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耳其小哥在中國的“甜蜜”事業

土耳其小哥在中國的“甜蜜”事業

阿裡與顧客互動售賣土耳其冰淇淋。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新華社重慶2月24日電(記者吳燕霞、楊仕彥)重慶磁器口古鎮的長街上,往來遊客絡繹不絕。在一家異域風情的冰淇淋店櫃台前,黏稠的冰淇淋在鏟子間上下翻飛,來自土耳其的阿裡與顧客“戲耍争奪”一番冰淇淋後,把香甜可口的甜筒送到顧客手中。

今年36歲的阿裡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布爾。2006年來到中國時,阿裡原本隻打算旅遊,沒想過在中國做生意。“2010年,我作為世博會的參展商第一次把正宗的土耳其塔克西姆冰淇淋帶到中國,向世界展示堪稱最堅韌、最有嚼勁的冰淇淋。”阿裡說。

與平時買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同,買土耳其冰淇淋可沒那麼容易“得手”。阿裡說,有着300餘年曆史的土耳其冰淇淋是土耳其美食的典型代表,素以香甜、黏稠聞名。其制作和售賣過程帶有表演性質,能讓顧客在互動中收獲快樂。

“我在中國遇到了一位美麗的蘇州姑娘,和她結婚後,我們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土耳其塔克西姆冰淇淋店。”阿裡說,“在中國工作很快樂,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和顧客表演,總能聽到感謝和表揚。”

土耳其小哥在中國的“甜蜜”事業

阿裡在位于重慶磁器口古鎮的土耳其塔克西姆冰淇淋店制作冰淇淋。實習生 姜春 攝

2009年,阿裡和妻子來重慶旅遊。“待了七八天我們都不想走了,因為重慶的生活節奏很慢,很舒适。我老婆覺得來這邊生活舒适,于是決定在這裡定居生活。”

阿裡在重慶一住就是11年。“我老婆做财務,管着公司的錢。我在外面是老闆,但是在老婆面前隻是‘員工’。”他笑盈盈地說,自己已是道地的重慶“耙耳朵”了。

在中國生活多年,阿裡感觸最深的是中國持續地對外開放,極大便利了在華外國人的生活。“初到中國時,飲食很難适應,我常吃的奶酪和面包不容易買到。但是現在,我在中國不僅能友善地買到正宗的土耳其食品,而且世界各地的商品都能買到。我甚至會從中國網購商品寄回土耳其老家。”

作為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夥伴,土耳其近年來與中國的交流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土耳其人來到中國學習、工作和生活。

“中國是許多土耳其人出國的首選目的地,我從家鄉招聘了不少人來中國工作。這裡的收入可觀,許多親戚和朋友都願意來。但是他們得經過一年的專業教育訓練,才能到我的冰淇淋店上班。”阿裡說。

土耳其小哥在中國的“甜蜜”事業

阿裡正在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如今,在中國各大城市,阿裡已經開了50多家土耳其冰淇淋店,每一家店裡都有土耳其人專門制作土耳其冰淇淋。在磁器口,阿裡的土耳其冰淇淋銷售十分火爆,每天門店前都擠滿了遊客。

阿裡尤為感謝中國的抗疫舉措,他說,“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有效地控制,讓我的生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我的許多門店開在旅遊景區,疫情控制後,遊客數量快速回升。”

對于未來的打算,阿裡說:“我的祖輩已經在伊斯坦布爾做了40多年冰淇淋,我和哥哥将家族的冰淇淋生意拓展到了中國和法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接替我,繼續我在中國的‘甜蜜’事業。”(參與采寫:姜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