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熱播劇《人世間》的周志剛一家,父母都沒什麼文化,卻妥妥的“學霸之家”:

大兒子周秉義、女兒周蓉在恢複聯考後,雙雙考入北大;

周秉昆之子周楠,周蓉之女馮玥,分别考上清華。

後面的劇情我不清楚,按照編劇的邏輯,第三代中目前唯一還沒考大學的周聰(周秉昆之子),估計也是北大清華,最差也是人大、複旦之類的。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編劇膽兒夠肥。稍微了解點中國教育現狀的,就不敢這麼編。

大概是出于“如此家庭教育太過理想化”的考慮,編劇沒讓周楠上完清華便赴美留學;不僅如此,還讓他見義勇為、英勇就義,給“學霸之家”留下了一抹悲壯。

犧牲周楠,編劇大緻有兩個考慮:

第一是告訴觀衆,福兮禍所依,再完美的家庭教育也會有缺憾,全考入北大清華的“理想家庭”現實中很難存在。

第二是出于劇情轉折考慮。現在的劇情,是1992、1993年前後,正是大陸明确提出市場經濟的大轉折、大發展時期。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第一主角周秉昆一定會大有作為,否則都不好意思當主角。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周秉昆(周志剛次子)

但現在他的身份,是出版社的後勤處長,正式編制,鐵飯碗。按照傳統觀念,擁有這樣的身份還下海經商,很不現實,也不符合其“踏實本分”的人設。

隻有借助外力,才能徹底打破周秉昆的“編制意識”,讓其被迫下海,大展宏圖。

什麼樣的外力才能讓他擺脫編制的包袱?和駱士賓、水自流一樣,蹲監。他倆當年就是因為“倒買倒賣”進了監獄,反倒在改革開放後是以沒了包袱,大展拳腳。

怎樣才能讓周秉昆蹲大牢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幹架。

可他性格這麼好,怎麼可能随便幹架呢?最有可能幹架的對象,是與其關系複雜,似敵似友的駱士賓。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駱士賓

可是,因為在孫趕超(周秉昆最好的朋友之一)被騙一事中,駱士賓幫了大忙,後來還到吉春投資(算是給時任副市長周秉義幫忙),兩人的關系已經大為緩和了。

關系如此緩和,甚至成了朋友,再讓他倆幹架,難度就大了。怎麼才能讓兩個好朋友幹架呢?

辦法隻有一個:爆發讓兩人都近乎崩潰的事件。

能讓兩人同時崩潰的事件隻有一個——周楠去死,受傷都不行。如果周楠隻是被打傷甚至重傷,他的兩個爹(養父周秉昆、生父駱士賓)都會奮不顧身地照顧他,反倒更像戰友。

犧牲掉周楠,駱士賓感覺天塌了,周秉昆感覺地陷了,兩個男人才會在機場碰面的時候,互相指責,最終失去理智,大打出手。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周楠(周秉昆養子)

至于打到什麼程度,輕傷、輕微傷還是重傷、植物人,要看編劇的心情。他既然想讓周秉昆入獄,重傷是必須的。

——懂了嗎?全是套路。

好吧,言歸正傳。兩代6個孩子,4個考入北大清華,固然誇張,但劇中透露的家庭教育“密碼”,還是很有價值的。

其一,在家庭教育中,母親的角色無可替代。

《人世間》中的“父親周志剛”,屬于一個比較典型的“頑固型家長”形象,在子女教育方面,方法簡單粗暴。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周志剛(周秉昆之父)

幸運的是,他常年在外,每兩三年才回一次家,教育孩子的機會很少。

即便如此,他和小兒子周秉昆吵起架來,那也是氣勢恢宏、氣吞山河、氣急敗壞、氣息奄奄,有一次竟然好幾年都互相不搭理對方。

在周家的家庭教育體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母親李素華。

她大字不識一個,丈夫的信都要兒子念給自己聽,為什麼能教出2個考上北大的兒輩(周秉義、周蓉)、2個考上清華的孫輩(周楠、馮玥)?

不識字,不等于沒文化。文化是可以通過看戲聽戲、民風民俗、鄉裡鄉親來掌握的。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李素華(周秉昆之母)

她和多數普通的勞動婦女一樣,家教隻貫徹兩個理念:

第一,咱家有家長,就是孩子爹,聽爹的。這叫樹立權威、建立規則——爹就是規則。

如果周志剛不是常年在外工作,這一理念,是把雙刃劍。周志剛脾氣暴躁,如果整天在家,很難成為好家長。

幸虧他在外地,這事兒就好辦了——他成了影子家長。大小事務,最終取決于母親,母親垂簾聽政,父親成了傀儡,反正你在幾千公裡之外,鞭長莫及,事情向你請示了再決定,黃花菜不是涼不涼的問題,而是發黴還是腐爛的問題。

一方面,咱家有權威、有規則,就是你們的“影子爸爸”,大家都要尊重他;另一方面,這個“影子爸爸”整天連影子也看不到,隻能聽媽的,當媽的就可以“便宜行事”,咱的家庭媽做主。

