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我們喜歡周市長,但我們不喜歡周秉義,原因太現實

很多人都說,《人世間》的故事裡,周秉義是第二自私的人,僅次于周蓉。

對于這樣的說法,我完全能夠了解——

周家的三個孩子當中,周秉義是“最有出息”的一個,出身草根,不僅考上了北大,從政之後,更是一路走到了吉春市市長的位置。

可是這麼多年,他從來都沒給家裡做過什麼。

當初周媽媽昏迷的時間裡,他先是在兵團上班,後來又考上了大學,把這個家都扔給了周秉昆,如果不是有鄭娟的話,可能周家早就垮了。

參加工作之後,他整天住在郝今龍家,就連偶爾回家,也跟客人一樣。

雖然我們都知道“兒大分家”的道理,自從周秉義和郝冬梅結婚之後,他就屬于另外一個家庭,在這個家裡,本就屬于客人。但是隔這麼一丢丢遠,他好久都不回家看看,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記得為了周秉昆的編制,郝主編上下奔走,可是事情到了周秉義這裡,他不僅不幫忙,還擔心這件事會影響到自己。

那次,軍工廠發生爆炸事故,周秉昆拼死也要保護自己的哥哥,可是四十多集的劇情過去了,周秉義就幫過周秉昆一件事,那就是解決了孫趕超的問題,而且還是借助了駱士賓的手。

紮心的是,因為駱士賓的死,周秉昆整天在機關忙碌,郝主編找到他,他還給郝主編講了一大堆大道理,就是不肯出手幫忙。

就連周秉昆第一次庭審,周秉義都沒有參加。

是以,彈幕裡很多人都在詛咒周秉義可以早點死,覺得他是一個沽名釣譽的人。

《人世間》:我們喜歡周市長,但我們不喜歡周秉義,原因太現實

電視劇《人世間》截圖

照這樣計算,也的确有幾分道理,畢竟老話早就說過,“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按照我們的了解,周秉昆離開醬油廠的時候,最在乎的就是編制問題,雖然當時的周秉義隻是一個閑職,但是隻要金月姬出馬,隻要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

當然,對周秉昆後來被判刑這件事,我并不太贊同彈幕裡的說法,畢竟我們是法治國家,就算周秉義是市長,也沒權利幹涉司法審判。

而且,當時的所有證據都沒辦法證明是駱士賓先動的手,駱士賓死了也是不争的事實。

如果周秉義通過自己的運作,讓周秉昆無罪釋放的話,不僅不符合周秉義的人設,也會讓我們對從小接受的一切産生懷疑。

仔細想來,周秉義之是以會變成這樣,與郝今龍的影響有着直接關系。

當初,周秉昆因為蔡曉光的事情找到了周秉義,郝冬梅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雖然這件事最終得到了完美解決,畢竟當時蔡曉光的訴求不僅合情合理,還很合法。

但是因為這件事,郝今龍對周家人的态度變了,對周秉義的态度也變了,如果不是知道了郝冬梅不能生育的事情,可能他們一輩子都不可能真正接納周秉義。

從後來的故事裡看,郝今龍夫婦的做法雖然有争議,但是作為一個愛惜自己政治羽毛的人來說,也算是一種自我保護。

上帝視角的我們都知道,周家人很有骨氣,不會輕易找他們幫忙,但是與周家有關的其他人,還真的不敢保證。

《人世間》:我們喜歡周市長,但我們不喜歡周秉義,原因太現實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不站在周秉昆的視角,把光子片完全摘開,我們很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周秉義的仕途,其實應該從當軍工廠書記的時候開始算起。

沒經曆過那個年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周秉義調進軍工廠,就已經陷入了一個大泥潭裡——

當時正值改革初期,軍工廠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廠裡甚至已經開始傳出了廠子要被賣的謠言,稍有不慎,不僅沒辦法解決問題,甚至連他自己都會被陷進去。

