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緊湊型SUV是以家庭為機關購車時繞不開的選擇,這個細分市場競争激烈、内卷嚴重,堆配置、加大車身尺寸、拉低售價,幾乎成了每個廠商的基操。不過合資品牌通常以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調校作為主要賣點,配置湊合夠用就可以有恃無恐。直到近兩年,自主品牌開始着重研發動力系統,核心競争力得到了直線提升,市場表現自然今非昔比,終于對同級别合資車型造成了不小的壓迫感。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本次試駕的車型,就是擁有核心競争力的第二代長安CS75 PLUS,搭載了藍鲸新一代2.0T 高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71kW,最大扭矩390N·m。全系标配了愛信8AT變速箱,這就意味着1.5T車型和2.0T車型的駕駛感受更相似了,差別僅在于動力性能。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發動機的扭矩相比上一代提升了30N·m,最大扭矩轉速區間調整到了1900-3300rpm。整體調校風格變化不大,低扭表現十分搶眼,稍微點一下油門,車身就會不安分的向前竄動。是以在城市代步時,動力性是完全夠用的,甚至有些精力旺盛。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目前提供了Normal、ECO、Sport、自定義等4種駕駛模式。前三種為固定模式,理論上動力性能會有所差別。自定義模式,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的動力模式組合以及不同的UI比對。其實在駕駛過程中,我感覺這幾種模式在初段的動力響應沒有太大差別,更多展現在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上,即便是ECO模式,油門也挺賊的。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作為第二代長安CS75 PLUS更新的重點,愛信8AT變速箱的表現沒讓人失望。在Normal和ECO模式下沒什麼存在感,與發動機配合默契,整體的動力銜接十分平順。隻要不地闆油,變速箱能将發動機的轉速保持在很低的區間内,以便提升燃油經濟性,這也是最适合家用車的調校方式。而當切換至Sport模式後,發動機轉速就會飙升,變速箱明顯性情大變,升降擋時機會參考油門的深淺,在最适宜的轉速下完成換擋動作。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在低速行駛時,方向盤轉向手感比較輕盈,指向性良好,符合大多數人的操控習慣。随着車速提升,阻尼感也會變得沉穩,能夠很好的保證車身姿态,增強了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底盤對于細碎颠簸過濾得不錯,但整體質感還有待提升,通過一些較大起伏的減速帶或溝坎時,後橋略顯生硬,抑制振動的能力不如前橋。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全車NVH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本次試駕涉及城市道路、高速路以及山路,車窗關閉狀态下,基本能隔絕大部分的外部噪聲。即便車速達到100km/h,車内乘員用正常語音交流也不受影響,隻有在Sport模式急加速時,發動機咆哮聲才開始變得明顯。對于我這種上車就離不開音樂的人,很少去注意噪音,況且這台車配的是SONY音響,來點Music不香麼?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第二代長安CS75 PLUS的外觀變化不小,配備了主動進氣格栅。亮黑色中網的開口尺寸進一步增加,幾乎占滿了整個前臉。内部的“V”字漣漪造型很有視覺張力,金色的“S”辨別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LED大燈組看着十分粗壯,官方稱其為“晶體脈沖前大燈”。中間貫穿式燈帶加入了類似心率線的設計元素,解鎖車輛後可以呈現脈沖式閃爍,動感炫目的燈光效果足夠吸睛。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車側變化不是很明顯,整體造型、尺寸基本和現款一緻。能直覺看出的差別就是,翼子闆和側裙位置的裝飾條由此前的紅色改為了玫瑰金色,似乎走起了優雅範兒。雙色多輻輪圈比對了一套鄧祿普GRANDTREK ST30系列輪胎,主打靜音、舒适性,規格為225/55/R19。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車尾和前臉遙相呼應,貫穿式尾燈線條變得更為淩厲,棱角分明的設計也讓飽滿的車尾更具力量感。比對下方黑色的擴散器和雙邊共四出式排氣,從後面看過去有股強烈的壓迫感。在當下很多新車都采用隐藏式布局時,這種稀有的四出式排氣卻顯得格外迷人。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座艙有種輕奢科技風,雙拼色的内飾設計簡約素雅。中控台采用階梯式布局,大面積的軟性材質的應用和貫穿式出風口提升了質感,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觸感都保持了現款車型的優勢。懸浮式雙聯屏比之前更立體,使用了8.1°弧度曲面無折痕工藝,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前陣子剛剛上市的寶馬iX。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兩塊12.3英寸液晶大屏支援多樣化的雙螢幕互動,而且可以調整不同風格的UI。車機内置了梧桐車聯系統,操作邏輯和流暢度都達到主流水準,支援語音和手勢控制,識别率很高。另外,系統還自帶了不少熱門應用和豐富的娛樂影音生态,像是常用的高德導航、車載微信、喜馬拉雅、抖音都沒缺席。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方向盤握感舒适,兩側的多功能按鍵分工明确,內建度較高,上手難度不大。在右側多功能區域設有獨立的微信控制鍵,可見車企為了避免手機黨們頻繁低頭回資訊,真是操碎了心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在方向盤中央區域和A柱子位置配有獨立探頭,通過face ID人臉識别功能,與雲端“大賬号”綁定後,它可以自動識别駕駛者身份,并根據不同人員的駕駛習慣,自動調節方向盤、座椅位置、後視鏡等,這智能化的功能也節省了不少出發前的準備時間。另外,當系統監測到駕駛員眼神遊離或萎靡不振時,會随即通過語音預警、音樂提神、來電等方式提醒集中注意力安全駕駛,這對于經常跑高速的人來說非常實用。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如今自主品牌已經普及了L2級輔助駕駛功能,第二代CS75 PLUS在此基礎上還搭載了智能W-HUD擡頭顯示、540°全景影像系統以及50米循迹倒車功能。其中,50米循迹倒車功能是一大亮點,它可以記錄最後50米的行駛路徑,開啟功能後可以自動識别後方障礙并把車按照原軌迹倒回來。當新手司機不小心開進一個狹窄的死胡同裡,這項功能就完全展現出了價值。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前排标配了一體式桶型運動座椅,包裹支撐性尤為出色,雖然沒有選用真皮材質,但乘坐感還是可圈可點的。相比之下,後排座椅的包裹性就很一般了,好在支援靠背角度調節,而且腿部空間也不錯,前後落差感不算太大。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後備廂比較規整,兩側輪拱位置侵占了一部分空間,但在其上方設有儲物槽,實用性沒有受到影響。第二排座椅支援4/6比例翻折,放倒後可以達到純平狀态。其實目前主流家用SUV的裝載能力完全夠用,後備廂幾乎不需要拓展就可以滿足日常出行需求,誰沒事兒天天搬運大件物品呢?

試駕第二代CS75 PLUS,不倚仗新能源 也能彎道超車

點評:

第二代長安CS75 PLUS并沒無腦式的增大車身尺寸,而是将更新重點放在了配置方面。愛信8AT變速箱與藍鲸動力系統融合度較高,至少駕乘感受在同級别裡處在第一梯隊,如果能将初段的動力響應再調校溫和一些,将會更符合家用SUV的調性。其它的車載配置我們都很常見了,抛開價格因素去對比競品毫無意義,是以現在重點的問題就是最終售價。如果你正在考慮自主品牌的家用SUV,不妨關注一下,第二代長安CS75 PLUS将會在2月28日正式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