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作者:花小喵同學
她曾是國家改革開放第一批出國深造的學子,也曾是國内半導體材料研發的第一人。上司大陸半導體材料技術的進步,曾憑一己之力為大陸争取到了著名國際會議的召開權,更是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他卻四次落選中科院院士,而這背後的原因更是令人唏噓。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2007年5月1日晚上九點,李愛珍正在家中做研究室,接到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電話。她非常激動地告訴李愛珍被選上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在對方說完這個消息時,李愛珍愣了好一會沒有反應過來。過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心中頓時湧上萬千思緒,她被聘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無疑是對李愛珍的肯定,更是對他的科研成果的肯定,這是多少國内外科學家夢想的成就。

這可是美國科學界的最高成就啊。到目前為止,全國也就隻有十餘位科學家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然而,這一次卻有所不同,這11個人中,唯有李愛珍在國内,沒有國家兩院的任何醫院院士頭銜。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要知道她的實力是完全可以達到院士要求的,可是在這之前,李愛珍曾四次提名中國院士名單。遺憾的是,她每一次都落選了,

可是當她當選為美國的外籍院士的時候,國内許多網友開始擔心。李愛珍會不會因為落選院士而出國去到美國工作呢?畢竟美國這麼看重他,給他這麼高的成就,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就在大家心裡沒有底的時候,李愛珍說了這樣一段話。

沒有祖國的知識,就不會有我今天的成就。我感謝那些把我推薦為院士的人。感謝他們對我的肯定,但是我也非常内疚,辜負了他們對我的期望,我會一直留在祖國,繼續為祖國半導體事業而奮鬥。

看到李愛珍的講話,很多人都為之感動,紛紛為她的行為點贊。

1936年,李愛珍的父母從菲律賓經商回國,在福建省定居。

李愛珍出生在一個永甯的小鎮上,時運不濟。當時的中國受到日本殘忍的暴行,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她的父母懷着一腔愛國熱情,不顧自身安危,投身到抗日的戰線中。

也許是受到父母的熏陶,李愛珍從小就非常的愛國,同時她也深刻地認識到。隻有祖國強大才是和平的基礎。

1954年她聯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複旦大學化學系。經曆四年的苦讀,從複旦大學畢業之後,她被配置設定到上海冶金所當一名化工研究員。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在工作期間,她刻苦鑽研,不怕挫折,當時的上海冶金所的副所長鄒元熙開始關注李愛珍,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核,鄒元熙對李愛珍更加關注。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最後,将她設為自己的學生,李愛珍開始了進一步的學習,在周元熙的教導下,李愛珍接受到了半導體材料這門學科。

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學科,國内一直沒有比較成功的學者。

上世紀70年代,随着資訊時代的到來,半導體行業影響着高端技術的發展。國家也開始重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但是對于此項技術我們國家渴望而不可及。因為西方國家對大陸實行了技術封鎖,

李愛珍的老師鄒元熙認為,對于解決西方國家對大陸的技術封鎖,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研發出自己的新技術。才能徹底地打破他們的如意算盤。

于是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後,開始向西方先進國家公派大量的高端人才。期待他們學成歸來,報效國家。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在出國深造的人選中,鄒元熙絲毫不顧政治風險,極力推薦李愛珍這個華僑家庭的女孩子出國深造。

當時國内有些人對于華僑出身的人并不太信任,怕他們出去就不回來了。畢竟家裡有過先例,

鄒元熙才不管出生就是要讓李愛珍出國深造。最終,李愛珍還是通過了稽核,來到了恩師鄒元熙曾經的學校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學。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來到美國讀書,她知道她能出國深造,老師為她克服了許多困難和障礙,她心中記着這份恩情,加上自身的報複,不敢絲毫松懈。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半導體的海洋中,

在學校時,李愛珍常去貝爾實驗室,帶着自己的疑問,請教卓以和。卓以和是著名的專家,被譽為分子數外言之父。

通過此次的談話,李愛珍深刻地意識到分子數學技術的重要性。國防和百姓的生活都離不開這項技術,

此項技術在紅外光變,紅外探測,雷射雷達等方面都是最為核心的技術,

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将這項先進的技術帶回祖國。讓中國不再落後于其他國家,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從此以後,李愛珍開始精心鑽研分子數學技術,

