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作者:變形記

今天,聊點悲傷的,說說那個25歲就離開人世的天才。

15歲考入北京大學,19歲配置設定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25歲在山海關附近卧軌自殺。

從他進入北大到離開人世僅僅十年

但在這十年間,他留下了幾百萬字的文學作品

直到今日依舊溫暖着人心

他就是那個以夢為馬,思念前生

隻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懷甯縣高河鎮查灣村

家境貧寒,父親靠走街串巷做裁縫養活一家人

母親在家操持家務,喂養孩子

查海生對文字的敏感在兩三歲便初露頭角

在父母親發現他異于常人的記憶時,就千方百計地教他識字,讀書,背語錄

于是,年僅4歲的查海生在公社舉辦的“毛澤東語錄背誦比賽”上

一連背出50多條

那一天,查海生在村裡出了名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查灣村有個小天才的消息不胫而走

但這些并沒有影響到查海生的童年生活

他依然可以正常地去讀書,去看麥田,去想象大海

直到15歲那年

查海生考上了北京大學

為即将到來的新生活

查海生興奮至極,開心地坐上了去京的火車

多年後回憶起那次離開家鄉的旅程

他寫下了“那時的夜晚幾乎像白天”的句子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八十年代初是中國詩歌最顯耀的時代

北大是彼時詩歌氛圍最濃烈的大學

北島和芒克創辦的《今天》雜志幾乎在北大校園内人手一本

查海生也是以接觸了詩歌,愛上了詩歌并開始了創作詩歌

“海子”這個頗為文藝的筆名逐漸出現在人們視野裡

海子剛進北大,因為年紀小,性格敏感

沒有什麼朋友,在生活上很孤單

但,海子的詩歌之路卻并不寂寞

他在北大認識了駱一禾和西川

直到海子離世,他們三人都保持着極為親密的朋友關系

他們三人也成了那個時代的标簽

并稱“北大三劍客”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駱一禾在三人中年紀最大,讀書最多

這位胸懷天下的詩人給了海子很多啟發

教會了海子“文雅,正直,愛朋友,富有責任感”等精神

海子也一直将駱一禾看做亦師亦友的兄長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駱一禾

西川和海子認識的時候是海子在北大最後一年

兩人一見如故,對于都沒有功利心的兩位詩人來說

在一起是無比的舒适與惬意

西川和海子在都未出名的時候,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他們的詩集

兩人一合計,共同買了油印本

将各自的詩集印刷在一本油印本上,兩人給這本詩集叫做——《麥地之甕》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西川

在海子以詩歌為生命的人生中

他遇到了兩位摯友

給了他除了詩歌之外的生活

但上天對天才的“考驗”總是悲慘且持久的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1983年,海子從北大畢業來到到中國政法大學

第二年,20歲的海子遇到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人

她叫王波婉,内蒙古人

相識是在一次詩歌講座上

海子在講座上問同學們最喜歡的詩人是誰,同學們紛紛回答:顧城、北島、梁小斌、江河等

在此起彼伏的回答中

一位中等身材,圓圓臉龐的女生大聲喊道:我喜歡海子的詩!

從未嘗過愛情的海子在那一刻墜入了愛河

一位近乎狂熱的崇拜,一位将對方視為靈感女神

兩人感情迅速升溫,海子甚至為波婉寫了封兩萬字的情書

在愛情的滋潤下,海子不停地寫詩對波婉示愛

他在《你的手》中寫到——“北方/拉着你的手/手/摘下手套/她們是兩盞小燈籠。”

《曆史》——“我們的嘴唇第一次擁有/藍色的水/盛滿陶罐/還有十幾隻南方的星辰。”

《寫給脖子上的菩薩》——“兩片抖動的小紅帆/含在我的唇間。”

兩人還一同到秦皇島旅遊

但再堅固的愛情終究敵不過世俗

王波婉的家庭極力反對這位一窮二白,不修邊幅的詩人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海子與王波婉的感情最終破裂,于1986年秋天分手

此後

海子又經曆了幾段失敗的感情

之後的每段感情中,海子都将自己愛慕,思戀之情用詩歌記錄了下來

其中最為纏綿悱恻,為人熟知的便是

海子為同僚白佩佩所寫的《日記》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海子認識白佩佩時,白佩佩早已生兒育女

除了肉體和精神上的寄托,海子和白佩佩不會有任何結果

但海子依舊無法自拔地愛上了白佩佩,稱呼其為“姐姐”

并寫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姐姐,我今夜隻有戈壁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隻想你”這樣的詩句

白佩佩迫于外界壓力下慢慢也逐漸減少了與海子的交往

直到1989年

海子的五段戀情都無疾而終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海子畢業後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每月能拿到90元的工資

但對于海子來說,詩歌比工資更重要

自己的老大哥駱一禾在《十月》雜志工作幾年後便推出了《十月的詩》欄目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在總共隻有十幾期的欄目中

海子就獨占了三期,可見駱一禾對海子的認可和照顧

但此舉卻引來了一大批詩人的不滿

他們大多認為,海子的詩不合時宜,沒有深度

海子就這樣每天都沉浸在質疑聲中

除了備受質疑

在很多場合,除了駱一禾就沒人搭理海子

海子從四歲被冠上“天才”的帽子

到今天除了三兩好友,整個詩壇似乎都在排擠他

失敗的感情和事業雜糅在一起

這對于海子來說無疑是極為緻命的打擊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1989年3月26日

海子獨自來到秦皇島山海關

躺在十年前帶他離開家園的火車鐵軌上

自殺了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身邊帶着《新舊約全書》、梭羅的《瓦爾登湖》,海雅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和幾封遺書

遺言說到:我是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師,我叫查海生,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西川曾經談到海子的死:作為海子自殺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愛情生活或許是最重要的

對于海子的自殺,我無法随意猜測

但海子那個時候或許是真的很孤獨

備受愛情失意,詩壇質疑的折磨

仿佛世界上沒人了解他,便在自己面對着最璀璨的太陽時離去

或許他的摯友西川能體會海子當時的痛苦

才會有今天“别人愛他媽了解不了解”的感悟

15歲進北大,25歲選擇自殺,至今作品依舊溫暖人心

圖檔來源:網絡,《十三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