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指紋上的“鬥”與貧富有關嗎?無關,但與身體發育相關

很小的時候就聽家裡的老人說過“一鬥窮,二鬥富”的童謠,當時看着自己兩個拇指上的“鬥”,相信自己以後一定能夠成為世界首富。

長大以後,事實向我證明了指紋上“鬥”的數量與貧富之間完全沒有一點關系,既然“鬥”與貧富無關,為什麼又會存在這樣的童謠呢?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了指紋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有人認為人類發現指紋具有唯一性是近代的事情,因為最早的有關指紋識别的論文是由英國植物學家格魯所發表的,而該論文發表于1864年。但是請注意,中國自古就有在契約上“按手印”的傳統,而且根據已有的記載,“按手印”這件事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

指紋上的“鬥”與貧富有關嗎?無關,但與身體發育相關

如果說中國古人沒有發現指紋的唯一性,那麼“按手印”還有什麼意義呢?是以由此可以推斷,指紋的識别與應用最早應該是中國人所發現的。

指紋雖然具有唯一性,但是這個“唯一”并不絕對,事實上完全相同的指紋還是存在的,隻不過這個機率很低,大概每150億個指紋才能找出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的樣子雖然多達百億計,但所有的指紋都可以簡單地歸為兩類,即“鬥”和“簸箕”。什麼是“鬥”呢?就是指紋可以有規則地圍成一個近似圓形的圖案,這樣的圖案與一種名為“鬥”的容器是頗為相似的,是以而得名。

指紋上的“鬥”與貧富有關嗎?無關,但與身體發育相關

除“鬥”以外的其它指紋圖形樣式就比較多了,它們的形狀通常難以描述,但都比較松散,與家中所使用的簸箕有些形似,是以得名。

知道了“鬥”和“簸箕”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也就知道了“一鬥窮,二鬥富”的說法是從何而來的了。“鬥”這種容器自古以來就是用來裝糧食的,而在農業社會,糧食的多少就代表了一個家庭是否富足,是以“鬥”多就意味着糧食多,也就意味着富有,是以有兩個鬥的人自然就比一個鬥要更加富裕。但這一切說到底不過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期許,但實際上指紋中“鬥”的多少與貧富一點關系也沒有。不過指紋雖與貧富無關,但卻與其它一些問題相關,比如身體的發育。

指紋上的“鬥”與貧富有關嗎?無關,但與身體發育相關

在生命科學領域有着這樣一個研究方向,那就是“表型研究”。

所謂表型研究,就是研究所學生命體的各種生物特征,比如膚色的深淺、耳朵的形狀、指紋的樣式等表面特征與基因和環境之間的關聯機制。通過積累人類表型組資料,可以對一些疾病實作精準診斷和預先調控,是以世界上很多國家對于表型組研究都十分重視,中國也不例外。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就對表型組研究設立了重大專項,2019年幼崽傷害張江建立了世界上首個跨尺度多元度人類表型組精密測量平台。而這一次,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是以及複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又與國内外十幾家科研機構聯合,在指紋形成與肢體發育相關基因的關系研究上所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指紋上的“鬥”與貧富有關嗎?無關,但與身體發育相關

指紋是生成于皮膚上的,是以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影響指紋形成的基因與影響皮膚形成的基因具有強關聯性,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研究人員在對23000個個體進行全基因組關聯掃描和分析之後,識别除了43個與人類指紋行管的遺傳基因,而這些基因與影響肢體發育的相關基因具有明顯的強關聯性。胎兒指紋的形成是從孕期第十周開始的,大約在第18周會形成完整的指紋,而這一時期恰好也是胎兒肢體發育及肢體動作出現的關鍵時期,這近一步佐證了指紋與肢體發育之間的關聯性。

指紋上的“鬥”與貧富有關嗎?無關,但與身體發育相關

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指紋與肢體發育之間有趣的關聯,比如指紋與手指長度之間就存在着關系。

如果一個人指紋上的“鬥”越多,那麼它的小拇指相對于整個手掌的長度就越長,不過這并不是說“鬥”越多,手掌就越長,也可能是手掌短,是以顯得小拇指相對較長。“鬥”少的人在手掌上也有着明顯的相關特征,“鬥”越少,食指的第一個指節就越長,也就是手指尖的那個指節。當然了,這些隻是普遍情況,個例也是存在的,而且關于指紋與肢體發育之間的關聯性,還有很多疑問有待破解。相信在未來,随着表型組研究的深入,這項研究終能夠運用到疾病的篩查和診斷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