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來“盤” |工業網際網路高歌猛進,全面向好!

2021,來“盤” |工業網際網路高歌猛進,全面向好!

春秋代序,歲月不居,又是歲末時。回望來路,ICT行業邁着堅實的步伐走過了2021。

值此歲末年初之際,通信世界全媒體特辟盤點專欄,梳理這一年ICT行業關鍵技術、營運商及頭部企業發展概況、剖析創新應用、解讀5G落地應用案例、聚焦對行業發展産生深遠影響的精英人物……

溫故再迎新,2021,來盤!

春去冬來,2021年也即将落下帷幕。這一年中,在政策的大力支援和産業各方的協同努力下,工業網際網路網絡作為工業環境下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發展如火如荼,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已經從概念探索進入到應用實踐推廣的新階段,為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網絡連接配接基礎。工業網際網路網絡政策體系持續完善,2021年1月,《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釋出,提出網絡體系強基行動,進一步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工業網際網路網絡體系建設加速,基礎電信企業利用5G、NFV、SDN、切片等技術,積極建構面向工業企業的低延遲時間、高可靠、廣覆寫的高品質外網,已延伸至全國 300 多個地市,連接配接 18 萬家工業企業……

總體來看,2021年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呈現出戰略引領、技術創新、産業推進全面發展的良好态勢。

5G

持續賦能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融合

2021年,我國5G網絡建設突飛猛進,駛上了快速發展的“高速公路”。截至2021年11月,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39萬個,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作5G網絡覆寫;5G終端使用者達到4.97億戶,占全球80%以上。不僅如此,5G網絡建設還将繼續高歌猛進。在11月工信部釋出的《“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還制定了“十四五”時期資訊通信行業發展主要名額,要求到2025年,我國5G基站數将達到360萬以上。

然而相比于面對大衆的5G網絡服務領域,很多人認為,5G的最大價值不在消費者領域,而在并不太受公衆關注的工業領域。衆所周知,5G網絡擁有更大的帶寬、更廣的覆寫、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時延、更可靠的連接配接等特征,而這些特性和工業網際網路所需要的網絡恰好能完美呼應,5G已成為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無線網絡的優選項。

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工業能源行業拓展部副總經理楊鵬認為,工業網際網路是5G的主戰場,而5G也将進一步助力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融合。首先,制造業數字化更新過程中,5G可滿足工業大資料蓬勃的傳輸需求。其次,在柔性生産的趨勢下,5G可滿足工業現場網絡的靈活組網需求。

目前,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已逐漸邁上正軌。今年7月,工信部組織實施“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和5G應用“揚帆”行動,推動5G和千兆光網協同發展,加快拓展工業網際網路和5G在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應用。今年11月,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聯盟在“2021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釋出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成效評估報告》,公布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數量已突破1800個。11月22日,工信部釋出了第二批“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場景和重點行業實踐,涉及涵蓋電子裝置生産、裝備制造、鋼鐵、采礦、電力等5大行業。

然而,在5G網絡持續賦能工業網際網路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難點急需克服。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聯盟理事長餘曉晖認為,在工業網際網路5G網絡方面主要需要解決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要解決5G工業晶片模組價格高的問題,現在5G模組價格是4G模組價格的10倍以上,未來要消除“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遇到的産業瓶頸。二是要解決5G終端匮乏的問題,不斷豐富5G通用終端和行業終端。

IPv6

網絡建設不斷完善

IPv6是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設計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協定,能夠提供海量的位址資源。在IPv4位址儲備池耗盡時,作為萬物互聯的重要使能技術,是未來網絡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IPv6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重要創新平台,将會為工業網際網路與5G、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創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2021年,IPv6在我國政策的加快推動和部署下,取得了顯著成果,全面建起了IPv6“高速公路”,讓更多的“車”跑上了這條“高速公路”。2021年7月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圍繞IPv6流量提升總體目标,明确了未來三年的重點發展任務,标志着我國IPv6發展經過網絡就緒、端到端貫通等關鍵階段後,正式步入“流量提升”時代。2021年7月23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再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未來5年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重點方向。2021年11月11日,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IPv6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9項試點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工業網際網路網絡IPv6更新改造也是試點内容之一。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我國IPv6活躍使用者數達5.51億,占我國全部網民數的54.52%;LTE核心網IPv6總流量達12.81Tbit/s,比上月增長28.37%,占LTE全網流量的19.67%;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19.67%,固定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4.7%,政府網站IPv6支援率達81.79%,主要商業網站及移動網際網路應用IPv6支援率達63%,IPv6流量增長速度顯著加快,應用成效日益明顯。

