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月24日報告,截至當日零時,香港新增新冠确診病例8798例,其中本土病例8795例,連續兩日重新整理高,本輪疫情累計死亡203例。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疫情下的香港居民生活有哪些變化,香港疫情的走向如何?《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家,對香港疫情給出最新研判。

受訪專家

河南省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鄭福增

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譚曉東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張健

本文編輯 | 徐文婷

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

2022年初,香港接連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德爾塔變異株确診病例,引發第五波疫情。香港特區政府采取外防輸入、暫停學校授課、取消新春活動、鼓勵接種新冠疫苗、推出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等措施,積極抗擊疫情。

但2月9日,香港新增确診1161例,創兩年來新紀錄。

2月10日,一名94歲确診患者死亡,這是香港6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死亡病例。随後,廣東深圳、東莞、江門、佛山及湖南郴州等地出現香港疫情外溢病例,香港确診病例數不斷攀升。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2月23日,在香港堅尼地城遊樂場流動檢測站,醫務從業人員引導市民做核酸檢測。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香港約300輛的士組成的專屬抗疫車隊于18日正式投入服務。

2月18日,香港醫院管理局表示,隔離病床使用量已達90%上限,但仍有許多人等候入院。“香港隔離設施遠遠不夠。”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範鴻齡2月22日表示,香港疫情大規模社群傳播,已有3300幢大廈出現病例;圍封強檢時發現初步陽性的比例越來越高,由月初的0.5%以下,上升到2%~8%;污水監測系統顯示,絕大多數樣本都呈陽性。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醫院患者爆滿,部分病人在室外治療。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在香港一家公立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在工作。

近日,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用“海嘯式暴發”來形容香港這波疫情。“早期沒有及時發現并阻隔傳染源,加上奧密克戎毒株傳播性增強,是疫情大面積擴散的主要原因。”張伯禮說。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14天内曾有病例居住/到訪的建築物

來源:香港衛生署

香港特區政府加大防控力度:做好早發現、早隔離,切斷病毒傳播鍊;分流治療,減少重症及死亡病例;嚴守外防輸入邊境管制措施,實施航班“熔斷機制”;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減少人員流動;提升疫苗接種率。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香港市民排隊接種疫苗。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将于3月推行3次全民強制核酸檢測。從2月24日起,分段實施“疫苗通行證”措施,第一階段市民須接種一劑新冠疫苗才可進入餐廳、商場等場所。

受疫情影響,香港大部分上班族開始居家辦公。家住九龍的陳先生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他家附近的晚市已停止堂食,隻能選擇打包;近日跨境貨車司機确診,影響了香港的蔬菜供應,導緻菜價飙漲;疫情嚴重後,香港不少人将連花清瘟作為“傍身藥”,坊間掀起購買熱潮,許多藥店早已售空。

内地全力支援香港抗疫

香港第五波疫情發生之後,黨和國家時刻關注疫情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一切、兩個確定”,中央和地方各部門要全力支援香港穩控疫情。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應詢表示,危難時刻,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靠山。香港隻要有求,祖國必定有應。

在香港第五波疫情最嚴峻關頭,中央成立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多部門共同組建了醫療物資供應保障組。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2月18日,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5個工作組與香港特區政府互相通報各自工作進展,就香港抗疫最緊迫工作,包括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提高收治率、降低死亡率、建立方艙醫院、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等進行對接。當日晚,香港特區政府提出首批物資清單,包括N95口罩、快速抗原檢測試劑包、連花清瘟膠囊等。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2月19日,首批物資保供需求超額完成。截至2月23日,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先後召開了4次排程會,超額完成首批7類物資保供需求,并完成第二批急需醫療物資的企業摸底工作。除了首批由國家捐贈的15萬盒抗疫中藥,還有超過30萬盒中藥分批運往香港。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30萬盒中藥分批運往香港。

2月23日,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牽頭的一批價值1365萬元的防疫物資馳援香港,包括20萬盒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咳片,其中連花清瘟膠囊是中醫藥抗疫“三藥三方”的代表産品。

河南省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鄭福增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中醫藥抗疫已有幾千年曆史,應對新冠等傳染病的政策是“以不變應萬變”,中藥并不直接殺滅病毒,而是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效降低病毒對人體的傷害。近兩年的抗疫實踐表明,中醫藥的早期介入,可以阻斷新冠患者的病情發展,有利于阻斷疫情的傳播;對重症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救治,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恢複期采用中西醫結合康複治療,能夠減少後遺症。在中醫藥的參與下,内地多起散發疫情的重症率都很低,幾乎沒有死亡病例。

