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嶺南文化,灣區精彩。

——廣州——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芝麻開門!Abracadabra!

——廣州當代藝術自我組織調研

時間:2022年1月28日-3月31日

地點:南方收藏家聯合會(廣州市天河區VLAB壹号)

“芝麻開門!”調研項目以廣州為基點,嘗試與正在活躍的 我組織做更多的交流與資訊共享。 期調研以小型 獻展的形式呈現,并對其中四個自我組織的工作方法和文本生産進行展開(文本生産包括任何形式的寫作記錄),分别為《馮火月刊》、“44月報”、高壓俱樂部、夾山改梁。

馬桂芳:本色

展期:2022年2月12日-4月12日

地點:自然和諧藝術館

多年來,馬桂芳對都市女性情有獨鐘,她筆下的女人往往有着精緻妝容、芊芊細眉、炯炯大眼以及豔麗朱唇;她們妩媚多姿、風情萬種。馬桂芳近期的作品,創作題材與方法發生與以往迥然不同的變化,逐漸跳出了人實體想化的表達模式,更加尊重自己的内心,筆下的人和物從鏡頭定格的瞬間開始伸展,将對象植入情境之中,人物與環境互動共生,彼此交融,略帶叙事性的場景使畫面生成時間與空間、人物與日常生活多元的觀看向度,這種變化消解了之前作品中略帶刻闆的、人物定焦的疏離感,進一步凸顯了畫面的即時性和生動感。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寸心》陳永锵獨幕喜劇展

時間:2022年2月18日-3月18日

地點:恒逸藝術館

獨幕喜劇是中國傳統書畫作品的一種重要形式。以小見大,以巧取勝,充滿詩意之美與文化想象力。獨幕喜劇具有言簡意赅、凝練緻遠的風格,其尺幅較小,畫中沒有對宏大主題的叙述,更多的是畫家心境、情感的流露。在此方寸天地中,畫家的創作更為随意、率真,運筆揮毫間,氣韻生動,氣象萬千,意趣天成。本次展覽将在陳永锵先生的筆墨韻緻中,讓我們感受到獨幕喜劇的清雅魅力,也可在品讀的過程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和内心的共鳴。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光輝曆程——廣州美術大展

時間:2022年2月18日-3月15日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

廣州美術大展是廣州地區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美術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綜合性美術大展,集中展現了近年來廣州市美術創作較高水準,也是對标全國美展和省美展的一次專業性展覽。本次大展作品種類齊全,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連環畫、插畫、漆畫等畫種,總體呈現出主題鮮明、内容豐富、風格多樣、語言新穎等特點,是曆屆廣州美術大展中藝術水準最高的一次。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區潛雲草書藝術展

時間:2022年2月25日-3月27日

地點:嶺南會展覽館

該展覽以1998年廣東省書法家協會舉辦展覽為基礎,對作品内容全面加以充實豐富,展出作品一百多件。區潛雲(1938-1998),又名鹭。祖籍廣東南海。号白螭、谧庵。廣州中醫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當代草書大家。多才藝,習技擊。其書植根于性情天分,其學不名一家,不拘一法,博采衆長,歸于一心。少日從草書入手,又臨習鐘繇、褚遂良諸帖,後學篆隸行諸體。尤擅草書,頗受王铎、彭睿壦的影響,融漢簡、魏碑、章草筆意于狂草之中,書風雄直奇肆,變化靈動而有稚拙之意,極具特色。其論書主張,謂書法之美,應以雄強樸茂、飛逸渾穆、骨重神寒、豐厚峻健為勝。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林芝風情攝影展

時間:2022年3月3日-3月17日

為達到雙邊文旅融合和互動互惠的目的,廣東省流動博物館以宣揚林芝市文旅整合工作成果、推廣地域特色自然資源及民俗風情,與林芝多家機構及廣州藝術博物院聯合策劃《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林芝風情攝影展》。本展覽通過110張攝影作品展現林芝地區自然風貌、風土人情、民俗傳統、動植物資源、“紅色林芝”等主題,宣傳林芝曆史文化和旅遊資源,以期讓廣東和林芝兩地人民看到一個美麗如畫的桃花秘境,在“桃花盛開的地方”深入了解林芝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佛山——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墨彩清晖》書畫作品聯展

時間:2月16日—3月7日

地點:南海區天雄藝術館

本次展覽由南海區美術家協會主辦、天雄藝術館承辦,展覽将展至3月7日。天雄藝術館館長劉少娟介紹,展覽的6位作者在佛山藝術界頗具盛名,他們此次帶來的作品均為自己的精品力作。2022年央視春晚上,《隻此青綠》節目以舞蹈的形式,再現《千裡江山圖》的美輪美奂。中國青綠山水畫也再次受人關注。本次展覽中,南海區美協主席黃汝祥就帶來了約20幅中國重彩工筆青綠山水作品,備受關注與好評。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久久 觀照守理——佛山春季藝術提名展

時間:2月18日-3月1日

地點:佛山市石景宜藝術館

展覽共展出由李小如、王志敏、盧衛等35位佛山書畫藝術界人士創作的100幅書畫作品。作品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及書法作品,表達了藝術家們對藝術的追求和生活的思考,為廣大市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藝術享受及審美體驗。展覽的立意離不開“九”“久”兩字,它們組合在一起,意味着循環往複、周而複始,也是藝術家們應該擁有的一種精神和創作态度;此次展覽以“久久 觀照守理”命名,就是展示這批筆耕不辍的藝術人,久久不息,傳承文化,用情用力講好中國的故事。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西市遺珍——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時間:2月26日-4月26日

地點:佛山祖廟博物館

長安金市,胡姬酒肆,一千多年前,詩人李白筆下的唐代西市歡快明麗、恣情邁逸,盡顯盛世風範。西市作為絲綢之路主要的物流源頭和世界貿易市場,起到了中外商品集散中心的重要作用,當時邸店密布,貨通四海,促進了絲路的輝煌與西市的繁榮。本次展覽精選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藏精品及唐代西市遺址出土文物珍品89組/125件,從衣、食、住、行、娛五個方面展示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器類豐富、底蘊深厚,透過這些文物,進一步感受西市的繁榮景象,了解唐人社會生活以及當時西市作為國際性貿易中心的重要曆史地位。

——深圳——

一周觀展指南|從“西市遺珍”看絲路貿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四象悟心 丹青生靈——李大成工筆畫作品展

展期:2022年2月18日-3月1日

地點:深圳美術館

李大成繼承了陳之佛、喻繼高以來諸家的畫風,作品注重用筆和勾勒,設色淡雅柔和,形成了清新淡雅、婉約甯谧的個人風格和藝術面貌。本次展覽所展示的實際上是21世紀以來中國工筆花鳥畫發展的一個個案。觀衆可以通過李大成的繪畫,通過他多樣的題材選擇,以及在自我風格塑造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在畫孔雀這一方面所展現出來的“工”的特色,來了解當代中國工筆花鳥的發展。

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陳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