1988年李愛珍學成歸國,開始自行研發這項技術。但是裝置過于落後,這項技術一直沒有進展。

幸運的是,1994年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對分子數外岩裝置的出口管制有所寬松,于是我們趁機購買了分子數外岩裝置,

有了先進的裝置,李愛珍的研究開始進入加速期,時隔六年之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人在李愛珍帶領下,大陸成功地将這塊難啃的骨頭啃下來了,有了屬于自己的雷射器。

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從此中國跨入了掌握此類高新技術雷射器自主研制技術的國家。之前僅有美國和歐洲地區擁有此項技術,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中國的研制成功讓世界為之震動,所有人都稱贊李愛珍在當時能研發出這項技術的實驗室屈指可數。李愛珍能夠獨立地做出來,在西方國家的眼裡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他們根本不相信當時落後的中國能研發出這麼高端的技術,但是她做到了。

這對中國而言功勞是巨大的,李愛珍科研40餘載,不鳴則以一鳴驚人。

她的成就讓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為之驚歎,

在2003年,李愛珍就因為此項成就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而後不久,在第三次世界科學院院士大會上,李愛珍更是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家。

她是中國科學家獲得此項獎項的第一人,這足以看出李愛珍在科學界的地位。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到了2007年5月1日,李愛珍更是成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在李愛珍還不是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而是國内的科學家時。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曾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四次推薦李愛珍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不過在1999年的競選中他還沒有取得如今的成就,是以她沒有被選上。後面的幾次競選結果也和前面一樣,紛紛名落孫山,

一直到2005年。中國工程院鼓勵李愛珍參加競選,不過李愛珍拒絕了,他說院士的名額太過寶貴。她已經年過半百了,再占有院士名額,于心不忍,還是留着給後來的人多一些機會吧。

就這樣,四次入選之後,國家也尊重她的意願,再沒有再為她提名院士。

李愛珍在2001年退休之後,她是一刻也停不下來,她仍然每天起早貪黑地去研究院工作。夜以繼日地工作,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有一次過年,她的學生在大年初一給他打電話拜年,結果家裡面沒有人。後來打電話到實驗室,才找到了正在做實驗的李愛珍老師。

在2005年他被邀參加國際著名的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國際會議。會上,她提出2010年在中國上海召開的第10屆會議,要知道這個會非常具有含金量,在哪個國家舉行相當于承認了哪個國家的技術,

而在此之前,美國和歐洲一直都是這個會議的舉行地,李愛珍的極力争取,為大陸赢得了下一屆會議的舉辦。

李愛珍傳回國内時,有人問道,為什麼這麼堅持争取這個會議的舉辦地,他達到大陸的科研技術不比他們差。有資格舉辦。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關于我的恩師鄒元熙,我是一個華僑家庭,當初留美深造時是我的恩師,頂着很大的政治風險将我送出去的。在他逝世之前曾對我說希望大陸有一天能夠舉辦這樣的國際會議,現在我完成了他的夙願。他對我有恩情,我是個感承人,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如今,李愛珍成為了第一個獲得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中國女科學家。這也是科學界對他的肯定,

對于美國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她表示自己接受這個頭銜,但是不會離開祖國。不會去美國工作的,如果沒有祖國的培養,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我将一生緻力于建設祖國高新技術半導體領域。

李愛珍的回答讓國人感動,紛紛為她的愛國情懷點贊,稱他一生李老先生。

時光荏苒,如今已經85歲的李愛珍老師仍然奮鬥在科研一線,她是一盞明燈,引導着記者。

她經常對他的學生們說道,實在的工作遠比那些榮譽名号更重要。一定要記住别人給過你什麼,不要在意别人給過你什麼。搞科研要沉下心來,對于老先生的尊尊教誨,我想他的學生都會銘記于心,

2005年第四次中科院競選,69歲的李愛珍:我就不占用國家資源了

中國正是有了這些人,我們的國家才能越來越強大,屹立于世界科學之林。有擔當,有志向的人才能帶領中國走向富強。

希望像李愛珍這樣的愛國學者越來越多時刻不忘報效祖國。同時,我們也要學習李愛珍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大家對于這樣的以為愛國科學家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