巴基斯坦一項對金花清感顆粒開展的雙盲對照試驗顯示,該中藥對輕中度新冠病例有效率約為82.67%。

卡拉奇大學國際化學和生命科學研究院主任伊克巴爾·喬杜裡(Iqbal Chaudhry)教授表示:“我們在感染不同新冠變種的患者身上進行了試驗,我們預計它(金花清感顆粒)在Omicron變種上也會像面對其他變種時一樣有效。”

從2月初起,内地支援的醫護人員和抗疫物資陸續抵港。

2月10日,廣東第一批醫療隊已到達香港開展工作。2月17日,内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學專家組抵達香港開展工作,随同赴港的還有8名檢測人員和2台移動核酸檢測車、1台物資運輸保障車。2月19日,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派遣的第二批内地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赴港,共114人。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2月17日,内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學專家組在深圳灣口岸集結。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移動核酸檢測車抵達香港。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2月19日,第二批内地援港抗疫工作隊抵達香港。

2月22日,中央援建香港的四處方艙醫院分别在香港青衣、前新田購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橋開工建設,全部投入使用後預計将為香港提供1.4萬~1.7萬個隔離機關。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中央援建的4處方艙醫院開工建設。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特區政府十分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市民的關切,以及對香港抗疫工作的全力支援。香港各界也紛紛感謝國家對香港抗疫的支援,表示将全力配合及響應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香港各界感謝國家對香港抗疫的支援。

“中央是香港的後盾。”陳先生激動地表示,感謝中央提供的各方面支援,期待盡快控制住疫情,恢複正常生活。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月22日表示,特區政府在中央全力支援和社會各界全面配合下,定當以堅毅的立場、堅強的信念應對挑戰,帶領香港走出“疫”境。

香港疫情仍在上升階段

“目前,香港疫情發展還處于上升階段。”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譚曉東表示,香港目前的檢測水準還達不到社會需求,每日檢測出來的陽性病例數可能和實際感染數存在很大差距。

香港第五輪疫情暴發!鐘南山、張伯禮都提到了中藥抗疫

應對第五波疫情,香港要借鑒武漢的防疫經驗,目前最緊迫的是要執行更加嚴格的隔離措施,如社群封閉管理,減少人員流動、聚會等。按照内地過去兩年積累的經驗,阻斷疫情傳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離。武漢疫情處在社群感染全面暴發階段時,就通過強有力的隔離措施,實作新增病例斷崖式下降。

張伯禮也表示,目前香港特區政府要統籌各方資源以快治快、以變治變,才能降低每日新增病例的快速攀升。一是要準,即隔離哪些人一定要精準;二是要狠,措施必須要果斷、堅決,隔而不離也是一種危險;三是全面,全方位動員、布局,把方艙醫院抓緊時間建起來至關重要。

“隻要防控松懈一點,就會形成大面積傳播,這是奧密克戎的特點,并且其無症狀感染者多,使病毒溯源特别困難。”譚曉東表示,此次疫情暴發說明香港疫情防控方面還有很大漏洞,包括檢測水準不夠、隔離措施不好,這提醒我們堅決不能麻痹大意。“在人與病毒的鬥争中,最高的人權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

2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通過視訊,鼓勵香港各界齊心抗疫,共克時艱:“我們不會容忍自然感染導緻大量的長者死亡,政策仍然是争取動态清零。”

他還給香港居民提出3點防疫建議:

1

預防傳播是關鍵

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社會接觸;密切接觸者要定期檢查,若發現陽性,應立即和醫療部門聯系;将患者和健康人分開,已确診者要另行隔離;重症病人及時住院,最好集中在某個醫院,便于管理及救治。

2

加強疫苗注射

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估算,接種兩劑疫苗的病死率在各年齡段都會減少一半以上,若打第三針,死亡率進一步降低。香港的老人接受第三針疫苗接種,可以明顯降低病死率。

3

儲備藥物治療

如美國的Paxlovid、中國内地BRII 196-198抗體、某些經循證醫學證明有效的中成藥,對于減輕症狀、縮短療程、減少重症的發生率是有效的。▲

本期編輯:張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