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在廣州恒大升入中超聯賽後,中國足球也随即進入了燒錢的“金元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超聯賽的硬體水準有了大幅提升,高水準的大牌外援來了,本土球員的薪資水準也呈現出了幾何級數式的增長。

然而,在國内聯賽一片虛假繁榮的形勢下,中國球員的水準卻變得越來越差。這一點在年輕一代球員中尤為明顯,不少中超球隊為了保證聯賽成績,不得不大量使用已經征戰中超多年的老将。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而本屆世預賽上的中國男足,也是有很多30歲+的老将組成的,球隊的平均年齡接近30歲,是參加本屆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各隊中平均年齡最大的一支球隊。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通過國足的球員結構,我們不難發現,如今國内球員青黃不接的問題已經成為了阻礙中國足球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而中國足協也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是以他們在2017年出台了聯賽U23政策。足協的U23政策旨在督促各級聯賽的俱樂部大力培養和使用年輕球員,讓更多的年輕球員能夠獲得足夠的上場機會,幫助他們能夠快速地成長起來。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雖然足協出台U23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卻違背了足球規律,頗有“拔苗助長”之嫌,在過去幾年間一直飽受争議。

試想,如果一個俱樂部中有好苗子,優秀的年輕球員,球隊怎麼可能不讓他們上場?當年北京國安隊的黃博文和張稀哲,都是不到18歲就踢上了中超聯賽,而且都在他們的首個中超賽季裡取得了進球,而當時的聯賽中并沒有施行過U23或者U21的政策。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是以,中超各隊不願意使用新人,不是因為他們不想用,而是球隊中真的沒有可以挑起大梁的年輕球員。

而在足協出台了U23政策後,那些青訓工作做得不到位的球隊,隻能通過高價引進本土的U23球員,以及U23球員首發出場1分鐘就被換下的奇葩手段,來應付在聯賽中被強制執行的U23政策。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在接下來的幾個賽季裡,足協也調整了U23政策,但卻遠沒有達到他們預期中的效果,而一些實力不足的中超或中甲俱樂部也是被搞得苦不堪言。

而這種情況在本賽季可能不會再出現了,近日,某南方媒體釋出的報道稱,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足協很有可能會調整本賽季的U23政策。

衆所周知,為了給去年國足參加世預賽讓路,足協調整并壓縮了中超聯賽的賽程。這使得上賽季的中超聯賽出現了自2004中超元年以來,首個跨年的賽季。而這不僅沒有幫助國足在世預賽中取得好成績,反而是影響到了衆多國腳的狀态。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今年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據悉2022賽季的中超聯賽不僅要恢複正常的賽程,同時還很有希望恢複主客場制。而且也不會因為9月份的亞運會,而再次長時間的間斷聯賽。

另外就是U23政策,因為全運會的原因,足協也将再次調整U23政策,甚至有可能會自2017賽季以來,首次取消聯賽的U23政策。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能夠取消U23政策,對于足協來說是一種管理思想上的進步。現在他們終于意識到了,提高中國足球的水準不能簡單依靠拔苗助長的手段。

隻有正确引導,才能讓聯賽各隊去着力培養新人。上個賽季第二階段,廣州隊大量啟用新人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好消息!足協多年争議政策有望終結,曾讓多家中超俱樂部苦不堪言

在中國足球“金元時代”正式終結後,讓更多的俱樂部重視青訓,潛心培養年輕球員,要比強推U23政策強過百倍,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