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2021年春節,一群“唐朝胖妞兒”從博物館裡“複活”了。她們碎步小跑着,一頓足、一挺胸,盡顯少女的嬌憨逗趣。

這支強勢出圈的舞蹈就是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在5分多鐘的時間裡,14名女舞蹈演員,展示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過程,節目中還穿插了水墨畫,展示了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簪花仕女圖》等國寶,就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館奇妙夜之旅。

這些脫胎于河南博物館唐三彩少女俑的唐宮少女,雖然穿越千年,卻完全沒有老古董味。舞蹈将大唐盛世的傳統文化形象完美呈現于舞台上,讓觀衆在欣賞“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的别樣豐腴身韻審美風姿的同時,感受到了中華厚重的曆史和文化。

無數觀者感動贊歎:這才是我們夢想的中國風!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傳統文化展現的不僅僅是形式美,它的精神核心是傳承千年的禮樂文化。提到禮樂,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離自己很遙遠。

2022年1月,清華大學彭林教授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禮樂文化專著《禮樂中國》可謂今人了解古代禮樂文化的橋梁。

品讀《禮樂中國》,可以感覺中華禮樂之美,不啻為上一堂重要的禮樂修身課。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禮樂中國》實拍圖 攝影 by Juju)

《禮樂中國》兼具通俗性與專業性,展現了中華三千年禮樂文明。全書精選禮樂格言100句,每句格言下皆有譯注和析義。

全書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形式讓讀者大衆領略到了中華傳統禮樂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中的禮樂故事将精煉且内涵豐富的禮樂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場景,可知可感,親切動人。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

【今譯】

禮崇尚有往有來。隻有往,沒有來,不是禮;隻有來,沒有往,也不是禮。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禮樂中國》實拍圖)

此外,書中還配有許多與禮樂文化相關的圖檔,進一步豐富了全書的内容。如《禮樂中國》的封面圖為南唐周文矩的《合樂圖》。

《合樂圖》中“吹奏”一節所展示的是畫史記載的場景。圖中的主人公頭戴輕紗帽,據記載,這種輕紗帽為韓熙載自制,加上“小面美髯”的特征,正是畫史記載的韓熙載形象。有美術史論家認為,《韓熙載夜宴圖》為宋人摹本,它的母本應是《合樂圖》。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彩插中還有一張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全圖全景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融入各種休閑活動,如讀書、下棋、觀畫、鬥草等。彩插截取的是歌舞部分,畫面中平軒突出,軒内女樂一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 , 有鼓弄樂器者,也有持笙登級者。

禮樂文化,是中華民族高雅的生活樣态,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曾如此莊重而快樂地生活過!盡管相隔幾千年,但禮樂文化的基因深深地刻印在每個華人的血液裡。當它跨越時間和空間,呈現在今人面前時,依然能夠與我們産生情感共鳴!

《禮樂中國》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彭林談禮說樂

·從周公“制禮作樂”說起 圖文并茂展現中華三千年禮樂文明

·系統闡明禮樂文化的内涵精義和現實意義 娓娓道來禮樂經典的格言名句與曆史故事

·追溯中國古代禮樂傳統 樹立禮義之邦文化自信

古人風雅 不止《唐宮夜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