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作者:陶朱公的投資日記

上節課講了基金的分析與評價,想必大家知道了怎麼去篩選好的、适合自己的基金,那麼問題來了,選到好基金還不行,還要注重買賣時點的把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擇時”。想要做到精準的擇時是很難的,用一句生動的話說,就是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但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方法,把握住大的擇時,追求模糊的正确,這樣對我們的投資收益将很有益處。

内容比較多,我們分成(上)(下)兩節來講。先來看(上):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一、擇時的重要性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基金擇時有多重要呢?來看幾個案例:

案例1:以A基金為例,如果不幸在2021年春節前入場,截止2022年春節前,将虧18.40%;而如果在2018年底入場,将大賺164%;如果時間再往前推,買在2018年1月高點,則賺89%,比在2018年底買入少賺将近一半。可見,同一隻基金,不同時點買入的收益結果差異很大。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案例2:以B基金為例,這隻基金是大名鼎鼎的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16年多年化20%,這隻基金很牛了吧。但是,如果不幸買在2015年牛市高點,需要4年多才能回本。是以說,即使是好基金,買入時點也是很重要的。買入時點不好,則需要較長時間扭虧為盈。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案例3:以C基金為例,這隻基金波動很大,漲得快,跌起來也很猛。如果基金賺錢後不能做到及時止盈,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俗話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基金什麼時候賣出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于波動大的産品,如果沒能及時止盈,收益也會較差。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知道了基金擇時的重要性,具體什麼時候買入、賣出呢?下面就分别介紹一些方法和買入政策。

二、基金買入

(一)買入時點判斷

1、估值法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估值來買入。估值看的是市盈率、市淨率及其百分位。當百分位低于20%或者30%,我們通常認為處于低估,這個時候買入,安全邊際相對較高,未來收益空間較大。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測算近10年估值百分位,可以看到,當PE百分位低于30%以下,基本都對應指數的低點,如2008年底、2011~2014年、2016年底、2018年底。如果把握住機會,都會迎來一波較大幅度的上漲。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這個方法更适合指數基金、行業主題類基金,可以參考相對于指數的估值來判斷。對于主動基金,可以參考滬深300、wind全A的估值。

2、股債利差法

判斷股債的成本效益的一個名額。股債利差,簡單來說,就是股票收益率減去債券收益率,利差越高,說明股市更具有投資價值,反之,債市更值得配置。

股票收益率可以用滬深300(或者萬得全A、上證綜指等)市盈率的倒數來表示,債券收益率用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表示。

股債利差的計算公式是: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這個方法好不好用呢?來看股債利差自2015年以來的走勢。從這張圖裡可以看出3個明顯的高點(藍圈部分)和3個明顯的低點(紅圈部分)。高點代表此時股票收益率高出債券收益率很多,股市成本效益很高,理論上應該大幅加倉股票;低點代表債市成本效益很高,應該大幅減倉股票、加倉債券。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事實是這樣的嗎?發現巧合的是,3次股債利差的高點,都對應了滬深300指數的階段底部;而3次股債利差的低點,則對應了滬深300指數的階段高點。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根據曆史資料,可以得出,當股債利差資料大于5.5%的時候就可以逐漸建倉,大于6%時加大股票配置力度,資料越往上走越可以加倉。當然了,5.5%和6%這個值是比較主觀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定。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3、經濟周期法

我們知道,不同經濟周期,各大類資産的表現不一樣。是以,我們可以根據經濟周期所處階段,來判斷不同類型基金的買入時點。

比如,在複蘇期,經濟增長複蘇,同時通脹較低,這個時候是股票投資的黃金時期,債券次之、現金貶值、商品低迷。此時應多配置偏股類基金,享受經濟複蘇帶來的市場紅利。

在過熱期,經濟增速高,但同時通脹上行,這個時候的配置重點就是大宗商品,與與大宗商品相關的股票次之,現金和債券貶值。此時可以選擇多配商品型基金。

在衰退期,經濟增長放緩,同時通脹回落,這個時候是債券投資的黃金時期。你想啊,經濟不好,也沒有通脹的壓力,央媽則會采取寬松的财政和貨币政策刺激經濟,利率下行,進而利好債市。這個時候應多配債券類基金。

在滞漲期,經濟增長放緩,同時通脹又上上升,這個時候對股市和債市都不友好,而應該是“現金為王”。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4、回撤法

通過基金回撤參考買入時點。可以将基金回撤和曆史最大回撤相比,當基金階段回撤超過曆史最大回撤2/3,或者接近曆史最大回撤時,可以考慮建倉或加倉。這個方法不僅适用于指數基金,還适應主動型基金,但前提是基金經理沒有發生過更換。

以謝治宇的興全合潤為例,從淨值走勢看,發生大幅回撤的時候有三次,一次是12年、一次是15年、一次是18年,三次最大回撤基本都達到30%。是以從曆史來看,當階段最大回撤超過20%或者接近30%的時候,就是很好的買入機會了。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5、情緒名額:基金發行、融資買入額占比等

