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v6“+”速跑|“IPv6+”開啟下一代網際網路創新之門

伴随着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TCP/IP技術體系取得了巨大成功,作為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載體,IP協定從IPv4、IP+MPLS到IPv6經曆了長期發展和演進。如今,随着5G、雲計算等的出現,以及人人通信向物物相聯、人機互動模式的轉變,IP協定面臨着新的需求,“IPv6+”應運而生,為IP網絡創新發展打開了一條全新通道。

新應用、新場景

對網絡演進提出更高要求

5G高速網絡、雲計算海量算力正在融合應用到千行百業,創造出新的業務體驗、新的行業應用和新的産業布局。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使用者使用模式從簡單的點到點通路,轉變為對融合媒體的沉浸式體驗,通信主體從人人通信加快向物物相聯、人機互動模式轉變。泛在、多元、異構的新業務應用場景,必然要求網絡能夠提供更加彈性、高效、可靠、安全的承載服務,這就對下一步網絡演進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海量連接配接擴充需求。

産業數字化發展要求網絡的連接配接數量可以無限擴充,要求承載網絡在帶寬能夠滿足的情況下,可以發展任何業務,減少業務對網絡能力的感覺。

第二,業務任意連接配接需求。

傳統的電信網絡嚴格限制了業務接入點,在全面數字化的時代,業務接入點不可控,網絡也需要滿足業務任意點接入、跨越任意區域連接配接的需求。

第三,差異化服務需求。

傳統電信網絡為使用者提供無差異的連接配接服務,勢必造成有限資源的浪費,而有特别品質要求的業務卻難以保證。是以,承載網絡應當根據業務需求選擇服務品質,既節省資源,又保障業務。

第四,端到端可靠性需求。

目前網絡通過部署快速檢測和倒換技術可以實作一定的可靠性,但這些技術在大規模使用、遠距離場景下不能很好地工作,且部署方案非常複雜。是以支援大規模、與距離無關的端到端可靠性方案,也是末來網絡應當具備的能力。

第五,便捷網絡服務需求。

從雲的視角來看,計算、存儲、網絡等功能都要實作便捷化服務。網絡服務化是雲網融合對網絡連接配接能力的内在要求,基本内涵包括簡化接口、自動化部署、路由可程式設計、故障快速閉環等。

第六,可信安全保障需求。

行業數字化将數字空間的安全威脅也帶給了千行百業,使得傳統行業面臨安全風險,雲服務自身虛拟化、資料開放化、松耦合的架構也可能引入新的安全風險。是以,有必要建構多層次、多元度、多領域的信任網絡安全架構。

“IPv6+”網絡創新體系演進

在過去的50年裡,TCP/IP技術體系取得了巨大成功,統一了網絡承載協定,實作了Everythingover IP、IPover Everything。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技術載體,IP協定也經曆了長期發展和演進。

IPv4是第一代IP網絡的基石,具有開放、輕量和易于擴充等特點,促進了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繁榮。随着資訊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演進,MPLS、VPN等關鍵技術得以廣泛采用,通信網絡從接入側到核心側全線IP化,第二代“IP+MPLS”網絡發展成熟并得到廣泛部署。近年來,面向5G和雲時代的商業場景創新需求,大陸網際網路産業界率先提出“IPv6+”網絡創新體系,旨在探索第三代IP網絡的發展演進,持續為IPv6網際網路融入新的協定架構和創新技術,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體系。從IPv4到“IPv6+”的演進過程見圖1。

IPv6“+”速跑|“IPv6+”開啟下一代網際網路創新之門

圖1“IPv6+”是新一代IP網絡核心技術

戰略目标

2019年,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指導成立“IPv6+”創新推進組,大陸産業界提出打造“IPv6+”網絡創新體系的戰略發展目标,确定用8~10年時間,以推進IPv6規模部署國家戰略為契機,建立可演進創新、可增量部署的“IPv6+”網絡技術創新體系,引領大陸“IPv6+”核心技術、産業能力及應用生态實作突破性發展,打造賦能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型網絡資訊基礎設施,提供以國内外“IPv6+”系列标準為代表的網絡演進創新方案。

創新内涵

“IPv6+”是面向5G和雲時代的IP網絡創新體系。基于IPv6技術體系“再”完善、核心技術“再”創新、網絡能力“再”提升、産業生态“再”更新,“IPv6+”可以實作更加開放活躍的技術與業務創新、更加高效靈活的組網與業務提供、更加優異的性能與使用者體驗供給、更加智能可靠的運維與安全保障,進而支撐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更新演進與創新發展。“IPv6+”網絡體系具有豐富的創新内涵,其核心内容包括以SRv6分段路由、網絡程式設計、網絡層切片、确定性轉發、随流檢測、新型多點傳播和應用感覺等為代表的網絡技術體系的創新,以網絡故障發現、故障識别、網絡自愈、自動調優等為代表的智能運維體系的創新,以5Gto B、雲間互聯、使用者上雲、網安關聯等為代表的網絡商業模式的創新。

