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由國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東方衛視中心承制的大型考古文化紀錄片《何以中國》導演組和攝制組一行10人驅車來到淩家灘遺址現場進行拍攝。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淩家灘遺址出土文物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紀錄片《何以中國》攝制組走進淩家灘遺址

紀錄片《何以中國》立足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發現,從秦漢為始上溯到新石器時代,以倒叙手法探源中國文明古國的根基,解答“何以中國”關于曆史和未來的大命題。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何以中國》由中國考古學界泰鬥嚴文明先生擔任節目總顧問,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嶺擔任學術總制片人,幹超擔任總導演,還邀請到北大、西大、複旦、社科院等優秀的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和重要遺址考古隊隊長加盟組成專家團隊,實作了秦漢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領域的最強專家集結。專家們期待《何以中國》可以用“影像文化”的創新展示“考古文化”的成就,用“古老中國”的故事講好“青春中國”的故事。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2021年《何以中國》項目釋出會暨專家研讨會啟動現場

據介紹,紀錄片将分兩季。第一季《何以中國》,以縱向時間為線索,追溯中國這個文明國家的根基、發源與早期形成和發展; 第二季《何為中國》,從社會文化、經濟、技術、哲學、宗教、藝術等角度,全面展現文明中國之基因,及古代中國與現代中國的深度傳承。目前第一季《何以中國》拟定的節目分集主題為:秦漢帝國、家國天下、夷夏之辯、殷商王朝、最早中國、古國時代、滿天星鬥、文明搖籃。

大型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走進淩家灘

該紀錄片學術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此前表示,拍這部片子就是要用最新的考古資料,結合文獻記載,回答“何以中國”這個問題,講述多元一體的統一國家——中國是怎麼形成的。中國是很獨特的國家,有學者稱作是“扮裝成國家的文明”,很有道理,因為我們的國家和西方學者倡導的所謂“民族國家”不同,是一個多民族彙聚為“中華民族”,在核心文化的引領下,進入曆史時期,也在強大的中央政府推動下,共同創造、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的文明體。這樣的國家和文明的複合體,或“文明型國家”,是如何形成的?還存在不少争論。一方面,古史記載中,傳說時代的黃帝時期,這樣的國家已經形成了。另一方面,一些學者試圖在曆史研究中解構“中國”的概念,認為我們的中國不過是近代才形成的“想象的共同體”。要回答這個重要的問題,需要依靠考古學研究。豐富的考古發現與文獻結合,已經可以描繪出一幅讓我們震撼、也會讓我們自豪的中華文明起源和“中國”形成的壯闊畫卷。我們這個紀錄片,就是想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訴大家,我們中國不是近代才有的“想象的共同體”,中華文明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而現在的中國的雛形,可以被稱作“最初的中國”的文化共同體,在那時也已經出現。“最初的中國”内各區域間的多元互動,促進了各地區一體化的程序,孕育了将這個文化共同體建構為一個政體的理想,經過夏商周三代的不斷實踐,在秦漢時期,理想終于成為現實。

他認為,這是一條非常獨特的文明型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道路,世界其他地區的文明也嘗試過,但都轉瞬即逝。隻有中國取得了多元一體的文明型國家建構的成功,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五千多年的文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