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懷孕的過程中,夫妻雙方都沉浸在了喜悅和擔憂的複雜情緒中。他們喜悅小天使的降臨、孕媽每天都在感受孩子的變化,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一邊又擔心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畢竟隔着一層肚皮和子宮,我們無法通過肉眼判斷胎兒的健康狀态。

是以,在懷孕之後,為了保證胎兒和孕婦在最佳的狀态、充分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計算預産期,準媽媽需要定時就醫進行相關的檢查,這其中最常用到的檢查項目就是超聲。
因為它利用了超音波反射成像的原理,沒有任何輻射,是以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而且還能在各個階段觀察胎兒的情況,比如孕早期确定是否為宮内妊娠、孕中期确定胎兒發育是否健康、孕晚期觀察胎位、胎盤狀況以及推算預産期等等,都需要B超輔助完成。
不過,超音波檢查也有其不足之處,因為它不能穿過胎兒的顱骨檢查,而且檢查視野範圍比較小,對于身體肥胖的孕婦來說,檢查結果可能并不是太準确。
這時候,如果超音波檢查出異常,但是卻不能直接判斷具體問題,為了確定胎兒健康無虞,就需要輔助其他的檢查項目進行診斷,比如核磁共振就是其中一種。
那麼問題來了,孕婦可以做核磁共振檢查嗎?它會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呢?
核磁共振成像其實就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運動引起的)基礎而研制出的最新影像學診斷技術。
它能對全身多個器官進行檢查和診斷,比如大腦、甲狀腺、肝髒和膽囊、脾髒和胰腺、腎髒和腎上腺、生殖器官、前列腺等等實質器官,又或者是心髒、大血管等,都可通過核磁共振成像發現問題所在。
核磁共振和其他影像學檢查項目比起來,其具有掃描速度快、組織分辨率高、圖像更加清晰等多個有點,而且它的成像參數較多,可以幫助醫生看見不容易被察覺的早期病變,其已經成為了惡性或良性惡性良性腫瘤、心髒病、腦血管病的早期篩查利器。
在臨床看來,核磁共振利用的是磁場成像原理,它沒有任何的放射性,是以對人體也沒有危害,是非常安全的檢查手段。
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地都沒有任何關于核磁共振檢查引起危害的報道,也沒有發現患者因這項檢查出現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的情況。是以,對孕婦和胎兒來說,核磁共振也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檢查手段。
而且,在檢查的過程中,磁共振能夠對胎兒的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進行詳細的掃描,可以得到更準确的結果。
另外,磁共振檢查的成像更有直覺性、分辨率更高一些,可以讓醫生更加直覺的評價胎兒的發育情況,在檢查過程中還能任意切面掃描,其可以精準到胎兒各個器官、四肢上。
寫在最後:總而言之一句話,磁共振檢查并沒有輻射性,它是較為安全的檢查手段。
如果孕婦在進行超聲檢查時,發現胎兒可能存在異常,但卻無法進行精确診斷時,就應當按照醫生建議進行下一步的磁共振檢查,以便能充分了解胎兒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