演進路徑

根據5G承載、雲網融合、産業數字化的推進節奏,結合技術成熟度和需求迫切度,“IPv6+”技術體系演進大緻劃分為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重點開展技術體系創新,建構網絡開放程式設計能力;第二階段重點通過智能運維創新,提升使用者體驗保障能力;第三階段重點發展應用驅動網絡能力,實作商業模式融合創新。具體如表1所示。

IPv6“+”速跑|“IPv6+”開啟下一代網際網路創新之門

表1 “IPv6+”創新發展路徑

産業各方攜手推進

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釋出以來,政府部門、電信營運企業、網際網路企業、裝置提供商等積極響應,4年間大陸IPv6規模部署取得顯著成放,為下一代網際網路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IPv6+”恰恰是基于IPv6技術體系的全面演進與創新,從超寬、廣連接配接、确定性、自動化、安全可信等方面,大幅提升資訊網絡基礎設施的整體服務能力,必将有力支撐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

政策支援

2021年,中央網信辦釋出《關于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堅定不移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以全面推進IPv6技術創新與融合應用為主線,以提升應用廣度深度為主攻方向,着力建設開放創新的技術體系、性能先進的設施體系、全面覆寫的應用體系、生态良好的産業體系、系統完備的标準體系、自主可控的安全體系。明确“大陸成為全球‘IPv6+’技術和産業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網絡資訊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為“十四五”規模部署工作目标,并将“IPv6+”創新應用項目數量作為規模部署主要名額。

産業共識

依托“IPv6+”創新推進組平台,整合大陸IPv6相關“政、産、學、研、用”産業鍊各方力量,持續加強基于“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體系創新,從網絡路由協定、管理自動化、智能化及安全等方向積極開展技術研究、試驗驗證、應用示範,持續完善“IPv6+”技術産業體系。目前,産業各方已經在“IPv6+”戰略目标、概念内涵、演進路徑以及核心場景等問題上達成共識,在體系架構、核心技術以及産業布局等方面開始了積極探索。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在多個場合表示,“IPv6+”正在成為未來雲網融合、算網融合堅實的技術底座。

标準制定

“IPv6+”技術标準體系的制定工作正在IETF、IEEE、ETSI和CCSA等标準組織有條不紊地展開。在部分技術方向上,國内标準已經與國際标準形成了齊頭并進的态勢,特别是一些與新應用、新場景結合緊密的方向,國内的标準創新已經走在了業界前沿。2021年,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牽頭成立IPv6标準工作組,彙聚各方力量,統籌推進IPv6國家标準、行業标準和團體标準的制定。在這種形勢下,應以IPv6标準工作組為技術創新合作的基礎平台,通過IETF、ETSI等組織加強與海外機構在網絡架構創新方面的合作,結合中國巨大網絡體量和活躍使用者數量,探索中國創新先行先試,積極參與國際标準制定。實踐落地目前,業内主流資料通信裝置供應商在路由、交換、安全,甚至終端方面均加快了支援“IPv6+”功能的産品研發進度,已經有9款産品及解決方案通過了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起的“IPv6+”Ready1.0測評認證。随着産品及解決方案的逐漸成熟,業界在包括基礎電信網絡、政務外網、金融專網在内的多個領域開展了大量現網試點,乃至規模商用部署。以首個通過“IPv6+”Ready服務評估的中國聯通冬奧智慧網絡、雄安新城網絡為例,賽事專網、5G切片等高品質服務有力支撐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被譽為中國聯通的“奧運黑科技”,目前這些成功實踐經驗已經在中國聯通各省公司全面推廣。

展望

目前“IPv6+”網絡創新體系架構和關鍵技術正在快速疊代,為IP網絡創新發展打開一條全新通道,不斷湧現的新功能必将滿足靈活組網、業務快速開通、智能運維、差異化服務保障等商業需求。以往經驗告訴我們,一方面新型應用場景對網絡承載提出需求挑戰,另一方面網絡承載創新又是應用創新的基礎使能條件,網絡創新和應用創新二者互相推動必将實作“螺旋上升式”發展。應該看到,“IPv6+”創新對于我們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找準業務需求、凝聚産業共識、指引産業方向、協同産業力量,有利于重塑大陸網際網路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興業态,對于打造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高品質發展新優勢、加快網際網路演進更新和助力經濟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End

作者: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 田輝

責編/版式:範範

稽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