無獨有偶,營運商也在加速完善IPv6網絡建設。中國電信網絡全面提供優質的IPv4/IPv6雙棧服務,移動網和固網全部支援并提供IPv6服務,除2G/3G老舊終端外,其餘手機終端全部支援IPv6;中國移動的全網IPv6活躍連接配接數已經達到8.668億,其中移動網絡為7.304億、固定網絡為1.364億,中國移動自營網站和應用已完成全部IPv6改造,其中自營網站二三級連結(已剔除外鍊)IPv6濃度達100%,自營應用因無法排除外鍊影響,IPv6濃度為96.5%;中國聯通目前建立網絡全面支援IPv6,固定寬帶網絡、4G網絡、IDC、物聯網全部完成更新改造,主要網站和APP全面支援IPv6,新增終端全部預設開啟IPv6。

目前,我國IPv6取得的顯著成果有目共睹,但還有許多難點堵點有待攻破。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标準研究所網際網路中心主任、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田輝表示,從目前來看,IPv6發展主要的難點、堵點在兩端。一端是終端,另一端是應用。平均來看,應用流量中對IPv6支援率在30%的水準,下一步對于存量大型網際網路應用的快速改造、全量改造是重點工作。

PON2.0&TSN

高速發展助力工業網際網路

除5G和IPv6以外,常見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還有工業 PON2.0、TSN等。

工業 PON2.0網絡技術采用先進的無源光纖通信技術,滿足工業企業多業務差異化承載、工業資料采集能力、通用邊緣計算能力、網絡高可靠性等網絡需求。2021年12月,佛山電信聯合華為、企帥數字推出工業PON解決方案,采用全光纖P2MP(點到多點)兩層極簡架構,打造了大灣區首個全光工廠。雖然已有部分應用,但目前工業PON網絡的業務成熟度尚不夠成熟,主要展現在裝置價格普遍偏高、裝置種類不夠豐富、工業PON網絡及裝置的管理、維護等不夠通用化這三個方面。由于工業PON網絡确實出現的比較晚,還需要産業鍊各方的不斷努力,使之在市場上逐漸被認識和接受。

TSN 是一種具有有界傳輸時延、低傳輸抖動和極低資料丢失率的高品質實時以太網絡,非常适用于工業制造自動化、智能化場景。據《工業網際網路網絡連接配接白皮書》顯示,标準層面上IEEE TSN工作組近兩年在TSN管控面協定上 做出了多項重大改進。IEEE Std 802.1Qcp-2018 标準提供了TSN網橋裝置的Yang Model基線,并在後續項目P802.1Qcw中增補門控隊列、幀搶占和流過濾功能的管理配置功能。在2021年12月舉行的TSN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指出,目前網際網路已經轉向下半場,進入實體經濟,網絡确定性能力需求日益凸顯,TSN作為确定性網絡的核心技術,應用範圍廣泛,将發揮重要作用。未來,産學研各方更應同舟共濟,共同發力,共同努力,勇攀高峰,取得新突破,推動技術創新研發向更高水準發展。

邊緣計算

迎來高速發展階段

5G在行業的應用需求,主要集中在網絡的連接配接能力和邊緣計算能力。随着應用場景走向碎片化和多元化以及網絡資料的海量爆發式增長,網絡邊緣的負荷逐漸加大。邊緣計算作為一種分布式計算能力,将資料處理、應用運作等由網絡中心下放到邊緣節點上,可以大幅減少業務傳遞層級,降低核心網和傳輸網負擔,減少對帶寬資源的占用,使得邊緣資料更安全。

目前,面向廣闊的5G應用市場藍海以及邊緣計算市場發展空間,各大廠商已經積極發力。2021年上半年,中國垂直行業和電信網絡(MEC)邊緣計算伺服器細分市場規模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長84.6%。

從應用行業來看,公用事業、金融、電信和制造業需求快速增長,電信行業積極發展邊緣計算平台以承載網絡轉型業務,包括網絡功能虛拟化基礎設施NVFI、下沉核心網網元UPF以及多接入邊緣計算MEC業務等;電力、金融和制造業加快部署邊緣計算伺服器,支撐工業機器視覺質檢、裝置預測性維護、線路/管道檢測、智慧營業廳等場景解決方案,以邊緣洞察全面賦能企業業務創新。

總體來說,2021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網絡發展欣欣向榮,傳統網絡技術和新興網絡技術都獲得了極大地進步。工業網際網路網絡與邊/雲能力共同構築了基礎設施層,提供大帶寬、低延遲時間、高可靠的網絡入口和高速管道,滿足各新基建領域的網絡連接配接需要,支援豐富的行業數字化應用,加速傳統産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相信在即将到來的2022年,工業網際網路網絡發展必将繼續高歌猛進,為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鋪出一片肥沃的土壤。

2021,來“盤” |工業網際網路高歌猛進,全面向好!

2022ICT行業趨勢年會

通信圈2022開年盛會

等您來“同框”

2021,來“盤” |工業網際網路高歌猛進,全面向好!

2021年度中國ICT産業龍虎榜

暨優秀解決方案

火熱報名中!

作者:尹舒揚 劉豔玲

責編/版式:範範

稽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