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紹興發現越國王陵,出土兩千年巨型木棺,專家:可媲美秦王陵

衆所周知,越國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位于大陸東南方的諸侯國,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是華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後裔中的一支。越國主要以紹興禹王陵為中心,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允常經常與吳國發生沖突,并互相攻伐。允常死後,勾踐繼位為越國國君,他卧薪嘗膽在公元前473年滅掉了吳國。強盛時期的越國,勢力範圍曾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皖淮、贛鄱,雄踞東南。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位于浙江紹興印山越國王陵。

浙江紹興發現越國王陵,出土兩千年巨型木棺,專家:可媲美秦王陵

在浙江紹興亭鎮木栅欄村南有一座特殊的小山,東西長約300米,高約24米,因其平面像方形,裡面高聳似印,俗稱“印山”。上世紀90年代,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印山上發現一座大墓,經過出土勘探确認這座大墓的規模很大。後來報請國家文物局準許後,浙江省考古所對大墓展開了考古性發掘。考古專家介紹,這座大墓是一座由墓道、墓坑組成的平面呈“甲”字形的豎穴土坑墓,墓坑為長方形,坑口長約46米,寬約14米,深約12.4米。如此規模的大墓也隻有諸侯王和皇帝才能使用,根據碳十四測定,這座大墓的年代距今約2500年,大約屬于戰國時期。

浙江紹興發現越國王陵,出土兩千年巨型木棺,專家:可媲美秦王陵

根據研究整座王陵,墓室之間有台階相隔,墓室内部都使用巨大的長方木構築,每根木枋的四周都塗有油漆。底面用長方木橫向平鋪,在底面兩邊用長方木互相斜撐,形制是三角形木椁,木椁的木頭,直徑80多厘米,頂部壓蓋硬木闆,墓室規模巨大,長30多米,底寬近5米,高度4米多。墓穴中室還鋪了一層編織物,中央停放一大型木棺,木棺長6.10米,寬1.10米,内高0.40米,采用獨木雕鑿而成,(用整段樹身镂空分為兩片的木棺)棺内外及墓室内的長方木均用三面髹漆,局部地方至今漆面如鏡,令人歎為觀止。

浙江紹興發現越國王陵,出土兩千年巨型木棺,專家:可媲美秦王陵

印山越國王陵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在填築的防腐措施上也十分科學和講究,墓室上首包有約140多層樹皮,20多厘米硬的樹皮外再填築着1米厚的木炭層,然後整個墓坑用大量青膏泥填築。考古專家介紹,墓室坑底還鋪墊一層1.65米厚的木炭,加上封土堆等層層保護“屏障”,正是這樣曾讓這座獨木巨棺曆2500年基本儲存完整。印山越王陵木椁的巨大方木,有專家斷言其樹齡都在千年以上,史料記載,兩千多年前紹興地區曾有過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浙江紹興發現越國王陵,出土兩千年巨型木棺,專家:可媲美秦王陵

據統計,大墓共計出土文物40多件,包括玉器、青銅器、漆器、石器和玉劍等,而越王允常的遺體和陪葬品究竟是被曆次盜墓賊洗劫一空,還是另有原因,至今令人遐想不已。印山王陵其建築規模之大,結構之合理,形制之獨特,氣勢之宏偉,儲存之完好,舉世罕見。對它的搶救性發掘,再現了2500多年前燦爛的古越文化。國内文物權威人士認定,印山越國王陵的文物價值完全可以與秦王陵相媲美。故有“北有秦宮,南有印山”之美譽,這八個字充分概括了印山越國王陵極高的文物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