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合資車企分化加劇,馬太效應持續發酵,三四五線合資車企越來越邊緣化,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一汽-大衆捷達。

在2021年年初,一汽-大衆定下了232.5萬輛的銷量目标,其中捷達要承擔20萬輛的任務。但之後市場遇冷及晶片短缺,捷達在2021年年内将目标下調至17.2萬輛。遺憾的是,捷達最終仍未完成下調之後的銷量目标。同時,這也是繼2020年未完成全年銷量目标之後,捷達銷量再次不達标。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捷達出道即遇冷,一方面是産品品質層面失守,言之鑿鑿的德系品質,車主買回來開了一陣子卻“翻了車”;另一方面則是一汽-大衆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捷達品牌銷售事業部總監王浩的“表裡不一”,嘴上說一套,實際裡卻又是一套。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2021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期間,王浩接受了新華網的媒體專訪,他當時大談了捷達的曆史和責任擔當,表示産品過硬才是捷達的立身之本。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諷刺的是,這個時候#捷達存在顆粒捕捉器堵塞問題#的文章和使用者投訴已經在百度貼吧,汽車之家、愛卡等垂直網站論壇,以及車質網、中國網投訴平台等媒體平台上持續發酵。

仔細來看,捷達車主的遭遇和一汽-大衆探嶽車主類似,都是車子剛買不久後就出現了問題,包括油耗猛增、動力下降、自動啟停頻繁失效、發動機異響等。

這就是愈演愈烈的大衆顆粒捕捉器堵塞(GPF)問題,當下造成的輿論轟動不亞于當年的速騰斷軸門事件,很多車主甚至談之色變。因為他們已經成了顆粒捕捉器堵塞的小白鼠,忍受着堵塞導緻的排氣不暢,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進而引發的動力減弱、油耗升高等一系列問題。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曆史更相似的還有捷達對待使用者的态度,用不少車主的話說,和當年大衆對待速騰斷軸門時的辦法基本一樣。明明知道車子有這樣的缺陷,但就是不正面解決,想出的辦法是讓車主多跑高速,期間産生的費用還得車主承擔。關鍵費用是小事,如果在高速上出現動力下降這樣的故障,造成後果誰來承擔?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這正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地方,一方面是車主無處安放的怒火,被當成砧闆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一方面卻是王浩的談笑風生,每句話恨不得都提一下使用者至上四個字。

這種魔幻現實的劇情,以前速騰車主經曆過,如今捷達車主也正在經曆,這倒也是一種傳承,隻不過和捷達品牌的口号“承非凡,啟新境”不太一樣。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指鹿為馬,混淆視聽

相較于顆粒捕捉器堵塞引發的輿論危機,一向被王浩奉為金字招牌的德系品質,在捷達身上也翻了車。

先來看王浩口中所謂的德系品質,他多次在媒體專訪和公開場合講到,捷達品牌取得今天的成績,源于我們保持了德系基因的高品質,以過硬的産品作為捷達品牌的立身之本。

就拿當初刷爆汽車圈的某地捷達4S店VS7宣傳海報。為了宣傳捷達VS7的德系品牌與血統,海報上顯示,捷達VS7與奧迪Q3同生同源,銷售顧問甚至表示買捷達和奧迪其實沒啥差別,價錢能省一半還多。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然而,懂車帝曾經做了一期捷達VS7和奇瑞瑞虎8對拆拆車視訊,對比懂車帝之前拆解的大衆途觀L,得出的結論是捷達VS7能省的地方就省,相當于用實際行動打臉了這張海報。

比如說取消了發動機蓋下方、車門闆處的隔音棉,前後防撞鋼梁主梁是一個單層的沖壓件,寬度也短很多。還有底盤懸架所有相關的零部件,都是鋼制或鑄鐵的材質。而對于大衆引以為傲的雷射焊接,捷達VS7也沒用,用的還是傳統的點焊工藝(除了車頂)。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還有捷達VS7的漆面硬度縮水。5H鉛筆測試直接把漆面給刺穿了,使用硬度是B的鉛筆,才能確定劃不出印記,這就意味着捷達VS7的漆面硬度隻能在B-HB之間。參考懂車帝之前對途觀L的測定,結果可是2H-3H之間。這麼一對比,差距還是蠻大的。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要知道,德系車一貫給人的印象是漆面硬度和厚度都不錯,這也是不少德系車車主驕傲的地方,還經常拿來挖苦一些日系車一下。不過,如同不少網友感歎的那樣,捷達VS7這樣的車漆硬度,還算哪門子德系車?

