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人們的生活方式随着時代的發展在不斷發生改變,這一變化也深刻地影響着一些行業的格局。比如在買車這件事情上,過去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到汽車品牌4S店進行選購,而現在,除了4S店還能線上上進行挑選,廠家可以直接送貨上門。但是汽車畢竟作為大宗商品,秉承“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傳統,城市展廳成為線上選購汽車的有力補充。那麼在2022年兩種截然不同的銷售模式誰更有發展前景呢?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4S店模式早已被大家熟知并接受,內建了包括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後服務(Service)、資訊回報(Survey)等功能,對于消費者而言具有較高的便利性。在大多數城市,都會有各種汽車4S店集中的地方,通常被人們稱之為“汽車城”或者“汽車街區”。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4S店的盈利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新車銷售、售後維保和汽車金融,其中新車銷售是主要收入來源,但是随着市場競争加劇,價格戰時有發生,這部分占比在逐年下降,而汽車金融的比例則在提高。至于售後維保方面,4S店收費高昂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一批汽車後市場服務商的興起,正在蠶食這部分收入,這也是現在許多汽車品牌推出“免費基礎保養”政策的原因,可以将這部分客源掌握在自己手裡,持續挖掘營收價值。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汽車廠家與4S店的關系很微妙,在市場向好的情況下,大家一起掙錢,但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汽車廠家則會瘋狂向4S店施壓。背負巨大庫存壓力的4S店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變相低價銷售成了業内潛規則,導緻市場價格混亂,最終汽車品牌同樣也會受到傷害。正是因為這種内耗情況的存在,一些汽車品牌開始尋求城市展廳這一直營模式。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城市展廳最早被豪華品牌所青睐,城市展廳大多位于繁華的商業區,人流量衆多,除了具備“銷售”功能,城市展廳更多地承擔着展示品牌形象的功能,同時幫客戶省去了往返地理位置偏遠4S店的時間,讓消費者更加便利。城市展廳的優勢是實車展示,遠比在電子螢幕上投放廣告更加具體。另外,相比動辄幾百萬上千萬的4S店,城市展廳的成本相對還是更低一些。在售價方面,城市展廳銷售的車型大多為明碼标價,出現價格陷阱的幾率較低。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這幾大優勢被造車新勢力所看重,并将城市展廳迅速發揚光大,現在許多大型購物商場都能看到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直營店。一些品牌還将城市展廳拓展為使用者休閑交流的地方,加深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連接配接,展現出“使用者營運”思維。傳統車企也察覺到了這一趨勢,比亞迪、大衆、凱迪拉克、奇瑞等衆多車企紛紛效仿,将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引入城市展廳進行銷售。

傳統車企效仿新勢力,紛紛湧向城市展廳,4S店模式遭抛棄?

城市展廳的興起并不意味着4S店會走向消亡,城市展廳缺乏售後服務功能,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第三方汽車後市場服務企業還達不到承接所有汽車售後服務的能力,是以4S店仍然可以為城市展廳提供售後支撐。但可以預見的是,4S店的定位會弱化銷售功能并強化服務功能。在我看來,4S店的核心是“車”,而城市展廳的核心是“人”,分别對應的産品和使用者,隻有将兩者都經營好的品牌才能獲得更長遠的發展。(文/優視汽車 馭風)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