老勞工杜德海為了不繼續拖累廠子,當衆點燃了炸藥包,周秉義一直陪着杜德海,如果不是杜德海及時扔掉了炸藥包,很可能周秉義當時就已經玩完了。

因為這件事,周秉義樹立起了在軍工廠的威信;緊接着,他用金月姬的錢,幫助勞工們解決了生活中的世界問題,在軍工廠收服了人心;再後來,他外出考察,為廠子拉來了很大一筆生意,讓軍工廠起死回生,也解決了勞工們的生活問題。

因為這個,他喝壞了自己的胃,為後來的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筆。

周秉義當上副市長之後,一直在為市裡的改革奔波,可是他辛辛苦苦談成了化工廠改制的事情,卻被勞工們當成了把廠子賣給資本家的“工賊”。

因為這件事,周秉義有過怨言,甚至想過放棄,但是等他冷靜下來之後,他又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義無反顧地奔赴另外一座城市哈陽當市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急于甩鍋想要離開,隻有周秉義,一直忍辱負重砥砺前行。

《人世間》:我們喜歡周市長,但我們不喜歡周秉義,原因太現實

吉春的工作已經夠難了,到了新的機關之後,周秉義才發現,這個職位一點都不輕松。

記得周秉義剛剛赴任的時候,滿大街都有人拿着牌子讓他滾回吉春,工作還沒開始,就已經鬧成了這副德行。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三把火該如何燒,真的難于登天。

哈陽的肖家河,有一塊黃金地段的地,很久之前就已經被開發商買下了,但是因為開發商一直沒有動工,而且拆遷戶的拆遷款卻一直沒有拿到。

為了解決問題,周秉義先找拆遷戶們開了會,了解了具體情況後,他接受了開發商的吃飯邀請,要求對方先解決拆遷款的問題。

等到拆遷款到位之後,拆遷戶拿到本該屬于他們的補償後,開發商卻因為行賄被抓了,在我的直覺裡,這件事的背後,絕對少不了周秉義的影子。

因為當時上級拿不出改造款,周秉義隻好親自出馬招商引資,既能讓那塊地發揮作用,也能解決就業問題。

為了談成合同,周秉義再次喝了不少酒,順利地把自己喝進了醫院,“再晚一點做手術命都沒了”。

隻是很可惜,周秉義差點把自己喝死,合同還是沒有談成,他白白地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還必須為了老百姓的事情繼續奔波。

在我的直覺裡,後續的故事裡,想要完全解決這件事,還得靠周秉義,就像當初,是他解決了吉春軍工廠的問題一樣。

從花絮裡看,就連光子片這個頑疾,最後也是周秉義解決的。

《人世間》:我們喜歡周市長,但我們不喜歡周秉義,原因太現實

對自己的親人絕情,從不動用私權為自己的家人辦事,但是為了老百姓的事情,他甚至連自己的命都可以豁出去。

周秉義這樣的人設,像極了演義小說裡面的包青天。

作為親人,周秉義的确不合格,套用彈幕裡的話說,這樣的哥哥,有沒有都是一個樣;但是作為官員,周秉義清正廉明,一心為民,滿足了我們所有的期待。

是以,我們喜歡周市長這個官員,卻不喜歡周秉義這個親人。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希望有周秉昆這樣一個親人,也希望有周秉義這樣一個官員,但是我相信我們大多數都不希望這個官員是我們的親人。

總希望别人大公無私,卻希望自己的親人在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對我們開開綠燈。聽起來難以接受,卻是一個不争的事實。

試想想,在周秉昆失手造成駱士賓死亡這件事上,如果周秉義真的違背黨紀國法,讓周秉昆脫罪了,還不知道會被我們罵成什麼德性。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的人打拼一輩子,不過是為了一屋二人三餐四季,就像故事中的周秉昆;有的人努力一生,為的是更多的人更大的家,就像故事中的周秉義。

不知怎的,在我的直覺裡,周秉昆是很能了解周秉義的,不然的話,編制那次,他就已經跟周秉義開口了。

這樣想來,周秉義其實是蠻幸運的,因為有了周秉昆這樣明事理的弟弟,他才會少了很多麻煩,不然的話,一旦他對周秉昆開了綠燈,還不知道吳倩喬春燕他們,又會向他提出多少要求。

《人世間》:我們喜歡周市長,但我們不喜歡周秉義,原因太現實

(原創不易,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