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与顾客互动售卖土耳其冰淇淋。新华社记者 杨仕彦 摄
新华社重庆2月24日电(记者吴燕霞、杨仕彦)重庆磁器口古镇的长街上,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在一家异域风情的冰淇淋店柜台前,黏稠的冰淇淋在铲子间上下翻飞,来自土耳其的阿里与顾客“戏耍争夺”一番冰淇淋后,把香甜可口的甜筒送到顾客手中。
今年36岁的阿里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006年来到中国时,阿里原本只打算旅游,没想过在中国做生意。“2010年,我作为世博会的参展商第一次把正宗的土耳其塔克西姆冰淇淋带到中国,向世界展示堪称最坚韧、最有嚼劲的冰淇淋。”阿里说。
与平时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同,买土耳其冰淇淋可没那么容易“得手”。阿里说,有着300余年历史的土耳其冰淇淋是土耳其美食的典型代表,素以香甜、黏稠闻名。其制作和售卖过程带有表演性质,能让顾客在互动中收获快乐。
“我在中国遇到了一位美丽的苏州姑娘,和她结婚后,我们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土耳其塔克西姆冰淇淋店。”阿里说,“在中国工作很快乐,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和顾客表演,总能听到感谢和表扬。”
阿里在位于重庆磁器口古镇的土耳其塔克西姆冰淇淋店制作冰淇淋。实习生 姜春 摄
2009年,阿里和妻子来重庆旅游。“待了七八天我们都不想走了,因为重庆的生活节奏很慢,很舒适。我老婆觉得来这边生活舒适,于是决定在这里定居生活。”
阿里在重庆一住就是11年。“我老婆做财务,管着公司的钱。我在外面是老板,但是在老婆面前只是‘员工’。”他笑盈盈地说,自己已是地道的重庆“耙耳朵”了。
在中国生活多年,阿里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持续地对外开放,极大便利了在华外国人的生活。“初到中国时,饮食很难适应,我常吃的奶酪和面包不容易买到。但是现在,我在中国不仅能方便地买到正宗的土耳其食品,而且世界各地的商品都能买到。我甚至会从中国网购商品寄回土耳其老家。”
作为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土耳其近年来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土耳其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
“中国是许多土耳其人出国的首选目的地,我从家乡招聘了不少人来中国工作。这里的收入可观,许多亲戚和朋友都愿意来。但是他们得经过一年的专业培训,才能到我的冰淇淋店上班。”阿里说。
阿里正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杨仕彦 摄
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阿里已经开了50多家土耳其冰淇淋店,每一家店里都有土耳其人专门制作土耳其冰淇淋。在磁器口,阿里的土耳其冰淇淋销售十分火爆,每天门店前都挤满了游客。
阿里尤为感谢中国的抗疫举措,他说,“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有效地控制,让我的生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我的许多门店开在旅游景区,疫情控制后,游客数量快速回升。”
对于未来的打算,阿里说:“我的祖辈已经在伊斯坦布尔做了40多年冰淇淋,我和哥哥将家族的冰淇淋生意拓展到了中国和法国。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接替我,继续我在中国的‘甜蜜’事业。”(参与采写: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