除了以上,還可以通過一些情緒名額來判斷基金買入時點。巴菲特說,别人貪婪我恐懼,别人恐懼我貪婪,當市場情緒極度低落,人人都絕望時,很可能正是買入基金的好時機。

情緒名額很多,比如基金發行、融資買入額占比等。

先來說基金發行。大家應該聽過“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這句話,它指的意思就是當市場情緒火熱,基金很好發行的時候,其實恰恰是基金不好做的時候,而當基金好做的時候,基金發行往往處于冰點,不好發行。我們做了一張基金發行和市場走勢的圖,結果基本是一緻的。但有一點要提醒,基金發行特别低迷的時候,市場不一定立刻起來,也可能會繼續下跌,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再來說融資買入額占比。它指的是融資買入額占A股總成交額的比重,反映了場内投資者借錢炒股的熱情和市場的杠杆水準。這個名額的擇時效果不錯。從曆史情況看,當融資買入額占比在10.5%以上,市場差不多就到了高點。當融資買入占比在7%以下的時候,可能市場也走到了低位。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注意,無論哪種方法,前提都是要選擇好的基金。另外,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基于曆史預測未來可能會失效。同時,任何一個名額都不可能絕對正确,隻是站在機率的角度看問題,是以對市場行情的判斷也不應僅靠一個名額,還要結合估值、流動性、盈利、市場情緒等多方面名額綜合衡量。

(二)買入、加倉方法

說完了買入時點判斷,下面說一下買入、加倉的方法。畢竟,大多數人買基金都不是“一把梭”,很多都是邊看邊買。

1、定投加倉法

最簡單的就是普通定投,比如按部就班地每月定投相同的金額,或者可以靈活點,采用估值定投,根據估值的變化調整定投的金額,低估多投,中估正常投,高估少投。對于這類,無需擇時,随時都可以開始。

另外一種買入方法可以采取“底倉+定投”。先一次性買入建個底倉,然後再堅持每月定投。建議一次性買入30%~50%做底倉。這種方法主要是考慮到還沒積攢多少籌碼,市場就漲起來的情況。先建個底倉,市場跌了可以繼續定投攤低成本,市場漲了可以賺得更多,尤其适合低迷的市場。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2、指數加倉法

可以根據指數的單日跌幅進行加倉,最好是有紀律性的,而不是憑感覺。比如當單日跌幅大于某個數值,就可以加倉;或者近幾日跌幅大于某個數值,加倉。

跌幅門檻值的設定是關鍵。設的偏大吧,很可能會發現加倉的機會較少,手中有大筆資金沒有投出去;設的偏小,又可能頻繁加倉,最後發現沒錢了。

為了找到最佳的參數,以滬深300為例,我們統計了指數近20年的單日、3日、5日、10日四個常用周期内的,跌幅超過一定比例的次數和機率,如下圖: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可以看到,單日跌幅超過1%的有954次,發生的機率是20%;單日跌幅超2%的有368次,發生機率是8%。

通過這個表,就能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跌幅參數了。如果你期望觸發的機率在10%左右,那對應的參數可以設為:“單日跌幅超過2%”、或“3日跌幅超過3%”、或“5日跌幅超過4%”、或“10日跌幅超過6%”。

另外,為了防止市場跌跌不休,指數的跌幅一直超過設定的參數,還需要加一個參數,即“n個交易日不重複觸發”,通常預設為10個交易日。

跌幅參數設定完了,具體單筆加倉多少金額呢?依你的資金狀況而定,可以是單筆加倉每月定投的固定金額,也可以加倉每月定投金額的2倍。當然,資金量允許的話,跌幅參數設定的越大,加倉的金額也應該越大,這樣攤平成本的效果更好。

3、正金字塔式加倉法

說白了,就是越跌越買。打個比方,你把可以買入、加倉的錢分成3份,分别是資金的1/6、2/6、3/6,逐層遞進形成一個正金字塔。當跌10%時,加第1份,也就是1/6;當跌20%時,加第2份,2/6;當跌30%時,加第3份,3/6。當然,如果你還有充裕資金,市場繼續跌的話,還可以繼續加,直到你覺得市場不能再被低估,結束加倉。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這裡,我舉的例子,跌10%、跌20%、跌30%,有的人可能好奇了,這個是怎麼定的?我怎麼知道會跌30%?這個最好結合回撤來買,也就是下面我要講的方法。

4、回撤買入法

顧名思義,根據基金的回撤來買入。可以是等額買入,也可以是正金字塔買入。我來分别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還是以謝治宇的興全合潤為例,曆史最大回撤30%,假設我們就可以在回撤10%、20%、30%的時候分别買入,補倉金額1萬元。

第一種,把1萬元分成三等份,每跌10%,補一份,就屬于等額買入;

第二種,把1萬元分成三份,注意不是三等份,第一份占資金的1/6,第二份占資金的2/6,第三份占資金的3/6,這就屬于正金字塔買入。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說到這,有人可能問了,如果基金沒跌這麼多呢,比如隻跌了15%,萬一隻補倉了一點怎麼辦?别急,還有個方法,讓你隻要回撤加大,就能補上倉。

還是舉例說,假設跌10%,補倉=1萬元*10%/30%=3333.33元;然後跌到15%的時候,還可以補倉,補倉金額=1萬元*15%/30%-第一次補倉的金額=5000-3333.33=1666.67元。如果跌到18%,還可以繼續補。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
基金投資的基礎知識第8課:基金投資實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