另外就是捷達VS7的中控台塑膠件整體檢測結果,其TVOC有機揮發值達到了9042.80,高于自主瑞虎8。雖說除了TVOC外其他資料都還不錯,但考慮到捷達自诩的德系品質,着實和消費者的預期值還有一定差距。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坦率的講,捷達車型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縮水,其實是可以了解的,畢竟VS7和途觀L、探嶽價格差了這麼多,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不能奢望車企當慈善家。

但是,錯就錯在王浩把捷達車型安利得太猛了,言必稱比肩大衆品質。問題是現在的消費者都不傻,車子拆一下就都知道了。如果踏踏實實地告訴消費者這些實際情況,或許大家的反應不會像現在這麼激烈。

沉疴宿疾,難以根除

如果用料縮水消費者還算能接受的話,自一汽-大衆身上遺留下來的三大件頑疾,大家就難以忍受了。

首先看全國汽車消費者投訴受理處置服務平台——車質網公布的近一年捷達車型投訴案例。如下圖所示(僅截取了一小部分),足足達到了4頁,換算下來每頁30個案例的話,有120個之多。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其中涉及到的典型問題,不少指向了發動機和變速箱,比如說發動機排氣故障、抖動、功率不足、漏油、故障燈亮、燒機油等,變速箱異響、頓挫、無法換擋、抖動等,甚至還有輪胎開裂、車身漏水、車身生鏽、電瓶故障、雨刮器故障、車鑰匙故障等這些大牌合資車企不應該犯的錯誤。

以投訴編号【684715】的捷達VS5車主為例,其2021年12月24日在車質網投訴,自己2021年5月份購買的捷達VS5沒多久就出現了發動機多處漏油情況。【672538】投訴編号的捷達VS5車主更倒黴,車子行駛了不到五千公裡就開始燒機油,并且情況越來越嚴重。而類似這樣的車主遭遇,在度娘上輸入相應關鍵詞,能找到很多。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不僅是車質網這一投訴平台,在全國汽車産品缺陷線索監測協作網中國網,也存在大量的捷達新車投訴案例。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比如說投訴編号為VE500450的捷達VS5車主李先生,新車買回來不到兩個月,就出現了早晨啟動後發動機故障燈、epc燈亮及中央報警燈全亮情況。4S店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大拆發動機更換配件。不到兩個月的新車買來就需要大修,而且完全沒有賠償,車主直言車子存在嚴重的品質問題。

3.15特别報道丨王浩先生,所謂品質是捷達的立身之本,這句話當真嗎?

還有投訴編号為AP474493的捷達VA3車主趙先生。自己的捷達VA3在買了不到兩個月,跑了也不過1200公裡的情況下離合器就壞掉了,開一會還有異味。和上面的捷達VS5車主李先生一樣,他現在懷疑這款車有品質問題。

試問,這樣的品控水準和不靠譜的三大件,再加上上述顆粒捕捉器堵塞問題和減配工藝,如何讓年輕人買單?

【結語】實事求是的講,捷達出道确實做到了4個月賣4.3萬輛的好成績,頗有車市黑馬的勢頭。但2020年和2021年兩個完整年交出的成績單分别隻有15.5萬輛和16.9萬輛,增長勢頭乏力。這其實已經釋放了一個危險的信号,消費者不願意購買捷達,并非沒有了VW标那麼簡單,而是差勁的品控和産品品質勸退了他們。

2022年一汽-大衆定下了重回200萬輛的銷量目标,雖說挑大梁的依然是大衆品牌和奧迪品牌,捷達還是小弟角色,但不客氣的講,王浩的壓力依然不小。難題已經擺在眼前,就當下捷達的品質和口碑來看,能在16.9萬輛的基礎上增長多少?

留給王浩的時間還多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