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桐宇委員:字字句句道出企業家們的心裡話

作者:文彙網
周桐宇委員:字字句句道出企業家們的心裡話

小房間内壘起的貨占滿一堵牆,來回奔波于不同客戶之間……自己創業初期的場景,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不易。也是以,全國政協委員、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這些年總把目光聚焦在衆多民營企業等市場主體身上,“民營企業的心聲讓更多人聽到,才能助力民營經濟茁壯成長”。

今年全國兩會上,周桐宇将繼續為民營企業“發聲”,拟遞交提案《進一步提高營商軟環境,夯實對民營企業科創園區産業扶持政策和提升服務水準的建議》,提出從優化服務、化解“堵點”等方面入手,培育良好産業生态。

周桐宇委員:字字句句道出企業家們的心裡話

追着時代浪潮“跑”,傳遞民營企業心裡話

去年全國兩會,她遞交了《關于在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産業探索國企與民企融合發展新模式》提案。有同行點贊:字字句句道出了企業家們的心裡話。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五年間,她每年送出的提案都精準靶向民營企業切身利益,正是經曆過風浪,才更能了解民營企業的真切訴求。

上世紀90年代周桐宇從海外學成歸來,合夥建立了一家售賣筆記本電腦的小公司,以薄利快銷的方式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站穩了腳跟。那時真是趕上了“好時候”,如今,民營企業更要進入快速轉型發展期。“不光要生存,還得打響自身‘金字招牌’。”結合調研,她發現,上海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396家,民營企業占比逾八成;專、精、特、新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九成。“民營經濟已成為創新的重要力量、擴大就業的主體力量”,由此她建議:科技民營企業可以激發創新能力、緻力于解決“卡脖子”難題,進而在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更大作用。

這些年周桐宇對民營企業的思考,來自于大量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不是在調研,就是在去調研的路上。看得多、聽得多,才能厚實知識儲備,才能有話可說、為企業盡一份力。”

周桐宇委員:字字句句道出企業家們的心裡話

“放水養魚”,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優勢

民營企業發展如何形成規模效應?這是周桐宇近年來思考的重點,尤其是要加強長三角區域之間的關聯。去年全國兩會上,她建議加快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科創園經濟發展,讓園區企業享受長三角區域關聯政策。再去調研時,發現相關具體措施正在逐漸實施。

周桐宇認為,民營科創企業隻有“抱團取暖”、形成産業集聚,才能在時代發展浪潮中找準自身定位。調研中,也有企業反映,經常被一些地區或部門制訂的剛性績效名額所困擾,無法安心于自身業務發展。

為了更好地激發民營企業的科創活力,今年全國兩會,她拟遞交一份提案,建議進一步優化營商軟環境,提高服務水準,夯實對民營企業科創園區産業扶持政策。她認為,在科創園平台考核總量目标的範圍内,應給予企業一定的彈性空間。“不能隻看稅收,要看産業的未來與科研團隊的成長性。”她建議,通過建設資訊交流平台,将優質社會資源、行業資源、産業資源、科研資源導入園區之中,形成良性産業生态。

調研中,周桐宇還發現,一些扶持政策落地後并未及時傳導至一線辦理視窗,使得民營企業辦業務還存在“看得到、摸不着”的堵點。她建議提升政府視窗服務能力,比如,對于因必要銜接流程而須等待的“空窗期”,主動提示時間節點;基層政務平台需在引導下适用政策,避免出現擴大或縮小政策适用範圍。“幫助、引導、扶持民營科創園區孵化企業,釋放出最大活力和優勢。”

作者:占悅

編輯:劉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