavemmm,但我不認為是這部電影毀了她的生活,而是她的出身和缺乏良好的教育
吐司薯片:但它真的很好,很漂亮
Qiciav:現在出名還為時過早,她的好人沒有真正的後盾,那裡有很多童星。
埃德溫:想想《破魂威尼斯》,也是一個美麗的少年,因為一個美麗的傳奇角色,毀了一輩子。
張國慶放眼世人:早就要貼上特殊标簽,再加上特殊風氣的輿論,确實是一件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