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

作者:新銳散文

題記: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對身邊的苦難總是無動于衷,但短時間了解一段悲慘人生後便不禁潸然淚下。

(一)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我認同這個說法,分析阿塔時我就持這個觀點。

随後他解釋原因:窮産生愚昧,産生法盲,也産生對罪惡與不公的麻木。這就是現實的高度概括,不了解窮人集聚的情況(比如很多農村)想不到這個。

然後他說明:我認為豐縣“八孩媽”就屬于窮生惡、惡成常的典型情況。

(二)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

郭松民反駁:又在胡說八道了。

他強調: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私有制和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剝削壓迫才是萬惡之源!正是這所有制形式制造了貧困和罪惡。

我對此想不通的是:中國某段時期應該沒有私有制,也沒有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剝削壓迫,那段時期有沒有罪惡?郭先生這段話放在階級社會沒有錯,但放在沒有階級的當今中國,是影射國内階級沖突尖銳,還是說沒有任何罪惡,現在說的罪惡都是大家臆想的?

郭先生說:把貧困說成是罪惡的源頭,實際上是在污蔑窮人有原罪,是以應該接受富人的統治。

首先,說貧困(他換了詞)是罪惡的源頭,便是污蔑窮人有原罪,這個邏輯怎麼轉過去的?貧困是落後的,就是說窮人是落後的?難道貧困不能跟任何負面詞彙聯在一起,否則便是批窮人?難道貧窮隻能贊美?我們不能讀偉人的著作了,很多政策檔案也不能讀了。

其次,為什麼一定是接受富人的統治,難道不能先富帶後富嗎?不能扶貧攻堅嗎?不能共同富裕嗎?這是諷刺共同富裕嗎?

郭先生說:此番言論,再次證明了富人的乏走狗是一種客觀存在!它不僅沒有消失,還經常冒充正能量。

郭先生反對資本家,我了解但未必贊同(我反對無良資本家)。

我不知道郭先生是怎麼定義富人的,但在普通人眼裡,所謂的中産階級應該就是富人了吧。這批人中,絕大多數是勤勞費腦緻富的,難道不能贊美他們,否則就是乏走狗?我是不是可以猜測:按照郭先生的邏輯,所有的人都隻能為窮人說話,按照窮人的标準方式生活?不知道郭先生是不是在過窮人的生活?有沒有關注過個體窮人苦難、幫助擺脫困境的事例?或者說打着正能量的旗号、罵着富人的話、掙着窮人的錢、過着富人的生活?贊美北韓而不入籍北韓,正如贊美中國但又移居美國一樣。與此異曲同工,那要怎樣形容?

(三)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

想想為什麼阿富汗塔利班會赢?因為他們站在阿富汗貧困愚昧的百姓一邊,他們是阿富汗人民的選擇。

一代以上的不間斷貧困必然導緻社會的整體愚昧,愚昧伴生反智反人類,他們不懂科學、民主、自由為何物,不懂權力制衡。愚昧不一定沒文化,沒文化一定愚昧。戰亂毀壞,集體貧困,青少年沒學上,大家沒文化或文化斷層,聰明人操縱人心,固化立場淩架情理,區域淪陷愚昧,這是區域愚昧七步生成法。

要想群眾不反智反人類,首先得開啟民智、消除愚昧,基礎在于會識字、能學習,前提是餓不死人和強制掃除文盲。要改變一個地方的貧困,可能隻需要一二十年。但掃除一個地方的愚昧,至少得用六七十年,要等到文盲的一代、思想受到毒害的一代徹底喪失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力,還要等到經受過現代文明熏陶的人成為社會主流。

三代出貴族,第一代文盲送第二代去讀書,第二代有文化的人帶着第三代共同學文明,第三代成長為社會主流。看看,從掃盲開始,到這代人最後一批文盲的第三代、甚至有的要到第四代、第五代開啟民智,沒有六七十年怎麼行?由此可見,中國當年強制掃盲是多麼重要的功德無量的善舉。

比起讀書無用論,人人都想讀書、讀好書、讀好學校是多麼偉大的進步。隻要人人想讀書改變命運,國家給人人同樣的讀書機會,即人人想讀書、人人有學上、人人有文化,這個國家和民族就不會徹底沉淪,不會和文明隔絕。

知識會讓人逐漸找到智慧、善良和正義,尤其是在不帶功利性的時候(如退休後),他們不會昧着良心說瞎話,而是說真話、求真相、信真理。文明就這樣聳立、被守護。中國離真正的貴族社會從改革開放算起,尚且至少還差一代人。遑論阿富汗!

幾十年的和平,統一的政權,開明的政治氛圍,基本的民生,強制掃盲,以上五個條件都具備了,六七十年以後阿富汗才可能邁進正常的人類社會文明。任何試圖短期内将一個原本愚昧落後封閉的國家和地區改造成文明社會的夢想都百分之百注定失敗。

愚昧落後封閉的地區隻能先穩定,徐徐推動社會開智開明。妄圖快速推進,社會就會亂,就有勢力利用愚昧、保留愚昧、甚至制造愚昧對抗文明。

文明在愚昧地區與愚昧發生激烈的正面沖突,毫無疑問,文明壓不過愚昧這條地頭蛇,除非清除,但選擇這麼血腥的做法便不是文明。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
胡錫進說:窮是很多悲劇的源頭,也是很多罪惡的源頭

作者簡介:秋夢悄醉,江西遊客遊西江,工作之餘喜胡想。