李素華是一個既有原則又十分和善的慈母形象,情商很高。這讓她處理起家庭問題來,遊刃有餘。

第二,咱家三個孩子,老三周秉昆是“老疙瘩”,老媽管好他就行了,老大周秉義、老二周蓉,你倆請便。

這又是傳統家庭教育中非常智慧的一個方面:家長能力、精力有限,隻能重點管最弱、最小的,大的基本屬于放養,甚至大的還要帶小的。

結果怎樣?這個家庭不缺愛,老疙瘩最受寵愛,老大老二也要愛惜“老疙瘩”;

這個家庭不缺獨立,老大、老二很早就能獨立了;

這個家庭不缺競争,一方面老大老二也想争寵,但更想通過照顧“老疙瘩”弟弟擷取母親的贊譽。

——完美的家教環境,形成了。羨慕不?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周秉義(周志剛長子)

其二,家長要明白,你養的不是孩子,而是人,一個從“不獨立”到最終獨立的人。

如果你沒有把孩子養育成人,隻是養成了“未成年人”,“産品”就不合格,你的家庭教育就是失敗的。

我們的培養目标,是讓孩子成為“成年人”——不僅是年齡,而包括心理、生理、品格等所有方面。

周秉昆對周楠态度的轉變,就展現了這一點。

周楠和周秉昆沒有血緣關系,生父是駱士賓。成了富豪的駱士賓希望兒子“認祖歸宗”、繼承産業,周楠心動了——這無可厚非,誰不想擁有更好的條件、創造更好的未來?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水自流、駱士賓

周秉昆起初對此十分反感,“咱家苦,你就把苦嚼了咽下去”(大意)是他最初的态度。

但他後來變了,孩子大了,圈是圈不住的,自己的事情——比如是否留學,乃至戀愛——自己做主。

有這樣一個爹,是周楠的幸運。很多家長到老都不懂這一點,把孩子抓得越緊,孩子離你越遠。

其三,别錯過0——6歲黃金養育期。

周蓉的女兒馮玥,2歲時送給周秉昆撫養,等孩子大了,她努力想挽回和女兒的感情,卻怎麼也回不來了。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其四,如果錯過了黃金養育期,彌補的辦法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長和空間。

從小生活在小舅家裡,馮玥比别的孩子更敏感,也更成熟。别人都有爹媽,她沒有,她更渴望得到心靈的寄托,讓自己有所依靠。

“尋找依靠”,本質上是“尋找母親”、尋找安全感。在生母周蓉那裡,她得不到安全感;能給她安全感的,是表哥周楠。

周蓉想要挽回和女兒的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長和空間:因為你過早地離開父母,是以你比别的孩子更成熟,内心也比别的孩子更豐富。

但她卻犯了大“二”(比2022年2月22日這個日子還2),好死不死地偷看了女兒的日記,導緻母女關系進入冰點。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馮玥(周蓉之女)

越是内心敏感的孩子,越需要獨立的私人空間,父母必須尊重。幸好周蓉在女兒早戀的問題上,态度開明(和馮玥的大舅母形成鮮明對比),這才挽回了局面。

其五,别人家考100個北大清華都是别人家的事兒,千萬别對比,别對自己的孩子“吹風”。

喬春燕就犯了這樣愚蠢的錯誤,馮玥考上了清華,她兒子牛牛“5門隻考了150分”,喬副總大發雷霆,結果怎麼樣?

牛牛出走,去工地搬磚,想給爹媽“争氣”,在警察的幫助下才得以回家。回家的時候,臉上的灰都三尺厚了。

喬春燕自己也檢討:“我學習這麼差,憑什麼讓牛牛學習好?”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喬春燕(周志剛幹女兒)

她說得也不對,家長學習差,不代表孩子學習必然差,基因不是決定因素。起決定因素的,是家庭環境。

喬春燕脾氣火爆,和老公曹德寶能從飯桌打到炕上,孩子氣得自己抱個碗上跑一邊吃去了。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很難學習好。

對比一下周秉昆家,全是典型的好脾氣:

周秉昆三腳踹不出一個屁來;

鄭娟活了40多集了,就沒見她大聲說過話;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鄭娟(周秉昆媳婦)

周楠、馮玥有早戀苗頭,都快好成一個頭了,更是和氣得很;

奶奶李素華見人不笑不說話,爺爺周志剛脾氣火爆,卻常年不在家,影響可以忽略;

小孫子周聰除了不太會說話(比如和爺爺下棋說“這回你肯定死了”,卻不知道爺爺最忌諱這個),脾氣也不差。

一家4個孩子考入北大清華,《人世間》透露了哪些家教密碼?

周蓉(周志剛女兒)

好脾氣意味着什麼?情商高,肯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同理心。

好脾氣就是好家教,這一點不用懷疑。周家考出這麼多北大清華,好脾氣恐怕才是關鍵。

高金國,網名高了高,進階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曆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